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366

广州房价领涨后率先集中供地 挂牌总价超901亿元

第一财经2021-03-26 14:17:271

原标题:900亿!广州房价领涨后率先集中供地

如市场预期,广州首批集中供地清单正式出炉。

3月26日,广州挂牌出让地块合计48宗,总用地面积超393万㎡,挂牌总价超901亿元。

该批地块计划于下个月集中出让。鉴于这是土地出让两集中制度以来,首个一线城市落实新政,引起的关注度极大,房企投拓口集体沸腾。

集中供地落到实处

关于土地集中供应,消息最早流出于2月中下旬,彼时网传文件显示,22个重点城市将实现“两集中”,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全年发布住宅用地公告不能超过三次。22个城市则分别是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以及南京、苏州、杭州、厦门、福州、重庆、成都、武汉、郑州、青岛、济南、合肥、长沙、沈阳、宁波、长春、天津、无锡18个二线城市。

随后,该消息逐渐得到各城市官宣证实,房地产行业内也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多家房地产企业投资口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表示,两集中出让对于平抑地价会起到一定作用,同时亦对房企运营和资金铺排带来新的挑战,相对利好资金实力雄厚的房企。

越秀地产(00123.HK)董事长林昭远在3月16日的公司业绩发布会上评论,土地供应两集中政策的出发点核心还是加大土地供应量,让土地市场的竞争不会那么激烈,给土地市场降温。

林昭远彼时透露,广州会在3月底出台集中供地具体政策,而越秀地产会加强对任何一块土地的研究,人力和财力肯定会带来一定的压力,但他也认为,这对资金宽裕的企业肯定会更加有利。据悉,越秀地产今年的土地投资计划高达520亿,约相当于今年销售目标的一半。

美的置业(03990.HK)主席、执行董事兼总裁郝恒乐亦在3月25日的业绩会上对“土地供应两集中”作出回应,称集中供地考验企业计划铺排、资金筹措和资源整合能力,但他并不担心这会影响公司运营。

据了解,在22个城市即将改变土地出让方式的消息传出后,大部分房企都在内部对政策进行了专项研究,相应调整销售计划,让资金适配新的土地出让政策。

目前,仅有广州等少数城市披露了首批供地计划,暂时无法判断新政策下土地市场走势,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市场的“内卷化”有望缓解,地价过热的局面也极有可能得到遏制。

广州房价大涨势头或终结

资料显示,广州此番出让地块中,以远郊增城数量最大,达18宗地块,其后为白云区共8宗,而南沙、番禺紧随其后各有5宗地块,花都从化分别4宗地,而中心几大区域供地量相对较少。

据悉,广州今年3次集中供地时间为3月、7月和10月,26日挂出的48宗地是第一批出让。

一家头部房企投资部负责人向第一财经透露,鉴于供地量较大,为了缓解参与房企资金压力,本次土地出让的保证金缴付时间较以往有所放松,押款时间缩短,另外,竞价当天会错峰竞拍,避免系统崩溃。

由于此番出让的宗地以远郊为主,业内人士预计7月和10月应该有更好的市区项目推出,因此本次出让时,一些对于利润率要求较高的房企可能会选择先观望。

“我们目前密切关注为主,看有没有捡漏的机会,毕竟第一次集中出让,大家都会更多盯着热门地块,预计房企之间报团合作竞拍的情况会增加。在广州项目储备不足的公司,这可能是一个机会,以较低的成本进入远郊市场。”上述投资负责人表示。

去年以来,广州楼市走出一波快速上涨行情,这让各大房企对这个市场的重视程度再度升级。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统计,2020年广州累计成交新房100905宗,同比增长27%,创下近4年历史新高;二手房共成交127882套(含自助网签中介网签),比去年同期上涨19%。

进入2021年,广州楼市热度不减。根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2月份,广州新房价格同比2020年2月份上涨6.9%,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十;新房价格环比上涨0.7%,涨幅在四个一线城市中排名第一,在全国排名第三位。

市场上,楼盘价格跳涨现象较为普遍。以当下最热门的天河东板块为例,该区域内去年新盘推售价格在5万/平方米上下,但近期有多个新盘在储客阶段的吹风价普遍提升到每平方米6.5万-8万之间。

而黄埔区和南沙区在去年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之后,房价亦一路走高,新盘价格阶梯性跳涨。去年初,黄埔核心区域楼盘均价在四万出头,但目前新盘吹风价已高过6万,部分楼盘一年涨幅达30%-50%。

一手房价过快上涨带来市场上投机情绪升温,二手房业主集体抬价的现象更是屡有发生,房价继续上涨预期依然不减。

为缓解房价上涨压力,3月17日,广州首付款实施审查新政:为防止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购房者申请按揭房贷,需要提供首付款账户流水证明,以佐证首付款是家庭自有资金,或者是父母、儿子等直系亲属自有的。与此同时,购房首付必须为家庭自有资金,如果经核实首付资金来源为借贷、垫资过桥、他人借名贷款者严禁准入。

业内人士认为,广州作为一线城市,房价上涨压力仍存,但随着信贷管控及土地供应等政策多管齐下,未来市场走势或将趋于平缓。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