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论:不断涨价的共享充电宝能走多远?
原标题:不断涨价的共享充电宝能走多远?
来源:内蒙古日报
□李振南 最近,共享充电宝不约而同地又涨价了。商圈和医院等特殊场景每小时3-4元,酒吧夜店等每小时高达10元。除此之外,封顶价格也让人咋舌,每24小时封顶价24元到40元,如果用户未及时归还一天,最多能花掉99元,这个价格已经达到甚至超过购买一个移动充电宝的价格了。
自2017年来,共享充电宝已经涨过好几次价,但最近这一波涨价却着实让人有些难以接受。目前,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的租用价格各不相同,但相比最初刚投放市场时,价格都翻了2至3倍。面对消费者的质疑,企业的回应是缺钱。但是,这样的回应很快被打脸:媒体调查发现,共享充电宝的运营企业不仅没有亏损,反而是一本万利,企业上市才是连续涨价的主要推手。
共享充电宝的初衷就是以更低的价格提供产品和服务。刚投入市场时,消费使用价格基本是“白菜价”,随手一用支付个几毛钱或者几块钱毫无感觉。但是一次次温水煮青蛙式的渐进式加价后,如今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早已不再“亲民”,共享企业已然离自己“初心”越来越远,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对于共享充电宝的涨价,社交媒体投票数据显示,86% 的网民打算放弃使用,在 3.7 万人关于能接受价位的投票中,有 3.1 万网民表示只能接受每小时 3 元以下的价位。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依法享有自主定价权,一定程度的涨价消费者也可以理解。另外,在角逐市场份额的过程中,共享经济企业普遍经历“烧钱大战”,存活下来的几家企业选择涨价也无可厚非。但是,消费者对价格是敏感的,如果共享企业把涨价当成救命稻草,以“剩者为王”的态度疯狂涨价,把用户当成“韭菜”不断,试探其容忍底线,必然会导致用户流失,这对共享企业意味着灭顶之灾,没有用户的共享企业啥也不是。
笔者认为,对共享企业来说,创新服务、革新技术远比割消费者的“韭菜”更重要。因为从长远看,无论是电池技术的进步、手机续航时间的延长以及快充的加速进化,都让共享充电宝这门生意面临着肉眼可见的天花板。再退一步说,对于很多手机深度用户来说,改变健忘、偷懒的小毛病,下决心随身携带自己的充电宝,这也不是一件多难的事儿。在这种大趋势和预期框架下,共享充电宝这种疯狂涨价的行为,不仅不是摆脱困局的良方,反而可能是饮鸩止渴。
责任编辑:张正君
哪有这等好事!百元买高端手机50余人被骗
{video=1}哪有这等好事!#百元买高端手机50余人被骗#来源:江苏新闻【哪有这等好事!#百元买高端手机50余人被骗#】近日,泰州的小梁在网上看到100元可购买高端二手手机。他立即下单,前后缴纳保证金2200元却始终未收到货,随即报警。警方查明其背后是一个针对大学生、以低价手机为诱饵实施诈骗的犯罪团伙,民警赶赴贵州抓获8人。经查,各地有50多人受骗,涉案40余万元。责任编辑:王珊珊00012020年金融业薪酬大比拼: 去券商做打工人, 去保险公司做高管
2020年金融业薪酬大比拼:去券商做打工人,去保险公司做高管作者:张苑柯近日,多家券商、银行、保险公司纷纷发布2020年报。除业绩外,员工和高管的薪酬水平也逐一揭晓。0001从可选消费到必选消费,中国传媒行业正经历哪些变化?
从可选消费到必选消费,中国传媒行业正经历哪些变化?近年来,传媒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可谓命途多舛,无论是影视、电视还是体育、在线阅读等众多细分领域,都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院线尽管前几年高歌猛进,但在疫情影响下,许多院线公司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不少中小院线被迫关门;制作和发行则在行业监管、补税以及疫情的多重影响下,不少面临或退出,或破产的危机。0000在线教育“名师撞脸” 资本热潮下行业乱象频出
在线教育“名师撞脸”资本热潮下行业乱象频出本报记者/钟楚涵/蒋政/上海报道近日,作业帮、清北网校、猿辅导、高途课堂四家知名在线教育机构遭遇“名师撞脸”,引起热议。随即该“名师”被曝只是一名广告演员而非老师。《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发现,在线教育行业存在辅导老师重销售、夸大宣传、制造焦虑、过度承诺等情况。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