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36284

中指院黄瑜:物业管理行业现阶段的王道还是要扩规模

新浪财经2020-12-25 16:04:200

12月25日,《证券日报》社主办“2020第三届中国房地产资本峰会——乘风?求变物业管理资本论坛”在京举办。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参加本次论坛并对物业行业的发展策略的洞悉研究进行分享。

黄瑜表示,现阶段物业行业的发展策略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扩规模,扩规模仍然是主旋律。物业管理行业住宅的商品房面积还会有67.8亿平方米,加上中央现在非常重视保障,会有近30亿平方米的保障房。这样的话,新增住宅还有90亿平方米。同时,中央在“十四五”期间的发展规划里面明确说明了,要对2000年之前主要的社区进行相关改造,任务是22万个小区,面积初步估计32万平方米,这是未来可增量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市场潜力是非常巨大的。

截至2019年底前十的物业公司,面积总共只有23.5亿平方米,大概占了10%多一点。房地产前十的企业,从销售模式上超过了30%,销售面积也是30%左右。从这个来说,差的是比较远的。

再反过头去对比,无论是从资本的轨迹,还是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轨迹,整个房地产处于2010年的阶段水平,2020年万科首次销售额上千亿,滞后房地产整个行业发展十年。过去讲房地产白金十年,还没有过完,物业服务企业会迎来最好的黄金十年。当然,也因为此资本市场给我们寄予了更多期许,房地产企业估值远远高于中介等等,五六倍甚至十几倍。正因为此,物业公司上市数量逐年增多。

怎么扩规模?这里面有两组数据,一组是2000年-2019年年底面积前20的城市,包括住宅和非住宅,仍然是市场主流的市场。另外,连续三年以来卖地比较多的城市也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这些地方对我们来说一定要占据主要的战场,交易比较活跃,成交面积也比较大,市场空间自然也是市场的主流。

企业一方面,承接兄弟公司的市场开发量;另外一方面,目前来说并购,特别是在过去两年当中,并购也是很重要的主流。不仅是把面扩大,服务的范围扩大,还把服务的价值进行深挖。服务的价值深挖,更多的是基于已经构建的物业服务大的范畴,基于这个场景来进行深挖服务。

大家最近都在比较关注团购,物业公司具备天然的优势,这个优势是什么?代理团长。我们把“代理团长”几个关键词进行了梳理。第一是代理团长,第二是以销定采,第三是门店+自提,第四是团购载体。本身也在开展各方面的相关服务,包括跟便利店的店长属性是非常匹配的。另外,以销定采,拥有社区里精准的数据,也了解客户的画像,同时很重要的一点门店+自提,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我们拥有社区的公共资源,可以进行短期仓储。并且,一线的员工也可以闲暇时间进行配送,这是现有的很重要的一个优势。

另外,我们做到今天要扩规模,要用“四化”作为很重要的保障。

一是标准化。确实,我们做到今天特别是企业要规模的时候,一定要建立一套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进行系统的梳理。碧桂园在建立自己的新物业标准。时代在建立“三维四库”(音)服务标准。有了服务标准之后,便于团队保持一定的服务水准,也形成一个易复制的服务模式。

二是品牌化。现在不仅是把原有的品牌做强。确实是,物业服务是一个轻资产的东西,服务品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元素。同时,我们还要做什么更广泛的物业服务,要注重细分领域的品牌,要打造细分领域的专业品牌。

三是专业化。一定要把人才的水准进行提升,要做的事情不仅是原有的基础服务,还有更多范围的服务,还要做更多的增值服务,一定需要各类人员、多元人才,金融也好,零售也好,教育也好,科技也好,需要更多的人才实现专业化。

四是智能化。社会发展到今天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智能化工具,怎么利用互联网、利用AI技术降本增效,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如果我们用标准化、品牌化、专业化、智能化对我们扩规模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品牌元素。

怎么具体的扩规模?要发展还要形成一定的模式去做扩规模。我们最近对主流的企业模式进行了系统洞悉、分析、研究。这是我们总结的碧桂园新物业的模式,立志做的是新物业的服务商。四新:新科技、新服务、新业态、新价值,以基础服务为主,构建了A、B、C、D、E几个服务主题,基本上高频,可能是低附加值的,累活都自己干了。同时保险经济、社区传媒以及虫蚁防治等等专业性的服务又是高价值的服务,一方面是收购专业公司,或者是跟专业公司进行合作,以这种方式构建大社区管理和大物业管理的平台,形成横向铺面、纵向延伸构成大的新物业服务体系。这里需要有一点提醒大家,中国的物业公司只有碧桂园提出来了,虫蚁防治业务。在三年以前研究美国的公司,最大的一个公司叫Servicemaster,虫蚁防治的收入能占收入的50%左右,所以是非常客观的。当然,中国发展有一个阶段,但是这项服务也是值得大家去关注的。

另外一个可以看看雅生活。一直遵循企业成长的曲线,特别是企业价值成长的曲线,来不断地实现自己的增长。一方面,把基础物业不断做强,同时把面不断延伸,更多的是通过收购把自己的盘子做得更大。也立志做的是智慧城市的服务商,把面做大为主。一方面是把一条曲线、两条曲线、三条曲线,做到今天更多的是把服务范围做大,做成服务集成商。

第三个是保利,保利是央企,有先天的优势。不仅是利用央企的优势布局大物业,包括城市相关的服务,城市轨道交通,包括景区、机场以及景区的消防等等,可能跟安全关联的,需要央企来做贡献的事情进行基础布局。更主要的是,把社区服务的生命周期全场景打造系统的服务品牌,包括亲情和院做住宅品牌,东方礼遇做高端住宅品牌,星云企服做商办,镇兴中国做城乡服务品牌,确实覆盖面很广,但也是有难度。一般企业要效仿的话有难度,从央企独特的特色来说,做这些服务有先天的优势。

另外一个可以看一下万科。万科在今天这个时候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构建新的服务,更多的是要致力于做“空间科技的服务者”。空间科技要构建一个智能化的、数字化的服务平台,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传播的一系列先进技术构建赋能平台。不仅对内提升内部运营管理的数字化、设施管理的数字化以及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同时希望给更多的企业赋能。同时也希望做的是,用科技的工具构建空间服务商。空间的服务商更多构建的是资产管理式的模式。比如做社区空间的服务,以原来的万科物业为基础进行系统的资产的一系列服务,包括延伸出房产交易的平台和朴邻发展等等。同时,跟戴德梁行进行相关的合作,构建成了一个合资公司叫万物梁行,做商企物业的运营商。构建了一个品牌叫“万物云成”做城市服务商,构建了三个体系建大的物业,也是做大物业,更多的强化科技的元素。

最后,对于中小企业也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梳理。我们觉得中小企业未来到底怎么发展?

第一,深耕区域,扎实做好主业。没有办法,只能把现有的区域深耕,提升区域的竞争力,把服务力和强势品牌构建起来才能立足。才能和进来的大鳄有竞争的优势。

第二,某种程度上要合作,通过合作给自己赋能。科技的东西,以及相应的平台性的东西,更主要的是通过合作会更好,因为这种投入是非常大的,也是长期的。希望大家合作给自己赋能,也是一个选择。

第三,现在大家在准备上市,也在做一些上市准备。我希望更多的企业做更多的打算和考虑,我们有时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与一些上市的公司或者已经有品牌的公司进行合作,甚至是合并,与他们共成长也是一个很好的路径。我们把行业赛道投资估值的几个阶段也进行了分析,现在已经到了30倍以上的,物业公司中位数大概在36倍,我们已经超过了30倍。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到了一定程度的市值估值比较高的水准了。当然,每个公司是不一样的,更多的还是一些好公司还会更好,更多的行业估值会逐步回归理性。

第四,从并购的角度,基本上都会在一半甚至一半以下。在这个时期要享受比较好的,如果现在是30倍-36倍,可能15倍以下可能是市场并购合理的区间值。如果一旦降到10倍的值,并购合理值可能就是5倍以下了。某种程度上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给自己选择一个好的博家也是一个资本市场溢价好的选择。这是大公司最新的发展路径和模式。我们也研究出了中小公司怎么发展的建议。

责任编辑:聂小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