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管理"还是"坐庄"? 业内人士:在A股民间语境里它们就是一回事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银柿财经
私募大V叶飞的爆料,把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推到了舆论面前,散户们面面相觑,人人都陷入“被割韭菜”的焦虑中。
在叶飞的爆料中,所谓的“市值管理”演变成了包含“盘方、公募、下家、锁仓、定金、拉升股价、出货、尾款”等关键词的股价操纵链条。
银柿财经记者多方采访后发现,市值管理的概念早在2014年就被写入官方文件并且受到了鼓励,监管部门提出,要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而在A股市场中,我们大多数时候只能看到一个变味的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说是市值管理,更多时候是操控股价;最无奈的是,“坐庄式”的“伪市值管理”难以监管,即便举报,也依然可能面临证据不足的瓶颈;那些被此次事件波及的ST股,即使存在值得被发现的价值,也在内卷中无人问津……
{image=1}
摘不掉的“污名化”标签
“在A股中上市公司所谓的‘市值管理’,很多都是民间行为,披着‘市值管理’的外衣,去做配资,去坐庄。”一位从事私募资产配置的投资管理公司从业人员这样告诉银柿财经记者,“一些基本面比较差的公司,如果估值很高,本身就有坐庄的嫌疑,但他们也把这个叫作‘市值管理’。”
万联证券投顾总监方凯文坦言,在A股的民间语境里,“市值管理”四个字几乎已经等同于“坐庄”,是很灰色的产业。“以我的从业经验来看,身边接触过的案例,几乎都是变味的市值管理,大多都是业绩和管理层都比较差的企业,但又想把股价做上去。”
“市值管理的概念最早是国外引进的,根本目的就是维护上市公司盘面稳定,避免股价暴涨暴跌,其中会涉及用资金来维护股价,这就很容易触及灰色地带。”资深投行人士陈明(化名)告诉记者,在A股提到“市值管理”,几乎被业界默认为坐庄,“这个词现在是个贬义词,不管哪家上市公司的董秘都不会承认自己在进行‘市值管理’。”
“市值管理”四个字,成为A股讳莫如深的一个灰色标签。
记者询问了一位公募行业的从业者,对方表示:“叶飞爆料的事情太恶劣了,上市公司联合坐庄,在高位把筹码卖给公募,这对公募基金来说也是很污名化的事件。现在公募的风控是很严格的,不是一个基金经理自己能决定的。”这位公募人士还强调,现在部分舆论认为公募基金参与“市值管理”来坑骗基民的钱,这对真正的市值管理和公募基金行业来说都不公平。
陈明则告诉记者,当前确实有许多投资者认为,大部分基金收益不高,正是因为存在这样坐庄式的“市值管理”,“把收益降下去了,反正对基金经理来说,亏的是投资者的钱,赚的是管理费和自己的名声。”陈明补充,上述投资者担心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可能,“确实存在这样的违规行为,特别是早些年,而且这样的股价操纵很难查证。”
陈明表示,对公募基金来说,这一块是存在法律空白的,除非有人举报,否则很难查到确凿的证据。“你要把基金的交易记录拿出来,专业地去甄别,除了证监会,谁都不可能完成这样的任务,而证监会当前也没有这样的部门。”
方凯文给记者打了一个比方: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要减持,先会想办法拉一波股价,比如说把股价从4元拉到8元,然后大股东在8元价位减持,这时要和交易机构勾兑好,需要2亿元资金,分30个账户在30个地点同时操作交易。“这样的操作,几乎查不出来,就算有人举报,查不出证据也没用。”
市值管理和坐庄的区别
“市值管理和坐庄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上市公司基本面的差别,市值管理有公司良好的基本面做保证,坐庄则是完全忽略基本面的行为。”陈明强调。
方凯文也表示,要区分市值管理和坐庄,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上市公司本身质地是否良好,“资本市场确实不能以市值论英雄,大白马都是从小公司成长起来的,如果业绩增长有亮点,行业逻辑清晰,那么估值的增长就是匹配的。”
“市值管理本身是没有原罪的,而且市值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是发现公司价值亮点的必要手段。”方凯文表示,一些企业本身的基本面良好,但是董秘和管理层对外沟通能力一般,就需要市值管理,“哪怕是多和投资者沟通,多做路演,去请机构调研,都可以算做市值管理的一部分。”
记者查询资料后发现,早在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市值管理这一概念就开始频繁出现在我国资本市场中;2014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鼓励上市公司建立市值管理制度。
“合法合规的市值管理,是能够实现上市公司自身价值发现功能的,尤其是在上市公司数量大幅增加的当下,上市公司做市值管理,相当于掌握更多的主动权,不被市场边缘化。”上述私募资产配置的投资管理公司从业人员强调,“投资者关系、股权激励、再融资、并购重组这些工作,都是市值管理的手段,而不是现在炒作股价式的市值管理。”
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同样存在灰色地带,比如美股,历史上以市值管理之名、行股价操纵之实的案件也不在少数。“相比之下,中国香港的资本市场坐庄现象更加严重,A股对比港股,监管相对完善;但是对比美国的资本市场,A股还有很大的差距,毕竟我们资本市场的历史只有30年。”方凯文表示。
{image=2}
ST股的悲伤
5月17日,叶飞爆料事件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根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A股ST板块大面积跌停,下跌比例高达86%,跌幅居前的多为市值小于100亿元的小盘股。
而13家被市场称为“叶飞概念股”的相关公司,更是在17日早盘跳空低开,多只“概念股”收于跌停。
方凯文透露,叶飞爆料事件发生之后,机构对小市值股票的态度更加“冷淡”,尤其是市值在100亿元以下的上市公司。
实际上,在叶飞将“市值管理”话题引爆之前,小市值公司本身就缺乏机构的关注,“几乎已经没有机构去覆盖研究和关注这些市值100亿元以下的小公司了。”方凯文坦言。
“大部分小公司只能在内卷中停滞不前,能够逆袭成长的小公司很少,价值发现的难度非常大。对大部分投资者而言,行业高壁垒的行业龙头企业更容易获得盈利。”
而那些被机构忽略的小市值股票,就像资本市场的“遗珠”,等待被价值发现。
方凯文表示,投资者还是应该用客观的角度对待ST股。“坐庄为什么能够屡试不爽,答案就是乌合之众的从众心理,在全世界都一样,赌徒的世界里,只有投机,没有投资。叶飞事件,从另一个侧面来看,也是一个很好的投资者教育案例。”
责任编辑:彭佳兵
祸起重组项目造假:金元证券遭上千人起诉 中介机构责任如何界定?
【今日直播】中信建投|对话非银首席赵然:券商后市如何演绎?掘金周期|陈天诚:地产基本面和政策面新变化下的投资机会兴全季文华、基金大V揭幕者:股票投资,何必投资股票?广发基金刘杰:创业板注册制来了,如何做好创业板投资诺安基金梅律吾:注册制来了,投资者的博弈将如何演绎?华宝蒋俊阳、国盛郑震湘:消费电子和苹果产业链投资展望国泰基金徐成城:创业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带来哪些机会?0004去年在科创板“落榜”的木瓜移动转向创业板 已获深交所受理
7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披露8家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获受理企业,其中包括北京木瓜移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木瓜移动”),该公司计划融资6.6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7月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终止木瓜移动科创板发行上市审核,这也是科创板受理开启以后,第一家终止审核的受理企业。0001虎年第一妖股浙江建投月涨幅近150% 深交所:是否泄露年报信息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每经记者胥帅每经编辑宋思艰虎年第一妖股降临,浙江建投(002761.SZ)本月涨幅接近150%。俗话说妖股“是非多”,浙江建投不只在股价异常波动公告中提示应收账款风险,还提示负债率风险。然而这一切也难阻走牛趋势,就在今日(2月18日),交易所也发函关注。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