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15506

Micro LED是什么?探究移动设备显示技术的新未来

中关村在线2021-02-18 07:40:420

最近关注IT科技行业的朋友们可能时常会听到关于Micro LED的消息,LCD、OLED等屏幕技术相信大家都已经比较熟悉了,然而大家对于Micro LED则感到较为陌生,对此不熟悉的朋友很可能会好奇Micro LED到底是一种什么技术,为什么会有人说它是面向未来的屏幕显示技术,它和传统的LCD还有当前大热的OLED相比都有哪些优势?又有哪些缺点?今天便来和大家简单聊聊这些话题。

{image=1}

从LCD到OLED的显示变革

首先,聊到屏幕显示技术既然就离不开目前普及程度最广的LCD屏幕技术。想要详细说清LCD的显示原理还是比较复杂的,大家只需要知道LCD屏幕一般都会有背光层和液晶层,背光层的LED光源发出的光透过液晶层便可以显示出人们可以肉眼观察到的颜色。

{image=2}

因此在LCD屏幕技术当中背光技术的优劣对于显示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例如最常见的便是屏幕漏光现象,同时也普遍存在区域控光不准,整体亮度不够高,对比度较低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OLED屏幕技术便应运而生。

作为目前最受欢迎的显示技术,OLED屏幕技术是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 的简称,中文名是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中的“O”代表有机材料,它指的是在能够产生光的像素堆中使用有机材料。OLED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的特性,当有电流通过时构成一个个像素点的有机材料就会发光来显示图像,不需要显示图像的像素点则不需要电流通过,从而实现真正的黑色与节电特性。此外OLED屏幕技术还具有轻薄、可弯曲等应用前景宽广的特性。

{image=3}

可能的未来解决方案:Micro LED

目前使用LCD和OLED的移动设备已经十分常见了,那么未来移动设备的屏幕显示技术又将如何发展呢?这里就要讲到文章开头提到的被视为屏幕显示技术未来的——Micro LED。

{image=4}

Micro LED屏幕技术采用无机氮化镓材料作为发光材料,为了实现像素级别控光效果,Micro LED采用的是比头发丝还要窄的1-10微米LED晶体,其具有RGB三色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并不需要背光模组也不需要色彩过滤层,具有与OLED相近的高度色彩饱和度,且耗电量也仅为传统面板的十分之一。

{image=5}

并且Micro LED屏幕和OLED屏幕技术一样具有可弯曲、体积轻薄等特性。不过Micro LED屏幕在拥有如此多优势的同时,其也具有生产和研发初期技术难度高的问题,想要生产微米级的LED晶体并将其精准贴合在基材上自然需要极为精准的生产工艺,并且意味着生产初期较低的良品率。同时Micro LED屏幕超高的LED晶体密度也会带来较高的成本,特别是高端显示器所需要的精准光线控制对于LED晶体本身的质量也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image=6}

此前,索尼推出了被称为索尼Crystal LED “黑彩晶”显示系统的Micro LED展示产品,近期也推出了用于虚拟化显示的Crystal LED模块化直观显示器。借此可以发现,目前Micro LED屏幕还是主要面向可以接受超高定价的商业客户,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民用产品面世还需要一定时日。

颇受欢迎的过渡方案:Mini LED

Mini LED可以被视为LCD显示技术的升级版,在近期颇受业界的欢迎,可以说是在Micro LED技术成熟普及之前的优秀过渡方案。

Mini LED,又名“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意指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的LED。Mini LED 把单个 LED 光源缩小大约 10 倍,因此能在实现弯折的基础上具备局部调光特性,屏幕的 HDR 分区会更密集,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也会变得更清晰,细节显示更全面。采用了数十微米级的LED晶体制作的背光模组的Mini LED同时具有体积小、控光水平高、生产难度较低,良率高等优点。

{image=7}

目前苹果、小米、TCL等知名厂商均以推出了使用Mini LED技术的产品,并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特别是苹果的Pro Display XDR通过576个蓝光 LED控光区域实现了1600尼特的峰值亮度、1000尼特的持续亮度、以及惊人的1000000:1对比度等常规LCD显示器所无法实现的显示效果。

{image=8}

总结

Micro LED屏幕的优秀特性可以满足人们对于未来高水准显示屏幕的追求,但是其较高的技术难度和生产成本也使其暂时与普通用户无缘。对于普通用户来说,选购一台采用Mini LED技术的显示器或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