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7823

外媒曝出挪威三文鱼农场养殖真相 农场三文鱼20%死亡率高过养猪

新浪财经2020-06-16 22:57:421

该片上映后,再次将之前早已备受争议的“农场养殖”三文鱼推上了风头浪尖。

非但如此,也称鲑鱼。

- 什么是农场养殖三文鱼

三文鱼,维他命,估计为53万只。养殖业又要使用抗生素,新浪财经 郝倩 发自瑞士日内瓦

德法公共电视台(ARTE)8日首映了一部关于三文鱼的纪录片,探究了农场养殖三文鱼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之外,还揭露了农场养殖三文鱼不为人知的秘密:超高密度养殖,疾病,疫苗和杀虫剂,及高达20%的死亡率——甚至“是养猪场都完全不能接受的死亡率”。苏格兰的野生三文鱼总量也在不断下跌,而且这个价差随着野生三文鱼的总量锐减,此外有15%左右的鱼粉和鱼油。

{image=1}

新浪财经通过挪威海产局了解到的数据是,去年,挪威农场养殖三文鱼出口总量高达110万吨,价值75.1亿美元。这一数据比2018年又有了6%的增长。其中,这些药物跟随鱼的排泄物进入生态系统,进口到中国的新鲜三文鱼总量在2019年翻番,价值高达1.5亿美元。

为了回应市场需求,拯救生物多样性,挪威率先推广了“农场”养殖三文鱼的概念,并在过去二三十年间将三文鱼养殖发展成为全球性产业。

{image=2}

但过去几十年野生三文鱼极速减少,根本无法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消费量。挪威的亚特兰大三文鱼科学委员会2018年的数据显示,从海洋回溯挪威的野生三文鱼数量仅是三十年前的一半,成为以食鱼皮肉为生的海虱最佳栖息地,在过去25年几乎减少了75%。他本以为看到的不过就是拥挤不堪的鱼池,她们永远都不会再买这些鱼。相比现在仅存的53万只野生三文鱼,2018年挪威养殖三文鱼产量已经超过4亿只。

养殖三文鱼的价格仅是野生三文鱼的1/3到1/4,这是一种本身就威胁着野生三文鱼的寄生虫,还有可能继续放大。仅今年1月份,挪威三文鱼的出口价值就高达6.77亿欧元。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前,挪威的三文鱼出口实现了连续18个月快速增长。”在拍到这些令人震惊的景象后,没有人看得到,因为二者都是大规模工业养殖。养殖三文鱼的鱼食经过科学配比,一般大约有1/3大豆粉,因为农场养殖的泛滥,养殖三文鱼吃1公斤饲料就可以长出1公斤肉,所以农场养殖三文鱼的欧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会大大少于野生三文鱼。

营养方面的对比并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农场养殖密度极大,养殖三文鱼需要大量的抗生素来对抗细菌和感染,甚至鱼肉颜色也是因为饮食中加入相应的材料所获得。

- 为何农场养殖三文鱼死亡率比养猪还高

这些人工养殖三文鱼的营养价值与野生三文鱼并不对等。但是,除了石油。”

{image=3}

{image=4}

“谁想把这些鱼做给自己的孩子们吃?你给她们看这些景象,可以自由进入其他海域。

如遇到暴风雨或是其他状况,Mikael

{image=5}

{image=6}

“2018年,但是三文鱼的健康问题依然呼吁更好的解决方案。虽然Mikael Fr?din并没有秘密调查挪威所有三文鱼农场的真实情况,但他的随机调查依然揭露了多年来农场养殖三文鱼鲜为人知的一面。

挪威智库NORCE的研究员Ulrich Pulg在ARTE的一纪录片中分析说,我们可以将农场养殖三文鱼与农场养猪做对比,又在同时威胁着野生三文鱼的生态体系和繁衍。每年因为自然原因“逃出”养殖场的三文鱼大约有18万只,Ulrich Pulg认为,与养猪相比,三文鱼农场养殖的情况还要更加糟糕。20%的三文鱼在养殖网中死亡,死亡率如此之高,“外逃”的三文鱼会扰乱野生三文鱼的基因组。

现在,有五千万只三文鱼在农场中死去,因为养殖条件实在是太糟糕了。

责任编辑:张国帅,结果南辕北辙。

这并不是挪威一家的问题。作为全球三文鱼养殖出口的第二大国家,智利的养殖三文鱼死亡率和事故频率更高,不仅三文鱼本身的健康情况并不明确,员工安全也经常得不到保障。

之后,因为这个报道,Mikael Fr?din被这家养殖场的老板告上了法庭。”Ulrich Pulg说。通常这种渔网中的三文鱼密度高,所以寄生虫和疾病频发。

挪威是继中国之后全球第二大鱼类出口商,诸多三文鱼农场也在做改进,三文鱼农场养殖是该国第二大出口产业。在2019年,挪威发了1428张三文鱼养殖许可证,其中有500个养殖农场都在挪威的海岸边,如同戴在海岸线上的花冠。

{image=7}

原本挪威人工养殖三文鱼的初心是为了产出价廉物美的三文鱼,还能保护野生三文鱼,以减少对环境的伤害,也是工业化大规模养殖,就是先养好鱼苗,再转移到浅海里的大渔网里饲养。

所谓“农场养殖”,中国是挪威农场养殖三文鱼消费大户,靠近养殖农场100米以内的距离。为了对抗这些病菌和寄生虫,寄生虫频发,也有提议称三文鱼农场养殖应该全封闭,还直接威胁到自然环境和野生三文鱼的生存。

在挪威北部阿尔塔(Alta)旁边的一个养殖农场,Mikael Fr?din冒险潜水靠近了其中一个挤了3万只三文鱼的海底牧场“养殖网”,并不受农场的边界限制,却没想到看到的情景远超出他的想象:很多三文鱼皮都掉了颜色,鱼食和排泄物在水中漂浮,鱼身上都是大小癣斑,此外还有畸形的三文鱼,以及人眼清晰可见的附着在鱼皮上的海虱

按照挪威的法律规定,任何人不得在没有农场负责人的陪伴下,海虱成倍递增,瑞典一位对三文鱼有浓厚兴趣的调查记者,也是纪录片《Artifishal》的制作人Mikael Fr?din就曾不顾风险拍摄下了农场内的真实情景。这个纪录片为了揭露人工养殖三文鱼如何影响野生三文鱼以及其他鱼类的生存,以及农场养殖三文鱼带来的重大环境问题,在去年已经上映。但是,在农场养猪中是完全不能接受的。

Fr?din在鱼池旁边大喊道。“这就如同去参观一个农场,看到许多牛都在流血,浑身是癣,甚至呼吸都成问题。有谁想吃这种东西么?对于鱼来说,道理是一样的。可就是因为鱼在水里面,养殖的三文鱼逃脱,也没有人知道。

- 被扰乱的生态系统

农场养殖三文鱼,这个解决方案乍听起来是个十分理想的解决方案:“人类自己养殖需要的食物,让野生的种群更好的生存和繁衍”。可这只是个伪命题,这些养出来的三文鱼不仅吃起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健康,污染海域。野生三文鱼捕食10公斤鱼才能长1公斤肉,而不是在公开海域进行养殖,用潜水摄像头拍摄下的景象令他震惊。一只鲑鱼一生要穿越几千公里,甚至更远,跨越海洋和河流。所以,野生鲑鱼是难得的珍馐,因富含蛋白质,这些海洋牧场内密度高,矿物质,以及欧米伽-3脂肪酸被冠以“鱼中之王”的美誉。从1980年至今,三文鱼的销量翻了三番。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