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赛科技IPO撤材料舆情旋涡:股东出资要穿透 造富明星警示几何
原标题:IPO调查组丨 禾赛科技IPO撤材料“舆情”旋涡: 股东出资要穿透,造富明星警示几何?
一些被市场追捧的明星“独角兽”接连终止IPO进程,引发关注。
禾赛科技便是一个典型。
上周,有望成为“激光雷达第一股”的禾赛科技撤回了IPO申请,这距离其向上交所科创板递交招股说明书仅过去两个月的时间。
今年1月,禾赛科技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20亿元,保荐机构为华泰联合。1月7日,禾赛科技的IPO申请获科创板受理,并2月3日开始首轮问询。
但仅一个月后,禾赛科技未作回复便仓促撤回材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多次联系公司,不过截至记者发稿时为止,公司未就终止IPO一事有任何回应。
在当前“科技独角兽”接连终止IPO时期,禾赛科技作为尚在初创期便“享誉”海内外的明星企业,遭受到了颇多质疑——围绕禾赛科技“质地不过关”、“专利纠纷”、“市场不成熟”等争论肆起。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投行人士处独家获悉,禾赛科技止步IPO,或涉及美元基金股东核查及海外业务等。
市场可从禾赛科技案例中,获得何种启示?
止步IPO或因股东穿透核查
作为国内激光雷达前沿企业,禾赛科技曾被行业市场给予厚望。
这家起源于美国硅谷的高新技术企业,从初创就头顶光环:创始人团队全员技术出身。董事长、总经理兼CEO李一帆为清华大学学士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博士,主攻智能机器人领域;首席科学家孙恺毕业于斯坦福大学机械和电子系;首席技术官向少卿拥有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和机械工程双硕士,主攻智能机电一体化领域。
行业赛道与人才光环使得禾赛科技受到了诸多投资人的青睐。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自成立以来,禾赛科技已完成累计超过2.3亿美元融资,投资方包括百度、光速中国、启明创投、德同资本、博世集团、真格基金等海内外知名基金。
孙恺、李一帆、向少卿三位创始人目前为一致行动人关系,是公司实际控制人,本次发行前合计控制公司37.16%的股份,通过特别投票权的安排共同合计控制的公司表决权比例为71.45%。
从招股书上看, Lightspeed Opportunity是仅次于创始人团队的最大外部机构投资人,目前持有禾赛科技7.98%的股权。
资料显示该基金为光速中国管理的基金,其GP(普通合伙人)为Lightspeed General Partner Opportunity Fund, L.P. ,有限合伙人共计49名。
信披资料显示,?Lightspeed Opportunity是光速基金于2019年07月03日成立的美元基金,募资规模达15亿美元,但关于其具体的出资方,并无任何数据透露。
除了Lightspeed Opportunity之外,光速中国还通过Lightspeed HS、Light Select及光易投资合计直接持有禾赛科技9.52%的股份。
但招股书将后三者列为一致行动人,而没有将Lightspeed Opportunity纳入在内。
招股书显示,Lightspeed HS、Light Select的实际控制人均为宓群和韩彦(二者均为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光易投资的投资决策委员会由宓群和韩彦两位组成;宓群和韩彦均为光易投资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上海光熠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高级管理人员。
此外,禾赛科技还有股东中还有8名外资股东,包括高达投资(持股3.02%)、QM116(持股2.57%)、Moonstone(持股1.72%)、MC2(Hong kong)Limited (持股0.96%)等,但持股比例均未超过5%。其中,鼎和投资 、斐昱投资 、MC2(Hong kong)Limited曾在2020年9月对禾赛科技进行一轮增资,截至目前还不足一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投行人士处获悉,关于美元基金幕后出资方,以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行为的核查,或是禾赛科技撤回IPO申请的导火索。
2021年2月5日,证监会出台了《监管规则适用指引—关于申请首发上市企业股东信息披露》,沪深交易所也相继出台了科创板和创业板的配套审核要求。
指引第五条规定“发行人股东的股权架构为两层以上且为无实际经营业务的公司或有限合伙企业的,如该股东入股交易价格明显异常,中介机构应当对该股东层层穿透核查到最终持有人,说明是否存在本指引第一项、第二项的情形”。
明星企业的造富盛宴
早前也有不少申报科创板IPO企业被要求进行穿透核查。
较为典型的如金山办公,科创板上市审核委员会曾要求金山办公补充说明部分境外股东是否属于单纯以持股公司为目的而设立的合伙企业、公司等持股主体,是否属于需穿透核查并计算股东人数的持股平台。
金山办公认为相关境外投资人股东“不是为了规避境内法规中关于股东人数不得超过200人的规定而设立的基金,且经上述境外投资人股东出具书面说明,公司境外投资人及其直接股东/合伙人就其持有的公司股份,不存在委托持股、信托持股、对赌协议等特殊协议或利益输送安排”,因此,公司三个境外股东无须穿透计算。
股东穿透被要求穿透背后,与接踵上演的明星企业造富盛宴不无关联。
“提前入股、突击入股等一系列情况频发。”按照北京一位投行人士说法,其对强化股东穿透并不意外。
在禾赛科技IPO折戟的另一边,一场早已潜伏多年的造富宴已经拉开。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上市前,禾赛科技股权变动频繁,其中两笔相差时间仅三个月的股权转让中,公司估值暴增逾六成。
2018年1月9日,禾赛科技前身禾赛有限进行了第二次股权转让及第六次增资,四位机构及个人股东分别以25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的价格向真格基金转让其所持禾赛有限 0.17%的股权。
以此推算,和赛有限该轮估值约在1.47亿美元。
但三个月后,即2018年4月,包括真格基金在内的5家机构对禾赛有限进行增资,合计以1444.89万美元(或等值人民币认购258.12万元注册资本(约占股6.02%)。
以此推算禾赛科技此轮增资估值约为2.41亿美元。
这也就意味着,短短三个月时间内,禾赛科技估值增长高达63.95%。而真格基金很幸运的在估值暴涨之前完成了大部分的入股。
此外,通过将股权转让给入股不足一年的斐昱投资,2020年禾赛科技三名创始人已完成一波套现。
招股书显示,2020年2月,上海亚詹等三家公司分别向三名创始人转让了10.84%-11.19%的禾赛有限的股权,转让对价在27.47万元以下。
本次交易后不足半年,禾赛科技三名创始人孙恺、李一帆、向少卿分别向斐昱投资转让0.5%股权,三人合计套现1.035亿元(每人获得转让价款3450万元)。
技术路线引争议
禾赛科技另一大受争议之处则在于不成熟的市场以及尚不清晰的技术路线。
创立至今,禾赛科技一直专注激光雷达、激光气体传感器领域。其主要产品激光雷达可用于自动驾驶、机器人、无人机等多个场景。
激光雷达一般分为机械式、半固态、固态,其中机械式多用于无人驾驶,其体积大、价格高,不适合量产车。有业内人士认为,高级辅助驾驶汽车上目前以转镜、MEMS的半固态激光雷达为主。中长期随固态激光雷达技术逐渐成熟,有替代半固态的可能性。
目前,禾赛科技主打的产品则是机械旋转式及半固态式激光雷达,其客户也主要来自于自动驾驶领域,如百度、博世等行业巨头企业都是禾赛的投资人。
自2017年4月正式推出40线激光雷达产品Pandar40后,踏上了商业化之旅。
2018 年 4 月、2019年1月,禾赛科技又相继推出了性能升级的 Pandar40P、64线激光雷达产品 Pandar64。
目前,Pandar40P、Pandar64 受到了世界范围内头部无人驾驶公司的广泛认可,至 2020年公司客户已遍布全球23个国家。美国加州 DMV 公布的 2019 年无人驾驶测试里程数排名前 15 位的企业中,超过一半选用了公司产品作为无人驾驶车队的主激光雷达。
但近年来,由于激光雷达作为新兴的精密传感器,产品迭代速度快,而且尚无确定的行业标准和成熟稳定的工艺。从最初的单点激光雷达发展到机械式、半固态式、固态式、FMCW 等多种技术架构,需要依靠大量高水平技术人员储备和充足的资金支持。
2017 年、2018 年、 2019 年和 2020 年 1-9 月禾赛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1947.40万元、13,287.01万元、34847.41万元及25320.52万元,净利润分别为-2427.23万元、1611.23万元、-14973.35万元及-9379.75万元,截至2020年9月末,禾赛科技合并层面累计未弥补亏损为-3873.85万元。
事实上,尽管近年来无论是互联网巨头,亦或是整车企业,都在布局无人驾驶领域,并大手笔投资激光雷达,除了奥迪和奔驰已经上市的A8和S级旗舰车型之外,众多车企也纷纷宣布将量产搭载激光雷达的车型。
但在不少市场人士看来,激光雷达量产落地所面临诸多挑战实则依然存在。
此前,国内另一家激光雷达厂商——镭神智能创始人、董事长胡小波就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1年只能算是激光雷达前装量产的试水之年,真正的量产元年还得再等等”。
当前,激光雷达尚处于技术迭代的发展阶段,激光雷达在测距原理、激光发射、激光接收、光束操纵及信息处理等五个方面均存在不同路线。
其中,在测距原理上,有调频连续波和时间飞行法;在激光发射上,有905nm和1550nm两种主流波段的光源;在激光接收的主流方案中,有APD、SPAD或SiPM等方案;在光束操纵上,又分为机械式、混合固态和固态三大类,而这其中还能继续细分为多种具体的技术路线。
在市场人士看来,这些领域的技术可组合出数十种不同技术路线,最大的问题是现如今还没有一种技术路线完全成为共识,并在汽车上实现大规模应用。
目前,禾赛科技与Velodyne的产品以机械式激光雷达为主;而海外企业Luminar、Innoviz、 Livox、镭神智能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转镜混合固态方案;速腾聚创获得量产订单的产品采用的是MEMS微振镜方案;Ibeo、Ouster主要采用的是FLASH方案;Quanergy则一直潜心研发OPA纯固态激光雷达技术。
禾赛科技也指出,如果下游产业市场对激光雷达需求的技术路线 与公司选择的技术路线产生重大不同,将对公司产品的下游市场需求带来一定的 不利影响;同时,如果公司未能及时、有效开发推出与未来主流技术路线相适应 的新产品,将对公司的竞争优势与盈利能力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由于禾赛科技产品出口销售较多,其海外业务收入的核查工作或也是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报告期内,禾赛科技主营业务收入中外销收入分别为1056.23万元、1.05亿元、2.22亿元及1.53亿元,占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17%、78.92%、63.89%及60.53%,该类出口业务主要使用美元、欧元进行结算。
独角兽接连终止IPO之“辩”
作为被给予厚望的明星“独角兽”,禾赛科技临阵“折返”在市场引发了诸多争议。
甚至有市场人士质疑公司或存在财务造假、业绩不达标等行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曾多次致电禾赛科技对外联络电话及财关联系方式,但接线方均未对撤材料原因作出回应。
放在目前大的趋势环境下,禾赛科技并非个案。禾赛科技之所以引发如此声浪的负面舆情,与当前接二连三的明星科技公司撤回IPO申请的环境不无关系。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3月18日,今年以来终止IPO申请的企业数量已经达到73家,其中科创板企业27家,创业板41家,不乏柔宇科技、云知声、锐芯微等在一级市场炙手可热的独角兽企业。
而今年1月被抽中现场检查的20家申报企业,有16家都已撤回。
这一现象也让不少市场人士对当前拟申报以及在审IPO企业的质量颇为担忧。
“注册制的本意,是让符合发行上市条件的公司更有效的进入资本市场,从来没有说过监管部门不审了随便放行全交给市场。申报的公司太多了,就意味着一定会出现浑水摸鱼、滥竽充数的,监管部门通过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来遏制浑水摸鱼者,也就是在情理之中了。”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指出。
不过,王骥跃进一步补充道:“或许有些公司是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甚至存在财务造假的嫌疑,但大多数撤回的公司并不存在财务造假行为,更大的可能只是在某些方面规范性还没有达到发行上市条件,还有的公司是因为赶着申报中介机构的底稿尚不完善中介机构经不起查而不是发行人经不起查。”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仓皇赶申报”外,部分高新技术企业本身的发展周期也易导致部分创新“独角兽”无法满足国内IPO上市的条件。
“很多AI企业的应用场景没有办法落地,其实并不适合申报国内的资本市场。不能获取收入和落地的伪科创板企业将难以得到监管部门的放行。”力量资本董事长朱为绎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此前,市场上已经存在科技企业在刚刚完成融资后,准备花钱购买流水和收入,以达到科创板上市的标准。
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监管层加强现场检查和现场督导,强化问询、放缓批文发放速度等措施,对于遏制“浑水摸鱼者”只是治标而无法治本。
“治标不治本,等审核再一放宽,这些企业还是会回来的。”朱为绎说道。
(21世纪资本研究院IPO调查组: ipo@21jingji.com)
(作者:杨坪 编辑:李新江)
上周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2% 下半年价格或将维持高位(附股)
川财中期策略会|许慧敏:周期资源类业绩修复,新材料发展可期掘金大消费|张宇光(金麒麟分析师)(金麒麟分析师):把握确定性成长标的,寻找边际改善投资机会中信建投|黄文涛:下半年宏观经济和固定收益投资展望嘉实陶荣辉、大V望京博格:被股市震的心慌?专家给你出招申万王胜(金麒麟分析师)(金麒麟分析师)、安信杨勇、富国王乐乐:上证指数改革落地,A股“长牛”号角响起?0000吉利拟接盘华菱星马 独家交付意向金
华菱星马提醒,意向受让方吉利商用车能否通过星马集团的评审尚存在不确定性若意向受让方通过评审。能否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尚存在不确定性。,原标题:独家交付意向金吉利拟接盘华菱星马⊙俞立严○编辑祝建华华菱星马控股权转让一事取得新进展。0000“妖股”*ST众泰收深交所关注函 11涨停背后短线投机炒作特征明显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2月10日以来*ST众泰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股价由1.83元/股涨至3.14元/股,累计涨幅达71.58%,被市场称为“妖股”。深交所3月3日下发关注函,连续发出7大问题,其中提问“公司近期股价连续上涨是否与公司基本面相匹配”。0000博威合金成5G终端散热材料首批供应商
公司还通过外延式并购增强主业实力。业绩也进一步提升,同比增长10.69%;实现净利润1.16亿元,博威合金新材料业务实现收入57.5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长10.36%。公司的发展战略显示,随着新材料业务新建项目的逐步投产,博威合金业绩连续五年高速增长,增长87.67%。从事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长江商报记者李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