登陆注册
430101

麦克奥迪再度筹划易主 陈沛欣两轮转让股权套现18亿

新浪财经综合2020-12-22 08:54:041

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时隔10个月,陈沛欣再度筹划麦克奥迪易主。

12月20日晚,麦克奥迪发布公司控制权拟变更公告,公司控股股东麦克奥迪控股有限公司(简称麦迪控股)和主要股东香港协励行有限公司(简称香港协励行)与北京亦庄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亦庄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亦庄投资拟受让二者合计转让的麦克奥迪约1.53亿股股份。交易完成后,亦庄投资将持有公司29.99%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实控人将由陈沛欣变更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简称北京经开区管委会)。

本次交易价格为8.80元/股,较12月18日收盘价9.42元/股折价约6.58%,总价款为13.46亿元。

这是陈沛欣年内第二次筹划转让控制权。上一次,因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而终止。

与此同时,陈沛欣还有再转让10%股权的安排。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如果两轮股权转让顺利完成,陈沛欣将套现约18亿元。

近年来,麦克奥迪似乎遭遇了发展瓶颈,经营业绩止步不前。

紧锣密鼓转让股权将套现18亿

麦克奥迪再次筹划控制权转让。这一次,是折价转让。

12月20日晚,麦克奥迪发了19份公告,核心内容为股权转让。

公告显示,12月19日,麦迪控股、香港协励行与亦庄投资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麦迪控股、香港协励行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分别向亦庄投资转让上市公司9621.05万股股份、5678.75万股股份,分别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8.86%、11.13%,合计为29.99%。

本次股权转让价格为8.80元/股,转让股份的总价款合计为13.46亿元。

截至公告披露日,麦迪控股持有麦克奥迪2.09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40.92%,香港协励行持有麦克奥迪1.2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24.15%,陈沛欣持有麦迪控股97.88%股份,通过SpeedFairInvestmentLimited持有香港协励行14.29%股份,为麦克奥迪实际控制人。以此粗略计算,陈沛欣直接间接持有麦克奥迪约43.55%股权。

本次股权转让完成后,陈沛欣直接间接持股比下降至13.56%。由此可见,亦庄投资将跃升为第一大股东,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不过,与大部分公司控制权转让存在溢价现象不同,麦克奥迪的控制权有小幅度折价。上述控制权转让协议签署的前一个交易日为12月18日,麦克奥迪的股价为9.42元/股,本次转让价为8.80元/股,折价率约为6.58%。

这是麦克奥迪第二次筹划控制权转让。

公告显示,去年11月14日,麦克奥迪披露控制权拟变更公告,麦迪控股、香港协励行与建投华科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建投华科)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将合计所持麦克奥迪28%股权转让给建投华科。

转让完成后,麦迪控股持股比例下降至23.31%,建投华科持股比为28%,后者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当时,股权转让价格为7.50元/股,较麦克奥迪转让协议签署前一个交易日的7.15元/股溢价约4.90%,转让总价为10.71亿元。

不过,今年2月24日,麦克奥迪公告,因为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股权转让事项终止。

没想到,时隔10个月,麦克奥迪的控制权转让事项再度重启,不同的是,受让方变成了亦庄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麦迪控股、香港协励行还有进一步转让股权的安排。

同在12月19日,麦克奥迪和香港协励行还与嘉逸投资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将所持麦克奥迪5%股权转让给嘉逸投资,转让价格也为8.80元,总价款为2.24亿元。同时,麦克奥迪和香港协励行还与嘉竞投资签署股份转让协议,约定将5%股权转让给嘉竞投资,总价款也为2.24亿元。

本次股份转让完成后,嘉逸投资、嘉竞投资将分别持有麦克奥迪5%股权。不过,本次股权转让以亦庄投资受让29.99%股权完成为前提。

综上,上述系列股权转让完成后,陈沛欣的持股比将下降至5%以下,基本上完成退出。

综上所述,紧锣密鼓筹划股权转让,如果顺利完成,陈沛欣将套现约17.94亿元。

密集收购资产净利止步不前

年内两度筹划控制权转让,陈沛欣执意撤退,或与麦克奥迪经营业绩不理想有关。

麦克奥迪成立于2002年11月4日,2012年7月26日在创业板挂牌上市。

麦克奥迪业务较多,涉及大数据、AI医疗业务,光电业务,智能电气业务,能源科技业务四个业务板块。公司称,其在这四大业务领域均具有技术优势。比如大数据、AI医疗业务,公司通过远程诊断平台汇集国内外病理诊疗资源,致力于解决中国病理资源分配不均的现状。公司设立“国家病理质控中心远程数字病理会诊平台”,覆盖全国1300多家各级医院,初步具备完善的远程病理诊断能力,在国内外具有领先性。

再比如,在智能电气业务方面,公司多年积累形成一套由专利技术、创新应用、工艺诀窍组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确立了公司在环氧绝缘件行业的国际技术领先地位。

不过,虽然自称拥有技术优势,但麦克奥迪的经营业绩较为一般。

上市前三年,即2009年至2011年,麦克奥迪实现的营业收入为2.23亿元、2.66亿元、3.3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为0.38亿元、0.43亿元、0.49亿元,双双实现稳步增长。

然而,上市之后,经营业绩就开始滑坡。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2亿元、净利润0.35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1.89%、28.30%。2013年,营业收入、净利润有所反弹,但2014年又双双下降。

2015年至2019年的五年,麦克奥迪营业收入、净利润双双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并不大。其实现的营业收入为7.14亿元、7.32亿元、7.96亿元、9.79亿元、11.18亿元,同比变动为-2.78%、2.50%、8.70%、13.30%、14.23%。同期,净利润为0.95亿元、1.14亿元、1.30亿元、1.48亿元、1.48亿元,同比增长29.37%、19.96%、14.65%、9.32%、0.36%。近三年,净利润基本上属于原地踏步。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近五年经营业绩持续增长与资产并购相关。

wind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麦克奥迪相继收购了麦迪实业、麦驰模具、麦迪诊断、北京科睿博等6家公司部分或全部股权,交易总价合计超过10亿元。

借助这些收购而来的资产贡献,麦克奥迪实现了经营业绩稳步增长。其中,麦迪诊断、麦迪模具2018年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简称扣非净利润)为2165.74万元、881.59万元。

不过,这些标的公司盈利能力并不强,是否具有持续盈利能力有望进一步观察。比如,北京科睿博,2018年的扣非净利润为-77.82万元,仍然处于亏损状态。2019年,麦迪诊断实现净利润为2617.86万元,略高于承诺数2500万元,但其扣非净利润只有2472.07万元。

今年前三季度,麦克奥迪实现营业收入8.23亿元,同比增长3.56%,净利润、扣非净利润为0.94亿元、0.87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0.61%、12.54%。公司解释称,受新冠疫情影响,公司光学板块的海外销售收入比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致使该板块的净利润同期比下降。

关于本次股权转让及让出控制权,两转让方在权益变动报告书中称,为公司引入新的实际控制人及战略投资者,更好发挥上市公司在智慧医疗、光学显微镜、智慧能源和电气领域的优势,克服行业、政策等不利影响因素,寻求成长机会,助推公司长远发展。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