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城市竞争力更要看居民幸福感
原标题:城市竞争力更要看居民幸福感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城市竞争最终要兑现为居民的幸福感
幸福感理应是城市竞争力重要指标
甚至是最重要指标
城市竞争力更要看居民幸福感
文/闫肖锋
当前,所有城市竞争中,尤以新一线城市之间的招商引智大战最为激烈,这些城市的“人才大战”甚至一度出现白热化倾向。比如,为抢夺博士落户西安,民警开车专程到火车站迎接。再比如,为抢夺北京高学历人才,天津一度实行“秒落户”新政。城市之间的有序竞争对促进各地经济发展是多赢的,因为这多少都会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倒逼城市提升管理水平。
在最近媒体发布的“新一线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榜”上,苏州、杭州和南京列前三,人均收入均超过6万元,长沙则在中西部领跑。对这份人均收入排行榜,舆论焦点除关注人均收入外,还关注城市发展前景、城乡差距和居民幸福感。
明星城市固然好,谈经济喜人,而谈房价则又伤感情,令幸福感大打折扣。
这就对所有城市管理者提出了难题:既要努力发展经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也要同步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抑制物价、房价过快上涨。
城市竞争最终要兑现为居民的幸福感,幸福感理应是城市竞争力重要指标,甚至是最重要指标。这样才能与中央提出的“人民满意”四个字相一致。
早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就发布了《上海宣言》,“让上海世博会的理念与实践得以永续,激励人类为城市创新与和谐发展而不懈追求与奋斗”,并提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界城市日主题。这意味着既要追求创新发展、城市转型,也要追求城市多元包容,追求生态宜居城市和幸福感城市。
首先,创新发展仍是城市第一大主题,要将创新的势能转化为城市发展的动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就业机会较多,工资水平较高,吸引人口流入也多。城市综合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创新力、发展动力和辐射力。比如,苏州背靠上海,接受上海的产业溢出效应十分显著,同时注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周边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显著,成为地区发展的领头羊。比如,杭州在信息经济的引领下,吸引来自京沪和其他城市的新兴产业人才,打造出互联网城市新标杆。再比如,近年来长沙凭装备制造业、文化产业、医药、汽车一跃成为中部明星城市,聚集了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等装备制造企业,成为一方翘楚。
其次,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还要追求宜居生态城市目标,追求绿色发展理念。四年来的雄安建设就一直努力打造一座“未来之城”的理想样板。
还有,城市要实现多元包容,实现包容+公平+多元的目标。人人有追求幸福的权利,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自由创业、自由迁徙。城市的魅力也在于参差多态。城市不可能都是高素质、高收入人群,排斥所谓“低端人群”只会给居民生活带来不便,降低经济活力,也损伤了城市的长远竞争力。
在“新一线城市人均收入排行榜”上,长沙赶超了青岛、天津,更值得关注的是,长沙不但收入高,而且房价水平一直保持较低水平,一直是“收入高、房价低”的典范。某种程度上,管控好房价是居民生活幸福感强的重要因素,也是市长们的硬任务。
城市竞争力不只看人均收入,还要看居民幸福感,这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才能变为现实。
责任编辑:蒋晓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