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0826

碳中和概念股爆发:中广核新能源涨超10% 布局哪些股

新浪港股2021-03-22 15:29:560

3月22日消息,碳中和概念股集体爆发,港股通个股中,碳中和概念成为内资首选,其中,中广核新能源大涨超10%,大唐发电、龙源电力涨近9%,华能国际电力、华电国际电力、金风科技等涨超6%。此外,阳光能源、福耀玻璃、信义光能、信义玻璃等集体爆发。碳中和概念股被引爆,发生了什么?

{image=1}

央行行长易纲谈发展绿色金融,高瓴资本已入局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圆桌会上发表讲话表示,中国提出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目标,在碳中和约束条件下,有两个方面的任务格外紧迫。

第一,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所需要的投融资支持。对于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资金需求,各方面有不少测算,规模级别都是百万亿人民币。这样巨大的资金需求,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资金弥补。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第二,气候变化会影响金融稳定和货币政策,需要及时评估、应对。国际研究普遍认为,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等事件增多、经济损失增加;同时,绿色转型可能使高碳排放的资产价值下跌,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

此外,3月20日高瓴资本创始人兼CEO张磊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1年会经济峰会时发表演讲时同样表示,中国实现碳中和可能需要数百万亿级的投资和持续数十年的努力。当绿色转型成为明天最大的确定性,将有力地引导大量社会资本转向碳中和领域,绿色股权(PE/VC)投资正当其时。在新能源技术、材料、工艺等“绿色新基建”领域,高瓴按照“碳中和”技术路线图,深入布局了光伏、新能源汽车和芯片等产业链上下游。

五年规划级别战略地位

碳中和与双循环格局和十四五规划紧密相关,或具备五年规划级别的战略地位。当下的海内外环境决定了碳中和势在必行。一方面,虽然近10年来我国对原煤的依赖度逐渐减弱,但总体比例仍较高,2019 年我国原煤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 57.7%。 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国家发展战略下,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亟需改善,能源结构改革势在必行。另一方面,当前海外碳中和的进程要快于我国,2009 年《哥本哈根协议》虽搁置,但其中人均碳排放权明显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目前《巴黎协 定》不再强迫减排,但预计后续碳排放权或将成为重要的国际资源,现在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可以提前占据有利阵地。结合近期重要政策文件的表述,碳中和大概率会在今年两会颁布的十四五正式文件中再次成为政策重点,具备战略地位。(东北证券)

从中央到地方层面,目标政策逐渐落地。(1)首次明确碳中和时间点:我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正式宣布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后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再次强调,至203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2)“十四五”规划:到2035年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3)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4)多地方积极响应:上海、江苏、广东等多省市出台碳达峰有关规划,其中上海表示力争比全国时间表提前五年实现碳达峰。政策频繁发声落地,体现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

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十四五”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1)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2)要实施重点行业领域减污降碳行动,工业领域要推进绿色制造,建筑领域要提升节能标准,交通领域要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3)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4)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完善能源“双控”制度,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价格、金融、土地、政府采购等政策,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5)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反对奢侈浪费,鼓励绿色出行,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6)要提升生态碳汇能力,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有效发挥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7)要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进国际规则标准制定,建设绿色丝绸之路。

拜登宣布美国重返《巴黎协定》,能源新政或推动全球碳减排进程。拜登主张“绿色新政”,上任首日即宣布重返《巴黎协定》,承诺美国到2035年无碳发电,2050实现碳中和,签署一系列旨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包括到2035年增加对绿色基础设施和发电厂碳排放的公共投资,涵盖2万亿美元的清洁能源项目。其能源政策将对我国造成更大的碳减排压力,并推动全球碳减排进程。

{image=2}

供需两端实现碳中和,这些上市公司迎变革!

火电、化工、钢铁、交运等行业是当下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根据 BCG 在 2020 年发 布的《中国气候路径报告》,目前能源、工业和交运是我国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在所有部门碳排放量中占比超80%。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实现碳中和挑战较大。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2020 年 12 月 21 日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四大革命+一个合作(消费革命、供给革命、技术革命、体制革命、国际合作)或是实现碳中和可能的途径。

整体来看,产业层面需要供需两端同时发力。从供给端看,目前仍然是以煤炭消费为主,未来会优先发展非石化能源,包括太阳能、风电、水电、核能等;同时加快清洁利用化石能源,例如煤炭深加工,提高天然气产量,炼油行业升级等措施。从消费端看,将重点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提高重点领域能效水平,尤其是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等行业。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替代煤炭, 同时配套激励措施,例如税收优惠,绿色金融服务等,加快碳排放交易试点。

东北证券统计单位营收排放温室气体最高的上市公司,梳理如下:可以看到化工、电力及公用事业、钢铁、轻工、交运行业的 排名最靠前,结合个股情况来看,碳排放强度最高的公司主要来自火电、黑色产业 链、化工、交运等行业,这些行业或将成为未来碳中和实现过程中的关键部门。

{image=3}

碳中和带来哪些投资机会?如何进行资产配置?

光大证券表示,碳中和目标下,产业投资迎来新变局,传统行业龙头作用凸显,新兴能源行业产业空间巨大。

一方面在长期碳中和目标下,煤炭、水泥等高碳排放行业将会面临短期结构优化,供给收缩但需求仍有增长,行业集中度提高,整体利好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行业的部分领域供给收缩 的情况下,行业内部可替代领域需求扩张,推进石化等行业向清洁能源转型升级。

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行业而言,进入高景气发展期,有助于带动全产业链需求扩张。光伏、风电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成本竞争力,属于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未来需求将会显著扩张,从而能够带动上游原材料、中游设备制造、下游消费端、运营商等 全产业链需求扩张。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渗透率在不断提升, 加上“碳中和”的目标硬约束,渗透率将会更进一步提升。而新能源汽车上游的 有色金属行业未来需求也将扩张。电网作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推进清洁能源发展的手段之一,电力设备行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广发策略表示,“碳中和”主题投资三档配置主线优先级逻辑,建议从供给侧、输配侧、需求侧三侧捕捉“碳中和”主题投资线索。优先级顺序为:第一档:光伏、新能源汽车,一是发电、工业端和交通部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替代空间最大;二是平价时代及中国优势支撑中长期景气度;三是全球能源竞争高地,迫切性高。第二档:风电、储能、装配式建筑,一是风电规模化加速(但相比光伏,全球竞争力及ToC前景相对逊色);二是政策相继落地,未来新能源项目的储能配套及碳减排目标将激增储能、装配式建筑订单需求。第三档:特高压、生物降解塑料、能源互联,特高压属于新基建工程、生物降解塑料及能源互联属于绿色新兴产业,产业空间想象力大但短期见效慢。

西部证券的研究观点认为,“碳中和”在供需两方面均对中上游相关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供给侧改革限制产能投放而“碳中和”相关品种需求则持续升温。叠加全球复工复产热度不减,工业品需求引发的通胀交易或进入“白 热化”。具体景气度研判如下:(1)上游景气度排序,化工/煤炭/有色/ 钢铁/交运;(2)中游景气度排序,工程器械>电气设备/建材;(3)下 游景气度排序,新能源车/造纸/免税>影视传媒/乘用车/航空>农林牧渔;(4)TMT景气度排序:半导体>面板>智能手机;(5)金融景气度排序:券商/银行。

申万宏源表示,建议从四条路径布局碳中和下的清洁能源运营市场:1)优质水电龙头长江电力、华能水电、黔源电力、川投能源、国投电力具备极度稀缺属性,按照DCF估值股价均有较大提升空间,而且在新能源占比快速提升背景下,水电调峰价值有望得到重估,水风光互补空间广阔。2)纯正新能源运营龙头龙源电力,新能源运营国家队兼探路者,优质项目储备最为丰富;3)火电公司转型典范华润电力,市场低估公司新能源转型决心,当前估值极具吸引力;4)特色光伏运营商南网能源及晶科科技,依托自身优势精准布局光伏市场,有望实现持续高增长。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