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57155

再遭联发科减持共套现70亿 汇顶科技为何被资金“抛弃”?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1-03-15 19:33:240

投资研报

【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售价半年上涨近3倍:这一锂电材料新签合同价又超预期

【硬核研报】国产替代最强音!国产电器龙头盈利能力已碾压海外巨头,“性价比之王”正快速抢占市场,机构高呼市值还有翻倍空间

【机构调研】 机构高呼牛市运行时间可能再创纪录!百亿私募大佬出手调研1股(名单)

【硬核研报】国产替代大势所趋!“长坡厚雪”好赛道,市场空间超4000亿,这只分析仪器龙头仍有5成上涨空间

再遭联发科减持共套现70亿!汇顶科技为何被资金“抛弃”?

来源: 环球老虎财经app

原创 封其娟

曾经千亿市值的指纹芯片龙头汇顶科技,因二股东汇发国际的一纸减持公告股价跌停。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已完成4次减持的汇发国际之外,更有多只基金“用脚投票”。而背后的原因与其业绩放缓、过度依赖单一产品、技术迭代乏力息息相关。

曾经因指纹识别芯片技术在科技股中脱颖而出的汇顶科技,如今因技术更迭落后而被抛弃。

3月15日,汇顶科技开盘再度大跌,股价收于112.08元/股,较历史峰值缩水超过2/3。而股价如此变动与当日正式发布的一则减持公告不无关系。

公告显示,第二大股东汇发国际拟减持股份不超过汇顶科技总股本的3%。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汇发国际已完成4次减持,涉及金额近70亿元。

事实上,除汇发国际外,持仓汇顶科技的基金也陆续加入减持大军。位居第三大流通股东的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以下简称:大基金)2018年底已开始逐步减持至今。另有,中欧基金2020年一季度开始进入并跻身十大流通股东、随即便在二季度退出。华夏基金芯片主题基金产品同在去年一季度进入,二季度有所减持,后逐步小幅度增持。

值得一提的是,汇顶科技是一家全球指纹识别芯片龙头企业,但在技术迭代的迅猛浪潮中并没有紧跟步伐,迎上超声波指纹识别的技术风口,而高度依赖单一业务的风险也随着技术的更迭而被“引爆”。而德州仪器原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女士即将加担任汇顶科技总裁一职,或是为了扭转汇顶科技当下局面。

套现70亿元后,汇发科技再遭联发科“用脚投票”

3月15日,汇顶科技收盘价114.38元/股,盘中收跌2.86%,目前总市值513.02亿元。

作为曾经的千亿芯片巨头,汇顶科技股价曾在2020年2月创出的历史高位387.20元/股,市值曾一度达到1770亿,然而落伍新技术大潮,股东的数轮减持之下,汇顶科技股价调转直下深陷下跌“泥淖”。

最近第二大股东汇发国际再次披露减持公告。

减持公告显示,汇发国际拟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不超过 1373.17万股。截至公告披露日,汇发国际持有汇顶科技3325.97万股,约占公司总股本的7.27%,均系在汇顶科技IPO前取得。

值得一提的是,汇发国际是台湾知名IC设计厂商联发科全资控股子公司,主要从事投资业务,2011年成功投资汇顶科技,成为其长期投资人。

汇顶科技变更为股份公司之时,汇发国际持有其23.74%的股份,是发起人之一。2016年10月汇顶科技登陆A股后,汇发国际的持股比例被稀释至21.34%。

而自汇顶科技上市后,汇发国际减持不断。2017年至今,共发布6次减持计划;2018年9月底至今,汇发国际已经先后完成4次减持。

历经4轮减持,汇发国际的持股比例已经减少超过14%。而这4次所减持的股份占公司总股本共计8.54%,涉及金额合计68.74亿元。

3月12日的减持公告同时披露了,汇发国际在2020年完成的2次减持,共计减持2074.32万股,累计减持汇顶科技约4.54%的股份。

具体来看,2019年12月-2020年6月完成减持1161.99万股,减持比例占汇顶科技总股本的2.55%,减持价格区间184.68-344.93元/股。2020年1月- 7月完成减持912.32万股,减持比例占总股本的1.99%,减持的价格区间为148.02-216.90元/股。

据悉,3月12日,针对股东接连减持的情况,相关媒体记者多次致电汇顶科技董事会办公室,始终无人接听。

科技抱团股跌下神坛 基金陆续减持

经历2019年科技大抱团行情后,A股市场的芯片股开始“消泡”此前股价推高背后的估值泡沫,部分科技股开启阴跌之路,这其中便包括了指纹芯片龙头汇顶科技。

同花顺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易方达、鹏华基金、广发证券、东方红资管等爆款基金都持有汇顶科技股票。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9年末有477家机构持仓汇顶科技。2020上半年略微下降,持仓机构为395家,而2020年末却显示为19家(更新中)。

不得不说,汇顶科技曾是一只不折不扣的机构抱团股,行情过后,机构持仓热情也随之冷却。

事实上,在汇顶科技的过往岁月中,除汇发国际频发减持外,第三大流通股东大基金也在不断减持,已累计发布两次减持公告,均拟减持总股本的1%。此外,部分公募基金也按耐不住、开始陆续减持。

根据同花顺,大基金2017年末开始持仓汇顶科技,最初持股3020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3.15%。至2020年一季度末,大基金减持了455.73万股至2564.27万股。而后,2020年三季度完成减持434.26万股后持有2130.01万股。再后,10月21日数据显示,大基金在不足一个月的时间内减持汇顶科技22.43万股至2107.5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4.65%。

也就是说,大基金累计减持股份912.42万股。经过粗略估算,套现金额合计超过20亿。

大基金外,政府背景的私募股权基金还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即gic private limited,以下简称:GIC)于2018年末进入汇顶科技,最初持股800.12万股,此后持股多有变动。2020年三季度季度则通过减持577.63万股至持有336.18万股。

最新数据显示,GIC已不在汇顶科技十大流通股东之列。而此前的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为第八大流通股东,三季度为第十大流通股东。

汇顶科技作为一只科技抱团股,公募基金自是不能缺席,其中便是包括了中欧基金、华夏基金等。

中欧基金旗下“中欧时代先锋股票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中欧时代先锋),2020年一季度开始持仓汇顶科技,进入伊始便以377.87万股的持股数位列第十大流通股东。然而,中欧时代先锋在随后的二季度悉数退出,而后汇顶科技的股东中便不再有中欧基金的身影。

此外,华夏基金旗下基金产品——“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简称: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同在2020年一季度进入,最初持股665.59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48%。二季度减持了224.25万股至441.34万股。而后至三季度末完成2次增持,共计加仓232.98万股,截至三季度末,完成持股674.32万股。随后,截至10月21日,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小幅增持68.24万股,持股742.56 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1.64%。

期间,华夏国证半导体芯片于2020年一季度、二季度位列第九大流通股东、 三季度位列第八大流通股东。

事实上,作为芯片主题的基金产品全方位布局芯片领域合乎情理,但二季度减持的操作耐人寻味。

拍散机构的或是技术迭代的浪潮

汇顶科技成立于2002年,指纹传识别芯片是其主营产品,其芯片主要应用于智能终端、物联网及汽车电子等领域,客户包括华为、OPPO、三星等品牌,是安卓阵营应用最广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汇顶科技于2016年上市至2020年2月市值涨幅超过20倍,市值最高曾超过1700亿元,是A股首家市值破千亿的芯片公司,与兆易创新、闻泰科技、韦尔股份、立讯精密等被市场并称为科技白马股。

但似乎,汇顶科技的回调幅度要远超其他科技股。

根据2020年半年报,汇顶科技2020上半年实现营收30.56亿元,较2019上半年同比增长5.87%,报告解释,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营收增长速度放缓。盈利能力方面,2020上半年汇顶科技归母净利润为5.97 亿元,同比下降41.26%。公告同时披露利润大幅下滑的原因,即受新冠肺炎疫情及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叠加新产品研发持续投入导致的研发费用持续增加,致使汇顶科技上半年利润下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汇顶科技的指纹芯片收入约为22.96亿元,占主营收入的75.15%。报,较去年同期下降10.6%,另有触控芯片占整个主营收入的16.68%,其他芯片占整个主营业务收入的8.17%。

经疏理,汇顶科技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50.58%、41.26%和35.75%。另外,根据其三季报,预计“2020年度期末的累计净利润与去年同期比存在一定幅度下降的可能性”。

综上,不难得出,汇顶科技2020年以来营收增长放缓、盈利能力下滑明显,研发占比较高。

尤为需要注意的是,汇顶科技生物识别芯片(包括指纹识别、触控芯片)营收贡献率超过90%,而这种高度依赖的风险会因为技术更迭随时被“引爆”,尤其是消费电子领域,技术迭代更新频率常常以迅雷之速让科技公司措手不及。

由此,基金、原始股东纷纷用脚投票,及时避险就不难理解了。

追溯至2017年,主流手机厂商均发力推广全面屏,屏下指纹成为主流的指纹解锁解决方案。汇顶科技因进入华为、小米等多个手机大厂的供应链,从一众本土IC设计厂商中脱颖而出。

自屏下指纹成为主流解决方案以来,汇顶科技一直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竞争中也拥有强大的话语权。2019年,汇顶科技归母净利润较上年大增2.12倍,达到23.17亿元,风头一时无两。

而从2020年开始,汇顶科技在一路高歌猛进后却开始放缓脚步,业绩不增反降。

值得一提的是,当2019年汇顶科技还在畅想OLED显示屏的广泛应用将为屏下光学指纹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之时,主流厂商已将风口引至超声波指纹识别。通过了解,超声波指纹技术具备优越的穿透性、稳定性和精确性,远超光学指纹。截至目前,包括三星、华为、魅族在内的手机厂商已陆续推出相应的手机产品,并将超声波指纹识别作为主要卖点。

另外,汇顶科技目前的热门产品——电容触控芯片的平均售价已经连续多年下滑,产品售价下滑最直接的影响是利润的下降。其研发的新产品屏下光学指纹芯片也因为疫情期间手机出货量下降,价值难以提升,错过了最佳的盈利期。

遗憾的是,汇顶科技早前已对外坦诚,并无超声波指纹解锁方案。这意味着汇顶科技在新一轮的指纹识别技术浪潮中被拍在了沙滩上。

3月13日有消息称,原德州仪器原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煜华,即将加盟汇顶科技担任其总裁职位。

值得思考的是,全球模拟IC大佬前高管牵手国内指纹芯片龙头,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亦或者能否为汇顶的技术更迭注入新鲜血液呢?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