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0160

愿景虽美过程艰难 奈雪的茶抢跑上市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2-22 08:33:150

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之下,奈雪未来成长性不容乐观。

撰文/吕明侠

出品/每日财报

近年来,新式茶饮逐渐成为了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在新式茶饮赛道上,奈雪的茶、喜茶等头部品牌也因此颇受资本青睐。而关于“2021年,喜茶和奈雪谁会先上市”的讨论,终于有了答案。

2月11日晚,在万家灯火共度除夕之际,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奈雪的茶”或“奈雪”)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正式冲击“新式茶饮第一股”。

随着招股书的披露,奈雪的真实业绩也浮出水面:连续3年持续亏损,单店销售额和订单量下滑,营收增长放缓,但因背靠资本,扩张热情有增无减。

不过,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食品安全问题频发之下,其未来成长性不容乐观。

01

连续3年亏损,单店经营效率下滑

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产生的收入分别为10.87亿、25.02亿元、21.1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973万、3968万、2751万元,至今尚未实现过盈利。

让奈雪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是持续高企的原材料成本、员工成本和租金等支出以及固定资产折旧成本等。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原材料成本分别占总收益的35.3%、36.6%及38.4%。员工成本分别占总收益的31.3%、30.0%及28.6%。租金开支及物业管理费分别占总收益的17.8%、15.6%及15.2%。

成本高企之下,奈雪的茶同店(开店一年以上的店面)利润率已连续三年下降。据招股书显示,奈雪的茶2018年共计155家店,同店销售额总计583万元,利润145.3万元,同店利润率24.9%。

2019年总计327家店,同店销售额总计1223万元,利润267.1万元,同店利润率21.8%;截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的茶总计422家店,同店销售额总计921.7万元,利润116.5万元,同店利润率12.6%。

也就是说,奈雪的茶2018年至2020年三年间店面从155家增加至422家,同店利润率则从24.9%降低至12.6%。而与迅速扩张的门店数量相对应的,是单店经营效率显著下滑。

2018年至2020年9月30日,奈雪的茶的门店经营效率多项数据均呈下滑趋势。单店每日平均销售额为3.07万、2.77万、2.01万;单店平均每日订单量分别为716单、642单、465单。

对此奈雪认为,来源于新店的持续开设,令现有访客量及订单更为分散;而2020年订单量和销售额的暴跌,则来源于2020年初新冠肺炎的影响。

奈雪的茶的经营业绩自2020年4月后平稳恢复,截至2020年7月-9月,平均单店日销售额增至2.27万元,同店利润率恢复至18.1%,而《每日财报》注意到,2019年同期这一数值为21.8%。

02

营收增速显著放缓,扩张热情有增无减

成立于2015年奈雪的茶,凭借“茶+软欧包”创新理念与精准地定位迅速走红于市场,加之其缔造出“天然茶叶、新鲜果蔬、纯粹方式、舒服环境”等健康、舒适的形象标签俘获大批年轻奶茶友们的同时,也获得了资本的青睐。

据招股书,奈雪的茶于2017年1月获得天图投资的7000万元A轮投资。同年8月,获得A+轮融资,总额为2200万元,主要投资方为天图投资。2018年11月,再获得天图投资B1轮融资,总额为3亿元。

时隔两年后的2020年4月,奈雪的茶与SCGC投资者签订B2轮融资,总额为2亿元。IPO前夕,太盟投资集团突击入股。2020年12月,奈雪的茶获得PAGAC Nebula(太盟投资集团)的1亿美元C轮融资。

截至目前,奈雪的茶已完成多轮融资,据彭博社消息,今年年初的C轮融资后,奈雪的茶估值接近20亿美元(约130亿人民币)。

奈雪的茶目前旗下主要有两个品牌,分别为“奈雪的茶”和“台盖”,其中“奈雪的茶”贡献了超过80%的营收。2018年奈雪共实现营收10.68亿元,该数字到2019年增加到25.01亿元,增速为134%。

2020年前三季度,奈雪的茶营收增速显著放缓,实现营收21.14亿元,同比增长20.8%。其中,奈雪的茶品牌仍维持增长趋势,但台盖品牌已出现下滑。

虽然整体营收增速放缓及子品牌发展受阻,但奈雪的扩张热情似乎有增无减。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11月推出的全新茶饮店型—奈雪PRO,是奈雪的茶门店未来的重点投入方向,目前,奈雪的茶已在全国七个城市运营14间奈雪PRO 茶饮店。

未来计划在2021年及2022年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新店,其中约70%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与奈雪的茶标准店开在大型商圈不同,奈雪PRO选址在高级写字楼及高密度住宅社区等区域,每间面积介于80 -200平方米,占地面积低于奈雪标准店。

奈雪希望通过组合奈雪的茶标准店和PRO店,优化店铺运营成本。不过目前来看,奈雪PRO店并未彻底改变奈雪的茶一贯的开大店方式。

据招股书进一步透露,建设一间典型的奈雪的茶茶饮店需要2-3个月。而截至2021年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估计每间奈雪的茶标准茶饮店平均投资成本为185万元,估计每间奈雪PRO茶饮店平均投资成本为125万元。可大店模式下高昂的成本,对于店铺经营效率能有多大的提高,依然存疑。

03

同质化竞争激烈,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据《2020新式茶饮白皮书》显示,2020年底新式茶饮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预计到2021年会突破1100亿元。尽管市场规模仍有很大空间待开拓,但严重的同质化现象却不容忽视。

2018年,奈雪的茶创始人彭心与喜茶创始人聂云宸在朋友圈就“创新与抄袭”问题正面相抗。彭心在朋友圈直接点名喜茶创始人聂云宸,“怒怼”喜茶抄袭。

但随即,聂云宸在该条朋友圈底下也进行了直接的回复称:“创新”不是抢时间占位,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把所有世界上的水果或材料都拼凑起来先出了,然后指责以后的人都在“抄袭”自己,如果只是这样,那创新真是太简单和幼稚了。

事实上,除了喜茶这一劲敌,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小鹿茶、乐乐茶、鹿角巷等品牌也正在蚕食新式茶饮市场。

《每日财报》梳理发现,沪上阿姨、7分甜、乐乐茶均在2020年获得了融资。喜茶被指2020年完成了C轮融资,蜜雪冰城也被指完成新一轮融资后估值超200亿元。

除新茶饮品牌外,跨界者也开始搅局。呷哺呷哺旗下高端餐饮品牌湊湊也推出手摇珍珠奶茶,小龙坎则推出了独立门店的茶饮品牌龙小茶。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奈雪也面临着管理缺失的问题,其食品安全问题屡被曝光。据黑猫投诉平台显示,与奈雪的茶相关投诉共有58条,其中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有14条,用户爆料吃到头发、橡皮圈,甚至吃出玻璃渣,也有用户投诉奈雪的茶直接将此前未卖出的饮品贴上新签当作新品出售。

此外,用户对奈雪的茶的投诉还集中在“退款难”“心意卡、充值卡无法使用”“服务态度差”等问题上。

由此可见,奈雪的茶在未来高速扩张“跑马圈地”的同时,还应加强内部管理,修炼内功,早日找到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发展之路。此外,奔向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应更快的提升自身经营效率,上市不是终点,还要面临更加复杂的考验。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马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