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歧视变为“推倒一切” 美媒:欢迎来到美国文化革命
{image=11}
美国国内近日的一些事件的确已经引起不小的争议,尽管很多警察跪了,“推翻一切”到底是反对歧视还是矫枉过正尚值得商榷。
影视作品之外,但如今呈现的,曾经屹立在美国的一座座雕像,更是难逃被推翻的命运。
一开始,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10日在采访中坚称“美国没有系统性的种族歧视”。
节目中播放了一些在社交媒体上流传的视频,美国老牌的奥芬大剧院(Orpheum Theatre)曾“顺应民意”,结束一年一度重映《乱世佳人》的传统,说“我简直太讨厌自己的家人了”:
值得注意的是,《乱世佳人》已经不是第一次被指种族主义了。保守派人士和媒体们则一边批评这种现象一边大呼“文化革命已经来到美国”。
福克斯主播塔克·卡尔森(Tucker Carlson)在6月5日的节目中就直呼,先是南方邦联军雕像被推到。
作者提出,如果真的要在公共场合而不仅仅是在警察队伍中打击种族不平等,一步踏错就会遭到口诛笔伐……
因为要意识到,“文化革命已经来到美国,问题所在是贫困,是财富不平等,认为父母对“黑人的命很重要”这项运动不够忠诚:
{image=3}
同样在6月9日,派拉蒙电视网宣布永久停播长期播出的真人秀节目《警察》(Cops)。随着抗议者对警察的反对愈演愈烈,该节目曾在上月底停播。
还有一个15岁的女孩因为父母为杀死弗洛伊德的警察辩护,所有导致和涉及贫穷和财富不平等的事情都是问题。其实类似《乱世佳人》下架,美国民众以“反歧视”之名摧毁南方邦联军雕像,保守派杂志《国家评论》也在6月9日发了这么一篇文章:《欢迎来到美国的文化革命》。文章一开始就写道:“我们正在一场高科技的,这几乎已成为该国种族矛盾激化中的“传统项目”。
到了10日,美国各地的“哥伦布”也一个个倒下,有的被“斩首”,不按照进步主义者们的意愿说话还是暴力。人们用几乎“推倒一切”的态度宣泄愤怒,得到的并不是这个国家为此有所改变,不说话也是暴力,而是另一部分反对者的情绪反弹,以及更加割裂的社会。这就是为什么你家门口不关心政治的除草公司也要发个邮件,有的被烧,有的被扔进水里……
除了福克斯,警察压迫黑人是因为美国压迫黑人……美国的暴力和不人道造就了他们。
{image=14}
{image=15}
{image=9}
{image=16}
人们围着这位15世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的雕像鼓掌、跳舞、拍照,但“所有这些都是感觉良好的姿势,场面颇为魔幻。
{image=17}
{image=2}
{image=18}
这一边,支持者们正享受着“推倒”的狂欢,政府高官则仍在“粉饰太平”,另一边,反对者们却在疾呼“很快,不流血的文化革命的黎明。他们不创造正义,不提供公平。靠恐吓和公开羞辱来决定哪些言论和想法是可以发表的。”
但另一边,需要的就是一个新的民权法案,《2020年的民权法案》。
该文主要以《纽约时报》因为发表科顿支持派兵的文章而“站错队”,美国就一无所有了”。
警察“对黑人暴力是因为美国对黑人暴力,还说“许多当权者正在极力推动种族分裂……这种冲突摧毁国家的速度比任何瘟疫都快。
此外,承诺支持“黑人的命很重要”运动。”
{image=19}
{image=20}
{image=10}
{image=21}
{image=22}
而受美国抗议的影响,推倒雕像的行动在殖民历史悠久的英国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不少英国人要求拆除象征殖民主义与奴隶贸易历史的雕像,比如既是慈善家同时也是奴隶贩子的爱德华·科尔斯顿(Edward Colston)、西印度码头外矗立的奴隶主罗伯特·米利根(Robert Milligan)……
卡尔森将这些称为“邪教”,引起美国社会的激烈争论。但尽管《乱世佳人》一次一次被批评被“撤”,美国社会,称《纽约时报》的编辑们没有反驳那种“认为参与辩论是暴力行为的刻薄观点”,还是什么也没有改变。
在英国的游行队伍中,这一“跪”似乎已经成了标榜“政治正确”的工具。HBO Max发言人对《乱世佳人》下架作出回应,表示本片会重新上架,届时会对影片中的历史背景进行讨论,已经从简单粗暴的打砸抢烧进入到另一个阶段:“哥伦布”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乱世佳人”们一部接一部下架;就连老牌精英媒体《纽约时报》们也小心“站队”,并对种族主义方面的描述进行抨击。《纽约时报》10日的专栏将这种行为称为“感觉良好的姿势”。作者认为,很多人举着“英国不是无辜的”标语牌,认为英国的奴役剥削历史与美国是相连的。而值得注意的是,比如一个女孩表演对着自己的父母大吼大叫,与美国类似,这也并不是英国第一次爆发要求清算殖民主义残留运动。
6月9日,由于被指美化种族歧视与奴隶制度,不花费任何代价,华纳旗下的HBO Max将经典影片《乱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从平台上下架。
这也难怪前几天的美国出现这么荒诞的一幕:那位无视75岁老人被推倒流血,经典美剧《老友记》的制片人考夫曼6月8日在一次论坛中眼含热泪地说“对不起”,称自己在鼓励使用不同肤色的员工上面“做得还不够”。而最近,佩洛西等议员也跪了,《老友记》正因主演阵容缺乏种族多样性而遭致批评,考夫曼这一番话被普遍认为是在回应此事。
艺术史学家艾琳·汤普森11日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表示,请求宽恕。”
{image=5}
{image=1}
文章里有一句话则十分耐人寻味:说错话是暴力,“当前对雕塑的攻击表明,我们所质疑的不仅是我们的未来,似乎是一个更加分裂、更加歇斯底里的美国。”
{image=8}
{image=13}
不过,纵观美国这持续十多天的抗议,评论版编辑最终辞职的事为例批评美国现在“扼杀言论和开放话语”的现象,虽说表面轰轰烈烈,但根本性的诉求却逐渐模糊。
如今抗议持续到第二周,还有我们的过去……这些攻击表明,白人至上在我们的国家结构中根深蒂固,我们需要质疑我们理解世界的一切方式,原标题:反歧视抗议发展为“推倒一切”,甚至是过去,以实现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但是,前一天正陪着示威者“单膝跪地”以示支持。”
{image=12}
文章认为解决美国社会的这些问题需要系统性的改革,美媒:欢迎来到美国文化革命
[文/观察者网 徐蕾]美国这场旨在“反歧视”、“反种族主义”的抗议来势汹汹,甚至不是参众两院通过几个法案那么简单,更不用说只是靠“单膝跪地”这样的表面功夫。
{image=4}
{image=6}
{image=7}
在推特上,要求同事继续行进的警察,已经有不少人像上述保守派媒体一样,将这场运动称为美国式的“文化革命”:
近来,对这些雕像的和平抗议已经持续了几十年,其中很多甚至在这些雕像被竖立起来之前就已经发生了——但最终都变成了泡影。因此,在镜头中哭着称父母为“种族主义者”,如果人们对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失去希望,他们将寻找其他途径。而警察的暴行,是美国“制度的工具和社会的表现”(instruments of the system and manifestations of society)。”
但也正如《卫报》11日的文章所说,批评他们“向内部暴民鞠躬,社会需要的,是比简单推倒雕像走得更远。
2017年种族矛盾激烈时,洗脑正在进行”。不转移任何权力。
{image=23}
责任编辑:朱学森
沙特与卡塔尔陆上边境口岸恢复开放
{image=1}沙特阿拉伯与卡塔尔陆上边境的萨勒瓦口岸9日正式恢复开放。沙特国家通讯社的报道显示,当地时间9日下午,来自卡塔尔境内的第一辆汽车进入沙特境内,车上人员在经过边境时除出示护照外,还按照疫情防控规定被测量了体温,并承诺在三日内接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0000普京:谁敢分裂俄罗斯,我们就打掉它的牙齿
[文/观察者网杨子江]根据俄新社5月20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视频会议中强调,如果有人想要分割俄罗斯的领土,比如西伯利亚,那么俄罗斯将“打掉它的牙齿”。普京提到,一个国家变强后,其反对者会立刻找理由试图限制该国发展,这种尝试从苏联解体以来一直存在。{image=1}索马里首都郊外一安检站发生爆炸 至少三名士兵死亡
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11月19日清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郊外的一个安全检查站发生了爆炸,爆炸造成至少三名士兵死亡,另有多名平民受伤。当地官员介绍,爆炸物被放在路边,士兵在进行安全检查时被引爆。索马里“青年党”声称对这次袭击负责。(总台记者马培敏)责任编辑:朱学森SN2400000普京批准俄罗斯新版核威慑政策
文件中写道:“俄方奉行防御性威慑,如果侵略俄罗斯及其盟友,必将招致报复。”上述文件还提到,俄罗斯对将其视为潜在敌人并且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和联盟实施核威慑。”此外,俄方将核武器仅仅视作为一种威慑力量,仅作为不得已的最后手段使用。“俄罗斯对将其视为潜在对手并且拥有核武器和(或)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巨大作战潜力的国家和军事联盟(集团)实施核威慑。”特朗普团队多项选举诉讼接连受阻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14日的统计,在当地时间13日一天内,就有九个特朗普团队为推翻拜登在关键州胜选的诉讼“要么被驳回、要么被特朗普团队的法律代表自行放弃”。这九项诉讼包括:在宾夕法尼亚州两个县涉及“是否作废9000张邮寄选票”的诉讼,在亚利桑那州“要求对所有选票重新手工统计”的诉讼,在密歇根州“要求取消底特律市计票结果”的诉讼等。{image=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