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69277

环境部:以降碳为“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

澎湃新闻2021-01-13 19:05:250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刁凡超

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从战略规划、政策法规、制度体系、试点示范、国际合作等5个方面,提出将建立健全统筹融合、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统一谋划、统一布置,统一实施、统一检查。

1月13日,生态环境部综合司有关负责人就《指导意见》进行解读时表示,《指导意见》明确了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领域和重点任务,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稳步提升,为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提供支撑,助力美丽中国建设。

该负责人介绍说,在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主要思路上,《指导意见》围绕落实二氧化碳排放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统筹推进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加强顶层设计,着力解决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协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

《指导意见》明确要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协同控制温室气体与污染物排放,协同推进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等工作。

《指导意见》从加强宏观战略统筹、加强规划有机衔接、全力推进达峰行动等3个方面,明确了推动战略规划统筹融合的工作任务。提出编制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规划,将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任务全面融入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专项规划要体现气候友好理念。

还提出将抓紧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和推动地方、重点行业和领域制定实施达峰方案,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

《指导意见》从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环境经济政策、减污降碳协同、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保护修复协同等5个方面,明确了推动法规政策统筹融合的工作任务。明确提出将加快推动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立法,在相关法律制修订过程中推动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相关内容,鼓励地方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

《指导意见》还从统计调查、评价管理、监测体系、监管执法、督察问责等5个方面,明确了推动制度体系统筹融合的工作任务。提出加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数据报送、核查和配额清缴履约等监督管理工作,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监管。

此外,为强化实施保障,《指导意见》提出3个方面工作要求。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定期调度落实进展,加强跟踪评估和督促检查。二是加强能力建设,着力提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加强人员队伍和技术支撑能力建设,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专业智库的决策支持作用。三是加强宣传引导,统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和科普活动,弘扬绿色低碳、勤俭节约之风。

责任编辑:张玫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