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3194

去年苏州内河港集装箱吞吐量增长超70% 内河水运需求潜力巨大

上观2021-03-24 10:20:312

原标题:未来苏州河,可行千吨级货船

苏州日报记者 徐蕴海 高戬

本报记者 任俊锰

苏浙不少人都会唱的吴语童谣: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其中肯定有一个版本,是去看苏州的外婆;上海小囡也都知道,上海的苏州河是要通到苏州去的。

苏州河是吴淞江上海段的别称,民间有时也泛指吴淞江全段。19世纪40年代上海开埠后,外国侨民在吴淞江乘船溯江而上,直达苏州,故称其为“苏州河”……一条吴淞江、一段苏州河,是苏州与上海两座城市相融互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推动沪苏同城化发展的大动脉。

直至今日,吴淞江依旧是沪苏之间重要的内河航道——据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预测:到2025年,苏州内河集装箱运量将达60万标箱;到2035年,苏州内河集装箱运量将达130万标箱。吴淞江将是苏州内河集装箱运输核心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发展内河集装箱运输,苏州已谋划多年。苏州内河集装箱运输需求潜力巨大,庞大的经济总量和进出口贸易每年产生超过1000万标箱的集装箱运输量,其中90%以上以公路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陆改水”“散改集”已成为必然趋势。根据规划,苏州港将重点构建沿江至太仓港、苏南至太仓港、苏北至太仓港等3条集装箱运输核心通道,其中苏南至太仓港通道包括了苏申内港线,也就是吴淞江。

近年来,苏州内河集装箱运输不断发展,已建成苏州高新港集装箱作业区、苏州工业园区南作业区,开通了往上海港、宁波港的航线。其中,吴淞江是苏州园区港前往上海宜东港、外高桥码头、太仓港的必经水道,打通了远洋贸易的联运通道。

前几天,记者随苏州园区港出发的“豫胜祥01”集装箱货船,前往上港集团宜东分公司张华浜码头。走水路航行时间大约需要15个小时,苏沪航线上运输繁忙,码头泊位供不应求,等待泊位还需要一个晚上。即便如此,“豫胜祥01”船长陈忠和很淡定:“遇到特殊情况,等上两三天甚至一个星期的都有。”

尽管存在不可控因素,相较公路运输,水运仍然有其明显的优势。首先是运输费用低。从苏州工业园区到上海外高桥码头,苏州园区港出发走水路运输相较公路运输平均每个标准集装箱能节约运费约200元。若按照2035年苏州内河集装箱运量130万标箱来测算,若采用64至96标箱的集装箱船舶运输,相比公路运输每年可节省燃油约1600万升,减少碳排放量约1.15万吨,节约运输综合成本约13亿元。

水运效率也高。虽然看起来运输时间比公路运输久很多,但是船舶运量大,1辆集卡只能运1个集装箱,1艘64TEU船可以运64个集装箱,从总量上算起来水运效率要高得多。而且,从苏南前往上海外高桥码头、洋山港的公路经常拥堵,水路不太“堵船”。

数据可以说明问题。作为目前江苏省内最具规模的内河集装箱码头之一,苏州园区港2020年共完成集装箱作业箱量11万余标箱,货物吞吐量69.7万吨,较2019年分别增长51%、101%。在疫情影响下,2020年,苏州内河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共计78372标箱,同比增长70.9%。

好消息是,苏州内河通航条件将继续改善。2013年12月,吴淞江瓜泾口至昆山青阳港段航道整治工程取得江苏省发改委初步设计批复,按三级航道标准整治43.5公里,共需改建桥梁6座,目前已完成3座,在建2座,仅剩1座苏嘉杭高速公路桥未改建。青阳港以东还有碍航桥梁3座。剩余的4座碍航桥梁均已列入水利部门吴淞江整治工程可行性研究范围。

苏州内河船舶向大型化发展,通行船舶平均吨位已达500吨级以上。由于吴淞江航道整治工作目前仍在进行中,所以眼下千吨级的集装箱货船只能从苏申外港线绕行前往上海,将来吴淞江航道改造完成、达到三级航道标准后,将成为苏沪之间距离最短的内河集装箱货运航线,京杭运河—吴淞江—蕰藻浜—黄浦江—长江航线被打通之后,从某种意义上,其价值堪比欧洲的莱茵河。

责任编辑:钟娴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