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7642

胡国珍委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澎湃新闻2021-03-10 14:48:170

原标题:胡国珍委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

3月10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第三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邀请部分全国政协委员通过网络视频方式接受媒体采访。

会上有记者提问,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黔东南州副州长胡国珍,易地扶贫搬迁是重要的脱贫方式之一,您认为搬迁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该如何让他们留得住,能致富?

胡国珍表示,贵州山清水秀,但也山高坡陡,曾经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过去5年,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脱贫的头号工程,光黔东南州就搬迁了30.8万人。2020年11月23日,黔东南州的15个贫困县1853个贫困村正式脱贫摘帽。

胡国珍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扶贫搬迁也不是简单的挪个窝,还得铺好路。走出大山以后,搬迁群众更关心以后的生计问题,尤其是干什么、吃什么?他们担心搬到城里以后没了营生,挣不了钱,但其实我们在搬迁社区准备了很多的就业机会,比如通过扶贫车间、文化旅游、公益性岗位等,户均可以解决就业2人以上。政府还加强了技能培训,在搬人的同时也搬文化。

“在黔东南州的台江县一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我们设立了扶贫车间。”胡国珍说,这里的台江县“妈妈制造”扶贫工坊,参与的都是易地扶贫搬迁的妇女,以前她们都是村里的留守妇女,现在他们做刺绣、蜡染,每个月的收入就有两三千元,既照顾了家里的老人孩子,又发展了富民产业,还传承了民族手工技艺,可谓一举三得。

胡国珍提到,曾经生活在大山里的农民如今成了新的市民,出门就有学校、医院、公交、商场等。社区已成为基础设施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的幸福家园。下一步,将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与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的有效衔接,抓好集中安置区的产业发展,就业帮扶和社区治理,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责任编辑:贾楠 SN245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