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2984

雷军谈造车: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 愿压上所有声誉

证券时报网2021-03-30 22:55:240

投资研报

【机构调研】葛卫东、林鹏基金共同调研一股(附火线解读新能源车机会)

【超级大单】新能源大涨,为什么三大机构狂卖它1.5亿?(兼谈白酒迎来良机?)

【主力资金】谁在制造“妖股”地天板?(附赠“军工一哥”最新研判军工受益股及图解)

【机构调仓】葛卫东等大佬最新持股曝光!“牛散一姐”何雪萍调仓踪迹泄露(名单)

刚刚,雷军谈造车:这是人生最后一次重大创业,愿压上所有声誉!折叠屏手机、自研芯片也来了!

原创 王军

“出圈”、“撕掉标签”、“改变形象”…在2021年春季新品发布会之前,小米其实已经剧透了不少本次发布会内容。

继3月29日发布“安装机皇”小米11 Pro和“安卓之光”小米11 Ultra之后,备受米粉关注的小米折叠屏手机以及澎湃芯片今晚终于揭晓。

与此同时,雷军还宣布要全资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

小米正式入局折叠屏手机赛道

3月30日,在小米第二场新品发布会上,小米正式发布了首款折叠屏手机——MIX Fold,

该机隶属于小米“MIX”系列,采用内折设计,类似三星Fold 2的内折方案。这意味着,小米成为继三星、华为之后,第三家主流折叠屏手机厂商。

据雷军介绍,小米MIX Fold拥有内外两块屏幕,外屏尺寸6.52英寸,支持90Hz刷新率,用内折设计的MIX Fold展开后拥有一块8.01英寸的2K分辨率屏幕,整块屏幕的显示比例为4:3。

{image=1}

该机内置 5020mAh 电池,与昨晚发布的小米11 Pro和小米11 Ultra一样,MIX Fold也搭载了高通骁龙888处理器,同时也支持67W有线充电。

实际上,小米MIX系列一直以来都是小米旗下搭载黑科技的手机,这次小米折叠屏手机MIX Fold全球首发液态镜头,利用人眼仿生学原理,由薄膜包裹的透明流体构成类晶状体结构,代替传统光学镜片。在高精度马达的驱动下,可以改变球面曲率半径,实现3X光学变焦、最高30X长焦、3cm的最近对焦距离。

具体售价方面,小米MIX Fold是最便宜的折叠屏手机,起售价为9999元,12GB+512GB版售价10999元,最高价为小米MIX Fold陶瓷版16GB+512GB售价12999元。

999元的起售价,相对于华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X2的17999元以及三星Galaxy Fold的15999元便宜不少。

到目前为止,2021年以来,小米已经了5款高端旗舰机,分别为小米10S、小米11、小米11Pro、小米11 Ultra和MIX FOLD,其中MIX FOLD售价最贵,也是雷军多次提到要“出圈”的产品之一。

此前小米 11刚发布不久,雷军就发微博问过大家“小米如果推出一万块的手机,大家怎么看?”当时评论区一片叫好,毕竟小米这些年最让大家敬佩的一点就是始终没有卖过“高价低配”的智商检测机,即便是售价过万的小米手机相信也是物超所值。

同时,雷军在和许知远交谈的过程中也谈到小米将要发布价格超过1万元的手机,并且补充到“1万块的手机不是因为它定价1万,是因为它里面的科技含量远不止1万。”

除了华为、三星和小米外,苹果、OPPO、vivo在折叠屏手机布局方面也均有新动向。苹果正在秘密研发自身的折叠屏技术手机,并且将折叠屏技术列入下一代手机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满足其开发折叠屏手机的需求,苹果已经向LG提出了新的OLED 屏幕订单。

MWC展会上OPPO也展示了OPPO X 2021卷轴屏概念机,未来手机形态将不断变化。

市场人士预计,今年有七八款可折叠屏新机发布,这些主流手机厂商的折叠屏手机,最快会在2021年下半年面世。

随着华为、三星等折叠屏手机迭代以及小米折叠屏手机来袭,以及后续更多手机厂商加入,折叠屏手机市场有望加速成长。据群智咨询数据,2020年全球折叠手机出货量接近400万,预计2021年全球折叠的出货量将近1100万,有望首次突破1000万。

{image=2}

新一代澎湃芯片来袭

“出圈”代表着“重新再来一次”,新一代澎湃芯片发布,意味着小米始终未放弃自研澎湃芯片。

3月30日,小米第二场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还重点介绍了其自研图像处理芯片澎湃C1,并首次应用在小米MIX Fold上。

{image=3}

雷军表示,澎湃 C1 只是小米持续探索专业影像的一小步,代表着小米生生不息的技术梦想与追求。“想到即将面对的未知与不可能,我心澎湃。”

据了解,澎湃C1芯片是小米自研ISP+自研算法的结果,采用更精细且更先进的3A处理,双滤波器,高低频并行处理,数字信号处理效率提升100%。

2017年,小米也曾“我芯澎湃”为主题发布了首款澎湃芯片——澎湃S1,不过,很快就没有下文了,米粉一直在等待澎湃芯片后续。

而在去年小米10发布之际,有米粉问雷军澎湃芯片还做不做,雷军表示芯片研发遇到困难,但并没有放弃对澎湃的研发。时隔四年,自研芯片终于再度回归,小米未放弃对技术创新的追求。

在加强芯片自研的同时,小米还通过投资芯片行业夯实自身的技术基础。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至今,小米共对外投资24家半导体器件公司。其中,小米于2020年投资的公司包括灿芯半导体、比亚迪半导体、芯来科技、瀚昕微电子等;2021年投资项目包括长晶科技、唯捷创芯、天易合芯等。2020年至今,小米已披露的对外投资金额超30亿元。

小米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3月30日,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他将进行人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即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

{image=4}

{image=5}

雷军表示,近期关于小米造车的传闻不断,公司实际上在今年1月15日开始调研造车。此前两次造访马斯克,自己对电动汽车产业非常看好,过去也投了接近10家电动汽车产业公司。

今天小米发布公告称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据官方披露信息显示,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雷军将兼任智能电动汽车业务的首席执行官。

雷军表示,动辄百亿规模的投资,让汽车行业充满了风险,但小米目前已经有了相当的积累,截至2020年底,小米有1080亿元现金储备。凭借公司万人的研发团队以及全球前三的手机业务,加上全球最好的生态业务,小米亏得起。

早在2015年,雷军就曾流露出造车想法,但反馈并不乐观,没有继续推进,雷军转而通过其创立的顺为资本投资了蔚来。2017年,顺为资本参与了小鹏汽车A+轮的融资。不过,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招股书显示,顺为资本并没有出现在主要机构股东中,其在两家公司上市时的持股份额均不到5%。2019年,小米集团参与了小鹏汽车C轮的融资,投资5000万美元。

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时任小米参谋长的王川,多次与蔚来、小鹏等中国新造车公司高层交流,了解行业情况。

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对新能源车的关注,关注小米造车的传闻也不绝于耳。近期就有消息称小米与长城汽车联手造车,但最终被证实为假新闻。

在正式宣布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之前,小米一直积极布局汽车领域。企查查APP显示,当前小米关联公司拥有的与车辆相关的专利共有134件,并且,小米多家关联公司均将汽车零配件作为经营范围登记。

“这将是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创业项目,愿意压上自己所有声誉,为小米汽车而战。终有一天,小米汽车终究会成功。只要愿意等待,一定不负众望,尽早将小米汽车拿到大家面前来。”雷军最后动情地说。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杨红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