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老将”朱少醒四月规模净增30亿 同期不少明星“规模缩水”
真意外!“长跑老将”朱少醒四月规模净增30亿,同期不少明星“规模缩水”,行业存量大战打响了?
来源: 资本深潜号
疾风知劲草!越是差的市道越是能看到投资者对于基金经理的信任程度的高下。
根据相关公开信息,4月初至今,在不少明星基金规模缩水的情况下,朱少醒管理的富国天惠基金在17个交易日内,规模增长了近30亿元。日均增长近两亿。
而且同期富国天惠还实施了每日限购1万元的安排。也就是说,哪怕以上限计算,平均每天还是有上万人在对天惠“买买买”。
这似乎表明,在经历了过去两个月的波折市道后,更多的基金投资者开始增持那些“经验丰富”、“业绩稳中靠前”的长跑型基金经理。而对新锐和猛将们避之唯恐不及。
01
天惠4月增长近30亿
根据相关的公开信息,截至4月26日,富国天惠的资产净值达到409亿元。
这个数据与富国天惠1季报相比,增长了近30亿元,富国天惠的一季报规模是379.96亿。
▼附图:富国天惠一季报规模数据
{image=1}
剔除期间的净值变动后,可以测算出,从3月31日到4月26日,富国天惠的基金份数增加了约4.48亿份。
02
日均上万户净申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级别的规模增长,发生在富国天惠每日限购1万元的情况下。
富国天惠曾于今年2月公告,自2月18日起,对该基金暂停大额申购、定投和转换转入业务期间,单日单个基金账户累计金额不得超1万元。
以富国天惠A类4月1日至26日的净值估算,如果申购大体均匀,且每一户都顶格申购(实际不可能)的话,天惠每日净申购户数也会接近上万。
实际上根据第三方平台的统计,富国天惠基金在过去一周是平台金选基金申购量的前五位,该基金的关注超过30万人。
03
业绩属性助攻规模增长
朱少醒管理富国天惠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市场美誉度””的起伏。而在本轮市场波折后,他的“长跑属性”逐渐凸显,这或许是许多投资者开始增持它的原因。
在本轮牛市启动前,朱少醒的富国天惠曾经是最有品牌的权益基金之一。但随着过去一年大市场狂涨,场内有投资者开始抱怨天惠的“涨速不够快”。
此外,富国天惠在2008年的回撤数据,也被一批“考据派”民间分析人士挖出来,继而又产生了对天惠回撤幅度的关注和争议。
但经历了今年春节后的大幅回撤后,富国天惠的收益率开始排名靠前。
根据Wind的统计数据,截至4月27日,2021年富国天惠的收益率超过3%,而年内最大回撤约16.4%。若以同样是200亿元规模以上的基金进行比较年内表现,无论年内收益还是最大回撤,都是表现较优者(规模以一季度末数据计)。
Choice的基金业绩区间涨幅统计也显示,在过去的中短期内,天惠的业绩表现总体是在行业前1/4~1/2之间,属于稳中靠前。
{image=2}
波折之后,市场可能意识到了那句话的意义,投资如流水,而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
04
明星同行产品份额有所减少
富国天惠的净申购在不断增长。那是否其他投资大咖们的基金规模也在增长呢?
未必!
根据同样的数据口径我们可以发现,从3月31日到4月26日,毕天宇管理的富国高端制造,王培管理的4只中欧系基金份额均有缩水。
而另一位老将周蔚文管理的基金则增减各半,3只基金份额有所缩减,2只基金有所增长。
而从销售渠道中了解的信息,比上述基金赎回更明显的产品,在业内还不乏其人。或许,一场基金存量市场的份额大战已经悄悄启幕。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杨红卜
“乘风破浪”的深圳基金:公募管理规模超6万亿
【今日直播】嘉实基金董事总经理、平衡风格投资总监胡涛:在成长价值风格转换中练就平衡术富国基金固定收益信用研究部总经理张士扬:以信用研究为投资绘制风险地图星石投资首席执行官杨玲:数字货币来了,现金要消失了?中国基金报记者方丽深圳特区40周年·公募篇22年深圳公募基金:从0到6万亿000056倍!44倍!第二批公募REITs询价场面太火爆
公募REITs太火爆了!11月23日,第二批公募REITs询价结果相继发布,认购倍数均超过40倍。从价格上来看,机构报价基本贴近询价公告的上限,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公募REITs的热烈追捧。0000科创板50ETF首批4只产品获批 该如何进行投资?
科创板50ETF来了,首批4只产品获批。9月11日,第一财经记者获悉,华夏基金、华泰柏瑞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工银瑞信基金4家机构的科创板50ETF获批。根据证监会网站信息,在科创50指数落地之前的7月15日,华夏上证科创板5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板50ETF、工银瑞信上证科创板50ETF、华泰柏瑞上证科创板50ETF以及上述4只指数基金的联接基金便在证监会正式上报,并均于7月22日获得受理。0000东兴基金投资总监张旭:一个非典型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
东兴基金投资总监张旭:一个非典型基金经理的投资哲学2008年,年轻的投资经理张旭遇到他投资生涯的第一个“坎”:在大熊市中抄底失败被市场狠狠教训,参与管理产品的净值一度跌到0.6元。即便10多年过去,已完整经历几轮牛熊、目前是东兴基金投资总监的张旭,依然对此记忆犹新。{image=1}“印象太深刻了,一闭眼就会想到曾经的这些惨痛教训。投资的时间越久,我对风险的厌恶越强。”张旭说。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