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49178

恒生科技指数大调整接近尾声

新浪港股2021-03-11 10:04:050

文/新浪港股(微信公众号xlgg-sina)专栏作家 陈锦兴

当市场的焦虑症消退,股市将回复稳定,过度投机的因素减低,投资者可更集中关注公司质素及企业的增长前景,科技股的汰弱留强也会展开。

{image=1}

2021年,港股突然追落后,资金乘时涌入,科技股更延续去年气势,不少股份脱离现实地急升,这是今次恒生科技指数大调整的背景,而触发因素是美国债息持续上升,令市对通胀重临愈发惊恐。然而,这是市场自我出现焦虑症的典型。相反,过度投机、过度杠杆及过度估值所形成的泡沫,可藉调整市得到释放及缓解,有利港股全年有更为健康的表现。

这星期,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异常波动,对习惯于去年一路稳升的投资者而言,是相当痛苦及难捱;惟经历过金融海蟰的人来说,今次调整并非特别的重击。科技股去年给予市场丰厚的回报,对中长线投资人来说,已非常足够,他们不会因近期的波动而大幅改变对优质科技股的正面看法。只要这类心态稳定,看好科技发展前景的市场力量没有变化,科技股的调整并不可怕。

再看债息,美国10年期债息显然是市场调节的结果,不是结构性问题,更不是通胀强势回归的征兆。因为新冠疫情,联储局压低利率至零的水平,并无限量宽,触发全球增长型股票出现估值扩张潮,部份狂热者更高唱科技股估值没有天花板。疫苗成功推出,让部份清醒的投资者重新注意利率及估值,开始部署组合再平衡的交易,资金流向周期、金融等传统股。这个变化虽对增长型及高估值的股份短线不利,但对整体大市的中线发展而言是绝对有利。

当经济从疫后回复,通胀有一段强劲反弹,不足为奇,情况如战后一样。惟通胀是否可以持续上升,就要取决于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在科技不断有新突破、全球人口老龄化持续及不一致的经济复苏底下,全球通胀难以肆虐。这是联储局主席鲍威尔及财长耶伦不担心债息的主要理据。诚然,10年债息不会跌回0.5%的超低水平,但在1-2%之间波动,也是正常,市场可以适应及承受。

当市场的焦虑症消退,股市将回复稳定,过度投机的因素减低,投资者可更集中关注公司质素及企业的增长前景,科技股的汰弱留强也会展开。个别超高估值的公司,若其基本面转弱,股价仍是会有调整压力,但龙头科技股如腾讯、阿里、京东及美团等,估计业绩不俗,而增长动力也能维持,相信股价的承接力会逐渐显现,更可带领整体科技股的调整进入尾声。

今次恒生科技指数大调整,是一趟典型的投资课,要在股市持续获取高回报不单是极为困难,也是极之危险;而股市的基本逻辑如估值因素,更不容易被癫覆及忽略。惟有处变不惊,信任基本,才是真正的王道。科技股的调整相信已近尾声,往后,受惠经济复苏及科技发展的优质股份,将有并行上升的机会。

责任编辑:马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