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3638

利空袭来暴跌15%、天海防务突遭立案调查 现在卖出是否影响索赔?

新浪财经综合2021-01-26 16:12:430

受损股民可至新浪股民维权平台登记该公司维权:http://wq.finance.sina.com.cn/

关注@新浪证券、微信关注新浪券商基金、百度搜索新浪股民维权、访问新浪财经客户端、新浪财经首页都能找到我们!

军工概念股一直处于A股市场上的热门板块,然而,有这么一只市值超百亿军工股,似乎与备受市场热捧的军工概念股背道而驰。1月25日晚间,天海防务(维权)公告,公司于当日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公司被证监会依法予以立案调查。(天海防务维权入口)

值得注意的是,在天海防务身上,除了被立案调查之外,公司此前还因重整计划多次收关注函、因董事长刘楠敏感期交易收监管函、因第二大股东涉合同诈骗被刑事立案、因原公司监事卷入内幕交易被监管处罚。

股价方面,自2020年9月9日,公司股价创下阶段高点12.90元以来,股价一路震荡下跌,截止今日收盘,天海防务股价跌14.67%报收5.12港元,至去年9月股价已“腰斩”。

据wind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09月30日,公司背后股东户数高达12.6万,天海防务股民该何去何从?

涉嫌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规

1月25日,天海防务发布公告表示,于2021年1月25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与大多公司的立案公告原因为“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不同,天海防务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因“涉嫌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被立案调查。

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是指什么?与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有何不同?

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张云律师指出,所谓“违反证券期货相关法律法规”指的是违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为核心的相关规定,而“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是证券期货违法违规行为中的一类,除此外,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还包括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类型。

屡次因重整计划收关注函

2020年9月11日,天海防务发布重整计划,表示“2018年和2019年发生连续亏损,公司股票出现被暂停上市风险。因天海防务无法清偿到期债务并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经债权人七〇四研究所申请,上海三中院于2020年2月14日裁定受理天海防务重整一案。”

至此,天海防务的重整计划正式受法院批准。然而,单单就公司的重整计划而言,已经连续两次收到了深交所的关注函。

2020年11月16日,天海防务发布关于重整协议的公告。公司表示,已全额收到重整投资人的重整投资金,其中,隆海重能作为厦门隆海指定的投资主体,成为天海防务的重整投资人,投入 7,000 万元重整投资金;公司、管理人与厦门信达股份有限公司、冯翠英、侯巧兰等13人签署了《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重整投资框架协议》,上述主体作为上海丁果指定的财务投资主体,成为天海防务的重整投资人,合计投入 82,875 万元重整投资金;长城资管以其从本次重整获得的受偿款投入 31,929 万元。

隔夜,天海防务收到深交所下发的关注函,11月27日,公司对该关注函进行了回复,然而12月1日,深交所再次下发了关于对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

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上海丁果未直接参与重整的原因,其指定重整投资人的程序、标准及具体依据是否公平公正公开,是否存在利益输送、变向转售股份等情形,上海丁果及其关联方是否向相关重整投资人收取服务费、通道费或手续费等费用,是否与相关重整投资人签署其他协议或存在其他利益安排。

虽历经2次关注函,2020年12月底,天海防务公告表示,公司已取得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民事裁定书》,裁定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公司股票被终止上市的风险消除。此外,公司称,重整计划的执行显著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

张云律师表示,重整计划的执行显著改善了公司财务状况对投资者来说是利好消息。根据以往经验,上市公司重整成功将意味着公司的赔偿能力得到提升,但仍需关注公司后续的经营情况。

律师:维权区间尚无法确定

张云律师表示,目前,天海防务处于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阶段,索赔时段暂定为:在2021年1月25日之前买入天海防务,并且在2021年1月26日及之后卖出或持有天海防务的亏损投资者可进行索赔。(待证监会行政处罚下达后,还需要根据行政处罚的内容对索赔时段进行具体的调整。)

对于大部分股民疑问的,被立案调查的公司现在卖出是否会影响索赔?张云律师解释道,由于正式的行政处罚还未下达,对于确定证券可维权时间范围的三日一价(实施日、揭示日、基准日、基准价)还无法确定,现在卖出可能会有影响,只有在实施日至揭示日买入该公司的股票证券,并且持有到揭示日的投资人才能被认定为与虚假陈述行为具有因果关系,这是获得赔偿的基础。

(本文观点提供律师: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张云律师,不代表新浪财经观点。张云律师,江苏振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硕士,对证券金融类法律有着深入研究,从事证券诉讼多年,积累大量为投资者胜诉获赔案例)

{image=1}

责任编辑:陈诗莹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