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779

证券时报评论:排查经营贷精准施策 发挥政策最大效用

证券时报网2021-06-04 07:45:010

原标题:排查经营贷精准施策 发挥政策最大效用

“违规手段多样,花样翻新”,这是银保监会在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新闻通报上,对排查经营贷违规流入楼市的描述。

被点名的违规操作包括,有人拆入资金全款买房后,申请经营贷款偿还买房资金;有的借款人将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在多家银行账户间流转套现,以掩盖买房的最终目的;有的编造交易背景、虚构贷款用途等。诸多问题背后,是一些银行贷前审核不到位,贷后资金管理不足;一些中介机构协助包装贷款材料、提供过桥资金,协助借款人绕过银行审批条件。

事实上,随着银行严控贷款资金挪用、房贷审核标准收紧,炒房客从银行渠道直接获取资金已是越来越难。一些炒房客转而将目标转向小贷公司、融资担保公司等类金融机构。近期,广州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要求小贷公司不得开展“过桥贷”“赎楼贷”业务,对存量尽快压降、结清,不得直接或变相发放住房按揭贷款。深圳也约谈多家赎楼担保公司和小贷公司,要求全面排查经营用途贷款担保业务,重点排查涉房担保贷款和委托贷款相关业务。

赎楼贷和过桥贷多是房屋交易过程中,买卖方为了加快交易速度而做的短期资金安排,等银行贷款批复下来后,再进行偿还。此次广州和深圳对此的严查工作极为细致,而且做到了精准打击。比如,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就要求,各小贷公司在贷款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贷款用途、客户不得挪用信贷资金、不得将信贷资金流入楼市等事项,并明确对违约客户采取要求提前还款、列入客户黑名单、支付罚金等违约处置措施。相关业务的清理情况将作为2021年度小贷公司监管评级的重要内容。这有助于从根子上斩断炒房客的“输血”线路。

违规贷款业务受到制约,无疑有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随着上述工作的强力推进,可以预见,炒房客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窄。虽然短期内,正常购房的极少数刚需人群的交易速度和贷款额度可能会受到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能形成更强有力的保护效应。

毕竟,在“房住不炒”的精神下,各种抑制房价上涨的政策,最终都是为了有效保障刚需购房者的权益。

责任编辑:王进和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