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7908

小米澄清造车股价却大涨超6% 下周还有大招?

新浪财经综合2021-03-26 17:40:330

来源:华盛通

昨日晚间,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正在和长城汽车谈判使用其工厂生产电动汽车。今天,双方作出回应。小米集团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今天下午,小米集团总办回应称:完全是假新闻。

{image=1}

虽然小米多次否认其进入电动车行业:‘小米一直关注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并不断研究相关行业趋势。小米尚未启动任何有关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正式项目。’但有多方面的消息证明小米确有此意且行动迅速。

3月19日,有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计划正在提速,最快将于今年4月或者5月立项,小米造车的初步品牌定位将接近小鹏汽车,主打科技智能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时小米集团老将王川将成为该项目负责人。

2015年,小米旗下的风险投资部门顺为资本投资了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蔚来,2016 年和 2019 年也投资了小鹏汽车。据报道,雷军在今年二月下旬会见了电动汽车创业公司蔚来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斌,就汽车制造问题相互进行了磋商。

据自媒体晚点报道,根据国家专利局网站上公布的文件,自 2015 年以来,小米已经提交了一系列专利申请,包括巡航控制、导航、辅助驾驶和其他面向汽车的技术。小米还在 2020 年 6 月申请注册了‘小米车联’商标和相关图形商标。

本次造车事件的另一方,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早前表示:“关于此事,我们不予置评。长期以来,长城汽车致力于联合产业链相关方,打造基于产业互联网的、开放的生态平台,建立更加强大的生态圈。我们欢迎所有相关产业的伙伴,共谋发展,共迎未来。”

尽管双方对此合作都有澄清,但长城和小米在之前已经有过深度合作。据了解,长城旗下的电动汽车品牌欧拉曾经在2019年就和小米开始“金牌经纪人计划”,小米向欧拉“开放”了其多达3亿的粉丝资源。同时,双方还表示将在用户经营联动、新零售渠道共建、IoT物联网服务、5G及AI应用场景生态服务上达成深层次合作。

值得关注的是,受此消息影响,长城汽车(601633.SH)A股封涨停板,报30.98元/股。截至记者发稿,长城汽车H股涨超11%;小米集团涨幅超过5%。

{image=2}

想要第一时间投资港美股的朋友,点击此处,0成本开户,财富快车先到先得!

机会不等人,在新浪财经上即可参与新股认购! >>

在小米造车的消息还未尘埃落定之际,小米又将发布新一代的自研芯片。

3月26日,小米公司通过社交平台透露,小米在3月29日即将召开的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将推出自研芯片。

{image=3}

小米公司写道,“一颗小小的自研芯片,带着小米生生不息的技术梦想,奔赴而来。3月29日,我心澎湃。”

资料显示,小米于2014年成立了松果电子,主要从事半导体芯片研发。2017年2月,小米对外发布了澎湃S1芯片。

2019年4月,小米对松果电子进行重组,其中部分团队分拆组建了新公司——南京大鱼半导体,并开始独立融资。据悉,此次调整后,小米持有南京大鱼半导体25%股权,团队集体持股75%。小米当时称,南京大鱼半导体将专注于半导体领域的AI和IoT芯片与解决方案的技术研发,而松果将继续专注手机SoC芯片和AI芯片研发。不过随后,因为小米在芯片领域一直没有新的进展,外界也开始讨论小米是否还会继续做芯片。

去年8月,针对小米芯片的话题,小米公司董事长雷军也进行了回应。雷军表示,“我们2014年开始做澎湃芯片,2017年发布了第一代,后来的确遇到了巨大困难。但请米粉们放心,这个计划还在继续“。

如今,沉寂多年后,小米新一代的自研芯片也将和消费者见面,究竟性能如何,资本市场会不会买单,下周将会见分晓。

想要第一时间投资港美股的朋友,点击此处,0成本开户,财富快车先到先得!

机会不等人,在新浪财经上即可参与新股认购! >>

2020年财报营收同比增长19.4% 小米广告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3月24日,小米集团公布了2020年度及Q4财报,年营收达2459亿元,同比增长19.4%。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严峻疫情导致市场广告投放意愿降低的背景下,小米广告收入仍然实现了逆势大涨,高达127亿。这是继2018、2019年持续迈入百亿关卡后,小米广告连续三年实现超高速增长。

华盛通研究观点认为,小米财报营收高增长的背后的一个隐忧是小米的研发投入依然不算高,2020 年小米研发投入达到人民币 93 亿元,在 2459 亿总收入中的占比为 3.8%,2019 年研发费用则为 70 亿元。

拿 A 股作为参考,Wind 数据显示 2018 年全体上市公司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重达2%,而“上市公司研发力度百强榜”入选公司年度研发投入占比达 17%;再和向来以高研发投入著称的华为对比,华为 2018 年的研发费用为 1015 亿元,占销售收入比重为 14.1%。

雷军在财报发布后的致投资人公开信中表示,2021 年小米研发投入预计将再增长 30% 以上,预计超过 130 亿元,将招募超过 5000 名工程师。研发投入可能短期之内无法得到回报,但在长期尤其是高端市场的竞争中至关重要。

2021 年,小米将面临高端市场的竞争,海外市场 OV 们的发力,华为手机受挫后大力发展 IoT,小米只能迎战。近期小米动作频频,涉足造车和发布新一代芯片,也是在打一场科技领域的持久战。

在投资像小米这类港股时,选择一家综合实力雄厚,技术安全靠谱的交易平台非常重要。新浪集团旗下的华盛证券,是港美股投资专业选择。华盛证券持有香港证监会1/2/4/5/9号牌照,可直接在线开户,无需本人前往香港,全过程仅需3分钟。机会不等人,点击此处,在新浪财经上即可参与港美股交易! >>

想要第一时间投资港美股的朋友,点击此处,0成本开户,财富快车先到先得!

机会不等人,在新浪财经上即可参与新股认购! >>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

{image=4}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