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205

华为不造车 却令造车离不开华为?

财经自媒体2021-05-20 17:15:48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英才杂志

明言不造车的华为已经“包围”了汽车产业。围绕着电动化、智能化、自动化,华为或躬身或合作,成立公司、申请专利。

在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华为的全球旗舰店驶入了名为赛力斯华为的汽车。在络绎不绝的消费者眼中,他们可能并不在乎这辆车是华为智选的生态产品,更有可能会认为:“华为开始卖车了!”

尽管谋求控股两家合作企业的消息甚嚣尘上,但华为依然不断辟谣。可是,不造车的华为如果令造车离不开华为,那这桩生意的规模又岂是控制1-2家车企能够企及的?

华为卖车

华为拥有远比传统汽车经销商更大的销售网络。

在人流如织的上海市南京路,华为的全球旗舰店正式开启售车服务。售价分别为21.68万、24.68万元,不同配置的赛力斯华为智选SF5正式驶入华为线下店铺。

而就在此前一日的上海国际车展上,华为才刚刚宣布与汽车品牌赛力斯推出华为智选生态新品类产品——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这是华为智选首次新增汽车品类。

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被美国方面多次制裁后,华为手机业务受到影响,思来想去,华为决定卖车,可以弥补手机业务销量受到影响造成的利润下滑问题。”

华为卖车凭什么?

余承东表示:“华为拥有高端体验店5000家以上。和宝马、奔驰、特斯拉、造车新势力不在一个量级,覆盖了中国的每一个城市,这是我们的巨大优势”。

与此同时,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1汽车流通行业蓝皮书》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乘用车经销商网络在业数量为28229家。而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经销商,截止2020年12月31日,广汇汽车经营网点包含4S店在内,共计809个。

粗略比对之下,作为汽车流通环节中最为重要的销售环节,华为一旦开始卖车,其线下门店的数量远远超过任何一家现有汽车经销商。

而搭上华为卖车首班车的赛力斯后势如何呢?

资本市场层面,2016年,小康股份(601127.SH)收购了在美国硅谷注册的赛力斯,后者是一家超级电动车公司。尽管一年后赛力斯以3300万美元收购了同为特斯拉联合创始人创办的InEVit,一时名声大噪。但连年低迷的财报还是令小康股份翻身乏术。

而随着2021年3月8日,小康股份(601127.SH)发布公告,宣布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深圳举行了合作备忘录签订仪式。小康股份的股价已经从21.57元上涨至最高67元,涨幅超过200%。

在产业销售层面,自华为宣布赛力斯驶入自家旗舰店后,SF5的订单很快突破了3000辆,而一周后,订单数量已经突破了6000辆。根据小康股份公布的4月份产销快报,其新能源汽车销量2974辆,同比增长84.49%。

根据2020年报,重庆金康作为小康股份的子公司,其新能源汽车产能为2.71万辆,当年产能利用率为54.18%,实际生产为1.47万辆。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现有产能将很快被新订单占满。

从合作签约到车展发布再到线下售卖,华为卖车的大幕刚一拉开,连年低迷的上市公司就业绩飘红。如此看来,华为卖车的含金量实在难以小觑。而数以千计的线下门店一旦跨界卖车,其“颠覆”效应或许将改变现有汽车流通产业的格局。

包围汽车产业

通过智能技术、线下门店,覆盖汽车产业的上游和下游。

在华为的企业“宪法”中,造车是明令禁止的提法。2020年11月,由任正非签发的文件被爆出,其中一条“警言”赫然出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对于造车,华为的“文字游戏”玩儿的风生水起。除了“不造车”,华为的触角已经伸及汽车产业的诸多角落。华为在其线下门店卖车只是华为汽车布局的冰山一角。

与小康股份的股价暴涨相似,北汽蓝谷(600733.SH)近日在资本市场上的疯狂超车令人咋舌。2018年,北汽新能源身披新能源整车第一股的头衔正式登陆A股,终结了借壳上市长跑。虽然被北汽集团寄予厚望,但北汽蓝谷上市即破发,15元的股价居然成为了上市多年以来的天花板。

直至华为概念加身,2020年刚刚迎来巨亏的北汽蓝谷股价扶摇直上,市值更是突破600亿。

1月29日,北汽蓝谷发布公告显示,经公司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0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为60亿-65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亏损62亿-67亿元。

受此影响,北汽蓝谷的股价一直徘徊在8-9元的低位。然而来到4月,华为赋能的第一台整车落地北汽新能源。随着极狐阿尔法S的发布,北汽蓝谷的股价瞬间背离基本面,强势反转。

彼时,北汽蓝谷的一季报实在难看。营收同比下降50%、归母净利同比下滑98.17%。结合这一表现,究竟牵手华为的前景会助力北汽蓝谷驶入强力反转路线;还是北汽蓝谷的糟糕业绩最终会吞噬嗷嗷待哺的极狐?这将交由市场检验。

但从华为与北汽蓝谷的合作中不难看出,北汽蓝谷受益匪浅。

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新能源车的个人需求占比较2019年大幅提升,达到了将近80%的占比。由此可见,未来个人车主的购车需求才是支撑新能源汽车销售真正爆发增长的核心动力。

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两年国内很多网约车平台大量采购新车,让北汽新能源等依靠B端市场的车企尝到甜头,但对于C端市场的忽视,让其在B端市场遭受冲击后没有反击余地。

数据显示,2019年北汽新能源15.06万辆的销量中,约70%为对公销售,属于网约车、出租车以及政府用车,高于当年电动汽车市场对公上险量占整体市场销量54%的平均水平。这意味着,北汽新能源总销量中仅有30%卖给了个人车主。

然而与华为牵手,北汽不仅在汽车ICT方面获益,华为面向的海量终端也将是弥补北汽蓝谷市场缺陷的良药。

华为的门店正在隐隐成为最大的汽车经销网络、华为的技术储备正在为汽车的智能化、自动化添加武装。华为可以不造车,但如果未来造车离不开华为,那这庄生意的规模又岂是造车可以比拟的?

责任编辑:彭佳兵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