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58437

隐于小区的教培机构仍“风生水起”:不缺生源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法治周末2021-01-07 13:55:301

原标题:那些教培机构 隐于小区“风生水起”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一些临街小区的窗户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块块展示牌。各类“1对1”“美术班”“英语班”的招牌在告诉过路的人,在小区里有可以为孩子提供培训的教培机构。

早在2018年12月,北京市教委与北京市人社局发布的《北京市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办学标准(暂行)》中就对民办教育机构的举办者、场所、教育教学等做了明确规定。文件指出,民办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具有与办学项目和办学规模相适应的办学场所,不得使用居民住宅、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

然而很多为孩子报名的家长并不会去过多思考“资质”这个问题,价格便宜、位置便利等条件是他们更为看重的,而这也让这些“隐藏”在小区里的私人教培机构办得“风生水起”。

不缺生源

一次饭后遛弯的机会让张春利发现了隔壁小区里竟然开了一个英语培训班。一个自称是该培训班老师的人递给了张春利一份宣传单,上面有英语培训班的课程价格,而且承诺凭借该传单,在报名时能够再优惠300元。

张春利的孙子上小学二年级,女儿和女婿由于工作原因,常年在外地出差,孩子一直由张春利照顾,那次女儿说要给孩子报个英语课外辅导班,张春利就去了附近的两家培训机构咨询了一下,一年课程下来价格都在万元左右。而这家培训机构一套课程价格优惠下来仅需1700元,而且就开在旁边的小区里,也便于他接送孩子去上课。

但回家和女儿商量后,女儿极力反对在这种“作坊型”的培训机构报班,张春利只得作罢,但他觉得,这样的培训机构一定不缺生意,毕竟价格便宜,接送方便。

“培训机构最看重的是生源,而这些开在小区内的教培机构却并不缺生源。”韩頔曾经就和朋友合开过这样一家小型的美术培训机构,租用了二层的一个两居室,购买了一些桌椅板凳,简单布置成两间教室,再在门口和窗户上贴一些招牌,就开业了。

韩頔透露,这类开在居民区中的培训机构选址主要会看重两大方面,一是距离学校较近,这是考虑到能接触的学生多,这类培训班多以教授语、数、外等“应试”学科为主;另一种是选择大型的社区落脚,这类培训班多以美术、音乐、舞蹈等兴趣班或儿童托管班为主,看重的是家长方便接送的因素,主要生源就来自于所在社区。

韩頔曾经开办的美术培训班就属于后者,虽然房子并不大,但最多的时候有8名孩子一起上课,“生意还算不错。”韩頔直言,学生都来自于所住的社区里,培训班招生的方式就是在社区的宣传板上张贴一些广告,再加之在下学和周末时段在社区内发一些宣传单,有不少家长都会咨询。

尽管与一些大型的培训机构相比,韩頔开办的培训班硬件太过简陋,但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价格。

韩頔和朋友曾经做过调研,当前市面上一些美术类培训机构的价格都在每节课150元至200元左右,而且一报就是几十节课或者半年的课程数量起步,算下来价格平均要在5000元以上。

韩頔所开的培训机构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消费方式也比较“灵活”,单次课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可以单次课结账,也可以办“次卡”,优惠下来单次课价格在80元。

“和语数外这些学科相比,家长对于艺术类培训的要求其实相对‘较低’。”韩頔坦言,因为语数外等学科有“提分”的需求,所以家长大多会选择知名度较高的教培机构,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而对于美术、体育等兴趣类培训班或者托管班来说,家长一般会优先考虑价格、位置等因素,这也是小区中开设艺术类培训班比较多的最主要原因。

“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营利性民办学校必须拿到有培训经营范围的营业执照和办学许可证。

“咱们学校是否有办学资质?”面对法治周末记者的这个问题,韩頔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拿我们当‘家教’可能更贴切一些,我们授课老师都是有教师证的教师,但是我们开办的机构没有办学资质,没有办理办学许可证,充其量就是找个地方给学生当‘家教’而已。”

对于开办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部门有着明确的规范和要求。

早在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中第五条第一款就明确规定:“民办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场所及设施应当与培训项目或者内容相适应;其自有或者租用房屋的建筑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且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教学用房建筑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自有房屋的应当提供房屋产权证明及复印件;租用房屋的应当提交房屋租赁合同及房屋产权证明复印件,租赁期不少于2年。不得使用转租房屋、居民楼、地下室作为办学场所。”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小微教培机构还是会冒险选择“隐藏”在一些大社区中,韩頔强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房租便宜,这样资金投入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价格上自然也会更具优势。

“其实在小区内开办教培机构的很多人自己就是老师。”韩頔坦言,近几年对老师违规给学生当家教补课查得比较严,因此几个老师合伙开一个小的培训机构,也成了一个“生财之道”。

韩頔此前开办的美术培训班开在朝阳区草房附近的一个大社区中,该社区中的住宅性质均为商住两用。

“商住两用的房子可以开办学习机构吗?”当法治周末记者就这个问题询问该社区物业时,工作人员并未给出明确答复:“我们这里开办经营机构都要到物业来备案,但没有听说开过什么培训机构。”不过,该工作人员直言,小区里确实开有一些所谓的“私人工作室”,也在招收学生,“但应该不属于培训机构吧”。

经过询问记者得知,该小区内户型基本为130平方米至160平方米,根本达不到民办教培机构的建筑面积标准。

和开在小区里的一些小微培训机构相比,有些培训班更是连所谓的“机构”都没有,“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周欧在家附近的公园里给孩子报了一个轮滑班,虽然说是“班”,实际上就是两个老师在公园中的一片空场上教学生。

“轮滑鞋是用自己的,训练道具是老师带的。”最近几周,每个周末带孩子到公园玩,周欧都能看到这两个老师在这里教孩子轮滑,每次都有四五个孩子在这里上课,询问之下,每节课只要60元钱,而且上一次交一次的钱,这比自己之前在商场给孩子咨询的轮滑课要便宜了一半还多,于是周欧给孩子报了名,目前已经上了两次课。

“用公园这块场地教课,我们是和公园打过招呼的,交了一些场地费。”其中一位陈姓男老师对记者直言,他们两位都是体育专业生,利用周末时间挣一点外快,也兼职教儿童篮球,如果报名的人多了,他们就会租用公园内的一块篮球半场随时“开课”。

陈姓老师透露,对于在公园内“开课”的这种行为,公园管理方一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没有出现事故或者投诉,不会去干涉。“不过遇到检查的时候是不让开的,我们也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

需提高监管力度

对于小区内开设教培机构,民众的态度也是两极分化。

从安全角度来讲,很多居民认为开在小区内的培训机构不仅自身的硬件安全、消防设施等不过关,而且会增加陌生人出入小区单元的可能性,还存在扰民的问题。

而对于一些孩子有上培训班需求的家长来讲,自家的小区内开设一个培训机构,如果经考察得当的话,倒也是一件便利的事,毕竟由家中老人就可以送过去上课,接送省去了很多麻烦。

对此,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指出,对于开在小区内的教培机构并不能“一棒子打死”,如果确实不是居民住宅,而且条件又符合开设教培机构的硬性标准,取得办学资格证,是可以开设的。

当前国家的政策对教培机构的改革其实有微小化、分散化的趋势,这其中就考虑到了价格、就近等因素,因此如果在社区、小区内开设了符合条件的教培机构,其实是有助于教培机构的多样化发展。

但当前的实际情况是,很多小微教培机构选择“隐藏”在小区中,就是为了逃避监管,无证营业。

此前就有媒体随机探访了隐藏在北京各地居民楼内的培训机构,结果发现均无办学许可证,有一家美术培训机构虽然在工商部门注册,并取得了营业执照,但经营范围为教育咨询、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和会议服务。

“家长们应该通过上网查询、要求对方出示办学许可证等方式来对培训机构的资质进行查验,选择没有资质的培训机构,一旦出现机构跑路、学生安全等问题,都难以维权。”不过,储朝晖也强调,仅靠家长去审核资质是不现实的,在唯分数论等思想的驱使下,家长们对教培机构的选择会更为盲目,这就需要监管部门、各小区物业等管理部门加大审核和监管力度。

责任编辑:王翔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