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8711

“偷走客户650亿美元”,美国金融巨骗去世后留下多少谜团?

新京报2021-04-15 13:13:561

麦道夫的手段其实并不新鲜,就是编造庞氏骗局。

{image=1}

文|徐立凡

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史上最大庞氏骗局的主犯伯纳德·麦道夫14日在狱中自然死亡,终年82岁。

麦道夫曾是华尔街最著名的金融经纪人,几与巴菲特齐名,曾担任纳斯达克主席。

他在40年的经纪生涯里诈骗了136个国家的3.7万名投资者,包括金融机构、大学、国际组织和个人投资者,诈骗金额高达650亿美元。

其中国际奥委会、瑞士私人银行联盟、汇丰控股、法国巴黎银行、日本野村证券等损失均超过数亿美元,“冤大头”费尔菲尔德-格林威治集团损失高达75亿美元。

麦道夫于2008年被捕,2009年因证券欺诈、伪证、洗钱等11项罪状被判入狱150年。

无论是从诈骗金额还是服刑期限看,麦道夫做到了“第一”。

借助犹太社区编造欲擒故纵骗局

麦道夫的手段其实并不新鲜,就是编造庞氏骗局。

但与一般自吹自擂的庞氏骗局不同的是,他并不承诺短期高额回报,而是反其道而行之,提供长期、温和、但肯定会比平均回报率高一些的回报,通常每年是10%-12%。

麦道夫还很会玩欲擒故纵战术,对于那些比较谨慎的投资者,他通常避而不见。而那些进入他的信任名单的投资者,则可以与他在奢华场所聚会。这些招数增加了麦道夫基金的神秘感,使麦道夫在与投资者打交道时掌握了主动权。

麦道夫尤其注重利用他自己的犹太人身份,与犹太社区的宗教领导人和名人们拉关系,拓展人脉,因为这些人能够影响犹太资本的投资。美国证监会后来将称之为“亲缘诈骗”。

麦道夫的狡猾导致许多精明的犹太人上了当,诺贝尔奖得主伊利-威赛尔之类的名人和许多大屠杀幸存者就这样把钱交到了麦道夫手上。名人效应带动下,许多金融机构、慈善机构、国际组织也相继沦陷。

{image=2}

与美国证监会的“一家人”身份成了保护伞

虽然,他是美国最早使用电子化交易系统的人,但是也借此牟利,找到了拓展业务的新机会——通过给回扣获得订单。

麦道夫通过给“支线基金”回扣获取订单,加上电子化交易系统,迅速成为股票经纪的寡头。

但股票经纪需要大量资金,麦道夫先是违规募集资金,之后干脆玩起了拆东墙补西墙式的庞氏骗局。

麦道夫基金每个月都会给数以千计的投资者邮寄详细的股票交易报告,告诉这些投资者资产净值又增长了多少。

但其实这些交易从来没有发生过,这些投资者的交易账户也不存在。

麦道夫把投资者的钱存在银行的秘密账户里,谁要赎回就拿投资者新进资金补窟窿。所以在麦道夫骗局中血亏的,大部分是2000年以后进来的投资者。

对于麦道夫玩的这套把戏,不是没有人怀疑过。

美国股票市场多次崩盘,特别是2000年经历了互联网泡沫崩盘,投资者损失惨重,但是麦道夫仍能提供稳定回报,这不能不让人怀疑。

事实上美国证监会至少六次接到过投诉,他们也曾进行过调查,但最终不了了之。

美国证监会许多人就是华尔街出去的,麦道夫又有纳斯达克主席的身份,大家都是一家人,这构成了麦道夫的制度保护伞。

麦道夫骗局还有未解之谜

如果不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大量投资者争着要赎回资金,麦道夫补不上70亿美元的窟窿,麦道夫骗局似乎可以继续光鲜亮丽地维持下去。

现在随着麦道夫死于狱中,美国历史上这场最大的金融骗局似乎也走到了终局。但是并非所有谜底都已揭开。

比如,麦道夫的证券经纪业务整整13年没有一笔交易,但所有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没有产生怀疑。

又比如,麦道夫公司的证券经纪业务、咨询业务、资金管理业务都应该向监管部门注册报备,但麦道夫的资金管理业务从未报备过,监管机构也没有询问过。

再如,按照美国证券法,麦道夫公司需要财务审查。财务审查正是近年来美国证监会刁难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一个主要原因。但是,美国证监会从来没有审查过麦道夫的账目。

这就难免让人怀疑,麦道夫骗局是不是只有他一人在主导,监管机构、与麦道夫有业务往来的国际组织、金融机构等与麦道夫之间存不存在利益输送问题。这些谜可能永远不会揭晓,麦道夫一人承担了所有的罪恶。

或许,我们所知道的麦道夫骗局,仍然是冰山一角,而随着美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不断拓展,各种各样的庞氏骗局还在发生。

□徐立凡(专栏作家)

编辑:陈静 校对:王心

责任编辑:尹悦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