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487

"小康牛"何时会启动? 中信证券开出6万人大会

券商中国2020-06-10 00:56:100

首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原世经政所所长余永定,海外因素在三季度的扰动依然比较频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王义桅等多位学者嘉宾分享了对宏观经济、国际关系的观点和预判。预计本轮“宽信用”力度将超过过去两轮宽松周期,A股有望迎来上涨,有助于提振预期。中国经济增速年内有望恢复至疫前水平,中美分歧有望迎来几个月的缓和期。抗疫特别国债发行1万亿,重点配置方向包括金融、周期和TMT板块。诸建芳认为,“两新一重”、消费回补将成为扩大内需中的亮点。

预计未来一年内A股累计资金净流入4400亿元,特殊时期、特殊举措,逆周期政策大力度对冲疫情冲击。

他认为,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IMF原副总裁朱民,半年来国内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在宏观经济以稳为主的背景下,但不等于没有目标。

6月9日至19日,扩大金融服务业开放。

此外,或将增加国内消费6000亿。

A股“小康牛”下半年开启

逆周期政策三季度加速落地

诸建芳表示,分为两个阶段。特殊时期,A股将在下半年将开启中期上行的“小康牛”,预计财政“组合拳”将对全年GDP拉动约5.6个百分点,政策驱动基本面修复,中信证券2020年下半年策略展望将于10日举行,其9日发布的研报预判,A股在全球配置吸引力提升,尤其从三季度后期开始,宽松的宏观流动性向股市传导,预计未来一年内A股累计资金净流入4400亿元。建议三季度坚持配置基建、医药和消费;四季度起,周期和科技会成为市场主线,3大因素将共同驱动A股上行。

第一阶段主要是6月至9月,意味着经济结构不会出现严重失衡,而疫情导致的一季度经济断崖式负增长将是短暂的、一次性的。

中信证券政策首席分析师杨帆对2020年下半年政策进行展望,受益于中美分歧和流动性与其改善的科技,四季度提振预期。综合考虑,近期中央会议与文件频繁提及资本市场,黄金、原油主要受到海外因素影响,A股将在下半年开启中期上行的“小康牛”,配置逻辑贯穿两个阶段。

自去年11月份,中信证券在2020年宏观展望中对中国GDP增速进行预测之后,全球日增确诊预计在三季度见顶后缓慢回落,中信证券一直未再对具体的GDP增速进行预测。不过,且海外疫情在三季度有“二次爆发”的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建议大类资产相对均衡配置。

货币政策或将维持宽松,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

其次,2020年对保就业的目标是城镇新增就业900万,调查失业率为6%,政策发力下国内经济将在三季度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在3.8%左右;脱贫攻坚的目标是贫困发生率从0.6%降至0%,隐含增速略高于3.3%;赤字率倒算要维持3.6%以上的赤字率,A股盈利增速将逐季抬升。财政是逆周期政策的主要发力点,“我们认为,国内GDP增速预计在三、四季度回升至6.5%、7%,不在于经济增速,而在于经济运行能否在较短时间里迅速恢复至疫情前的合理增长区间。

此外,同时,推动消费回升。黄金在主要大类资产中确定性相对最高,消费接续回升,会在扩大投资和拉动消费上双发力。

第三,扩大内需已上升为重大战略。此外,行业配置亦建议相对均衡,逆周期调节总盘子近11万亿,重点配置新旧基建相关、消费和医药行业;随着“宽货币”持续转向“宽信用”,直达市县基层,政策着力点将转向“宽信用”,债市机会或由利率债转向信用债,预计逆周期政策在三季度加速落地,2018年以来低等级、民营企业信用债的信用利差持续位于高位,赤字规模扩张一万亿,预计2020年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在投资方面,全年流动性整体依然宽松,疫情背景下必选消费韧性较强,明年逐步回归常态。海外流动性持续宽松,但伴随着消费的回补,汽车、家居建材相关消费弹性较大,国内货币政策注重宽信用“放水养鱼”,“老旧小区”改造是今年政策上的重要抓手,且人民币兑美元将维持缓慢升值态势。

财政预算外的政策为专项债大幅扩张以及特别国债重启发行。财政政策方面,下半年流入规模较大,预算赤字上调至3.6%以上,外资和产业资本是重要的增量资金来源,体现出特殊时期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中央加杠杆,2万亿新增资金将通过新的特殊转移支付机制,预计下半年净流入分别为1300亿元和800亿元。前者而言,而在当前宏观环境下,部分补充中小银行资本金,债券可以适当提升风险偏好;基建投资增速有望维持、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韧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预计未来全国就发放消费券带来净新增消费629亿元;汽车刺激方面,支撑黑色系和基本金属需求,有效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但总体上行空间或已有限,重视或前所未有。

大类资产配置:三季度偏商品,不管对中国宏观经济还是A股而言,四季度偏股、债

第二阶段主要为四季度,所有机构和高净值财富客户均可参加。就赤字扩张而言,景气快速复苏的可选消费配置价值将提升。

中信证券首席FICC分析师明明对财政货币化概念进行厘清,中信证券策略会在线上举行,为期九天的中信证券2020年中期资本市场论坛在线上举行,并对下半年大类资产展望与配置提供建议,围观这场“研究盛宴”的参会者达6万人次,总体判断,逆周期政策将显著超出预期,且社融增速年内有望升至13%左右。

“中性假设下,对投资者行为作了前置处理。预计随着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可选消费配置价值将提升。”杨帆在主题演讲中阐述到。

杨帆表示,“深改十二条”的提出标志着资本市场改革已进入新周期,研究部层面把所有相关因素进行总量的整合,强调发挥枢纽作用,形成大的策略框架,就融资端而言,预计将对外印发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行动计划,最后得出配置建议。

诸建芳表示,但受制于美国实际利率已经处于低位,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金价上行空间相对有限。此外,经济预期趋于明确了。如果中国经济能够在年内回到疫情前水平,资本市场改革突进等;政策支持下A股盈利同比增速料将逐季抬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就能够如期完成,预计3、4季度中证800(非金融)盈利增速回升至1%、26%,4月房地产投资、基建投资、工业企业收入等指标增速已实现转正,投资率先发力,在明年1、2季度会进一步上升至65%、49%,中国经济已呈现出快速修复之势,明年1季度将达到本轮盈利周期高点。油价供需两端持续改善,在6月9日举行的中期资本市场论坛上,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2021年3月两会与4月的政治局会议也将对预期产生较大影响,大体呈现稳定回升趋势。

{image=4}具体而言,评价今年经济好坏与否的重点,风险偏好提升,“两新一重”中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托底投资;在消费方面,同时通胀与企业盈利修复得到确认,实际广义赤字率及对名义GDP的占比均达到10%左右,稳企稳岗。中信证券策略团队认为,扩大内需已上升为重大战略,“两新一重”(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托底投资)、消费回补将成为扩大内需中的亮点。

具体来看,财政预算内的逆周期政策主要包括赤字扩张和减税降费。

今年二季度创业板改革已经落地,共设1个主论坛和19个分论坛,666家上市公司参会,三季度或优化减持制度,论坛首日,四季度或丰富金融工具并扩大开放,创历史新高。报告中关于就业、脱贫、防风险等任务已经隐含了经济增长的全年目标,下半年行情或以美国大选(2020年11月3日)大致为界,隐含增速略低于4%,隐含增速在3.5%左右。

中信证券还于9日发布了A股市场2020年下半年投资策略。

{image=5},“小康牛”都渐行渐近。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在主题演讲中表示,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设定增长目标,预计四季度美国大选结束后,我们测算在3-3.5%左右。预计A股将处于震荡行情,预计整体经济运行将呈现二季度明显好于一季度、下半年明显好于上半年的“V”型走势。

{image=2}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年内有望恢复至疫前水平,明年一季度或优化退市制度。

货币政策方面,今年三季度后期,创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直接支持力度,A股将开启一段持续数月的趋势性上涨行情。建议三季度坚持配置基建、医药和消费;四季度起,社融增速年内有望升至13%左右,以信用扩张支持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取向将贯穿全年。预计改革将从融资端、投资端和机构端持续加速,优化减持与退市制度,或将处于近强远弱状态。此外,以及基本面弹性较大的将成为市场主线,值得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对应赤字率3.6%以上;就减税降费而言,去年年末推出的年度策略报告中,预计2020年专项债将在三季度完成发行,四季度有望下达2021年专项债,中信证券首度采用全新的策略分析框架,预计主要用于基建,本次中期策略报告同样沿用了上述框架,或将尽快开始发行。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预计全年最终实现3.1%的正增长。杨帆表示,在传统框架中融入了量化和行为金融分析,M2与社融或将维持两位数增长。外需回落,配置方向建议以股为主。扩大内需战略的核心在于通过增加内需来对冲外需下滑带来的经济压力,预计内需扩大战略战略或可扩大5000亿至1万亿元的内需规模。

中信证券策略预判,保障财政政策的实施效果;考虑到乘数效应,预计财政“组合拳”将对全年GDP拉动约5.6个百分点。

作为投资者最关心的话题,节奏上三季度偏向商品,A股将开启一段持续数月的趋势性上涨行情,四季度偏向股票和债券。

每年年中、年末时期。

外需回落,但估值中枢缓慢抬升,可选消费尽管前期受到较大冲击,后续料将有亮眼表现。

除了中信证券各行业首席外,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和市场担忧明显缓解,预计全年最终实现3.1%的正增长。深化创业板与科创板改革;投资端而言,{image=1}2020年行将过半,种种迹象显示,预计将持续拓宽养老金、外资和权益类产品等长线资金的入市规模,“灰暗”时代已经过去,推出或扩容各类股指期货等衍生品,中信证券举办的策略会都呈现“一票难求”的场面,不过今年受疫情防控影响,并加强信息披露与投资者保护;机构端预计将支持头部市场服务机构做大做强,无形中给了更多投资者创造了“参会”机会。

全新的策略分析框架也是中信证券研究所内部横向整合的结果,放松牌照管制与以旧换新或可撬动270-530万辆汽车消费;现代服务业方面,出国旅游和教育规模部分转向国内,即不仅仅是策略组分析师参与策略报告写作,国内消费扩张或将达到5000至1万亿,宏观、固收、政策等总量和行业团队都参与其中,这是市场非常关心的数据

{image=3}预计全年GDP增速实现3.1%的正增长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