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2181

前摩拜创始人出任百度造车CEO 重建生态能否扭转净利下滑局面?

新浪财经2021-02-22 22:44:540

出品:新经济观察

作者:刘雨婷 陈小妍

从去年12月起,百度股价大幅提升,2月19日,当日收盘涨幅14.06%,去年12月1日至今,近三个月涨幅142.34%。从去年12月1日140.26美元/每股的收盘价上涨至2021年2月19日收盘339.91美元/每股。

值得注意的是,2月22日,百度公司证实,曾任摩拜单车联合创始人兼CTO夏一平将出任百度造车公司CEO。百度还在2021年1月宣布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综合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等技术实现整车落地。

此外,2月18日,百度发布2020第四季度财报,首次将自己定位为“AI生态型公司”。自2020年三季度起,百度在营收组成中开始披露AI智能相关业务收入。2020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以智能云、智能服务及智能驾驶为主的“其他收入”达29亿元及42亿元,同比增加14%和52%,增速远高于百度的广告基本盘业务。但目前以智能云、智能汽车等为代表的AI新业务营收仅不到百度总收入的20%。

百度在2020第四季度财报中披露了AI芯片研发进展。百度自主研发的昆仑2代云端AI芯片即将量产,主要应用于搜索、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业务领域。此前,据CNBC报道,百度正在为成立一个独立的AI芯片企业筹集资金。

广告业务增长乏力造车短期难撑营收

根据百度2020年未经审计年报,2018-2020年其营业收入分别为1022.77亿元、1074.13亿元和1070.74亿元,同比增加20.60%、5.02%和-0.32%,2020年营收出现了上市来首次负增长。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2018年-2020年归属于百度的净利润分别为239.76亿元、181.82亿元和220.20亿元,同比增长35%、-24%及21.11%。

2020年第四季度营收303亿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52亿元,归属于百度的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为69亿元,同比下降25%。其中百度核心业务收入为231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在线营销收入达到189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非广告收入为42亿元,同比增长52%,业绩主要增长点是智能云和其他服务。

虽然百度在2020第三季度及第四季度AI服务及自动驾驶为主的“其他收入”规模已经达到29亿和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幅则分别为14%和52%,但目前以智能云、智能汽车等为代表的AI新业务营收仅不到百度总收入的20%,占业务收入超过八成的公司传统的广告收入增长乏力。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李彦宏在2020Q4业绩电话会上提到,一款新的电动汽车产品从立项到推出大约需要三年时间,百度合资造车企业项目进程也类似。这可能意味着,百度造车短期内难以撑起的百度营收增长。

百度造芯搭建软硬一体AI业务

百度Q4财报里披露,昆仑芯片2即将量产,主要应用于搜索、工业互联网、智能交通等业务领域。2018年,百度正式发布“昆仑”系列AI芯片。2020年,“昆仑1”芯片实现量产,并实现2万片规模的部署。而相比百度昆仑1,百度昆仑2性能将实现3倍的提升。

百度目前已布局两个不同应用场景的系列芯片,一个是用于AI生态的昆仑系列,另一个则是用于语音交互的鸿鹄芯片。2019年百度发布了远场语音交互芯片“鸿鹄”。这款芯片主要用于智能家居语音交互、智能车载语音交互、智能物联等场景。其中,小度智能屏就应用了自研鸿鹄芯片,出货量蝉联全球第一。

2020年第四季度,百度智能云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67%,年化收入 130 亿元,百度CFO余正钧透露,百度智能云收入主要得益于AI解决方案。

智能云收入持续高增长的背后,是百度在提升算力和算法方面的布局。AI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和数据。传统互联网厂商在算法和数据方面具备天然优势,在算法方面,百度飞桨已凝聚了超230万开发者,服务9万家企业,基于飞桨平台创建了超过31万个模型。此外,想要在智能云领域取得市场,通过芯片硬件提升算力是必经之路。

AI芯片是智能化需求的产物,不仅对硬件提出高要求,还要求相配置的软件算法达到要求。这给予了互联网公司从传统芯片巨头英特尔和Arm中抢夺市场的机遇。面对市场际遇和企业自身业务需求,众多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造芯。除百度研发昆仑芯片外,阿里巴巴旗下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在2019年发布了云端AI推理芯片含光800,腾讯在2020年成立了深圳宝安湾腾讯云计算有限公司,其业务范围涵盖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发。

不论是芯片研发还是智能造车,都对企业的技术能力提出了要求,落地前也需要大量时间和资金投入,短期无法实现盈利,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强劲竞争对手的挑战。

责任编辑:陈彦旭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