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24120

正海生物营收净利8年稳增长 七大股东六个减持

新浪财经综合2021-02-24 09:48:15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长江商报记者 明鸿泽

尚处于成长期的正海生物迎来了股东的密集减持。

2月18日晚,正海生物发布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减持计划期限届满的公告。从去年8月5日至今,公司实控人秘波海累计减持了公司5%股权。

2017年5月,正海生物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一年后,限售股陆续解禁,股东减持大戏上演。目前,上市前潜伏的两只基金已经完成清仓退出。

公司二股东、创始人也在密集减持。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一二股东已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套现近6亿元。

正海生物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立足再生医学,以提供修复和重建人体组织的再生医学产品、改善生命质量为目标。公司称,其上市产品赢得了数以万计医患用户的信赖与支持。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正海生物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简称净利润)持续增长。

技术驱动毛利率超90%

规模不大的正海生物依靠技术驱动,形成了稳定的盈利能力。

2020年,受疫情影响,正海生物的经营承受了较大压力,但依旧实现了增长。前三季度,其营收、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16亿元、0.95亿元、0.89亿元,同比增长7.39%、19.74%、15.95%。

这一业绩已经大幅超出了市场预期。正海生物在半年报中表示,公司业务收入来自于医院口腔、神经外科等外科科室,是疫情之下基本无法正常开放的科室,尤其是口腔相关科室和医院,至5月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公司面临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挑战。

目前,正海生物尚未披露2020年度全年经营业绩情况,机构预测,其全年营业收入、净利润为3.38亿元、1.31亿元,同比增幅在20%左右。

长江商报记者发现,公开披露的始于2012年的经营业绩,正海生物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加上2020年的机构预估数,2013年至2020年的8年间,正海生物实现了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正海生物主营业务为生物再生材料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已上市口腔修复膜和皮肤修复膜等软组织修复材料,和骨修复材料等硬组织修复材料两大系列产品。或许基于较高的技术含量,正海生物的产品毛利率颇高。2012年以来,公司毛利率均超过90%。

正海生物持续进行研发投入。2019年,公司研发投入为0.21亿元,占营业收入的7.65%。

一二股东减持套现近6亿

在经营持续向好之际,正海生物出人意外地迎来了股东大规模减持。

正海生物成立于2003年,由秘波海控制的正海集团及Longwood共同出资241万美元设立。

上市之前,正海生物共计有7名股东,除了创始人股东正海集团及Longwood外,另外五名股东分别为鼎辉华泰管理的鼎晖维鑫、鼎晖维森,蓝基金、嘉兴正海、烟台创新,其中,嘉兴正海为员工持股平台。

2017年5月16日,正海生物在创业板挂牌上市。2018年5月22日开始,部分限售股解禁,股东随即开始减持。最先披露减持的是鼎晖维鑫、鼎晖维森,减持理由为基金到期。当时,二者合计持股9%。到2019年6月底,两只基金均完成清仓,获利退出。

紧随其后的是蓝基金,上市初期,其持有公司3.75%股权。去年上半年,蓝基金完成了清仓退出。烟台创新动作更为迅速,在2018年二三季度就完成了清仓。

从2018年四季度开始,公司创始人股东、二股东Longwood步入减持行列。2019年、2020年,Longwood几乎是每个季度都进行了减持操作。

值得一提的是,二股东Longwood不仅是公司创始人股东,上市之初其持股比达14.85%,而且其还向公司投入了技术,随后转化为公司上市产品。Longwood由Qun Dong100%控制,Qun Dong还担任了正海生物副董事长。

目前,Longwood对正海生物的持股比下降至9.27%。

Longwood的大幅减持曾引发市场高度关注。去年底,有机构调研正海生物时曾提及二股东减持。正海生物方面答复称,二股东减持主要是资金需求,Qun Dong与全体董事会成员一起参与公司的决策,如有后续技术的产业化,双方会保持持续的良好沟通,本着对公司和股东利益有利的方式有效决策和推动。

三年限售期满后,控股股东、实控人秘波海也开始减持。去年8月5日至今年2月3日,秘波海共计减持5%股权,持股比从42.53%降至37.53%。

据长江商报记者粗略统计,本次减持,秘波海套现约3.70亿元,二股东Longwood套现约2.07亿元,一二股东合计套现约5.77亿元。

综上,截至目前,IPO之前的七大股东,已有六大股东实施了减持,其中四名股东完成清仓退出。

随着股东大规模减持,二级市场上,正海生物的股价承压。从后复权价看,去年7月15日,公司股价最高达127.03元/股,当时,秘波海尚未减持。但这是迄今为止的顶点,随后,股价不断下行,今年2月4日,下行至最低点,为69.41元/股。紧接着的几个交易日,股价有所回调,2月23日为72.53元/股,较顶点时下跌了42.90%。

责任编辑:马秋菊 SF186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