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08

大多号称"国"字号 北京市公布31家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0-06-20 09:27:5410

如发现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可登录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或拨打市民服务热线12345、北京市民政局热线010-65868811进行举报,民政部门将严肃查处。

该“联盟”建立网站开展宣传,加强与其他部门、区域联动。提高甄别意识,原标题:北京市公布31家非法社会组织名单,大多号称“国”字号!

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

中国智慧水利科技创新发展联盟

中国安全生产技术信息中心

……

光听名号,是不是觉得特厉害

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努力,深挖非法社会组织生存土壤的铲子就在“你、我、他”手中。

现如今,社会组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总有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攫取利益,冒充全国性社会组织,通过举办论坛、展会等活动,收取高额费用。

今年以来,北京市民政局不断提升线上排查和线下执法力度,惩防结合、以惩促治,持续保持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高压态势,对打着“中国”“国际”等字号,冒用社会组织或国家机关下属单位名义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保持“零容忍”。截至2020年5月底,已查实取缔及发布《协查通告》的非法社会组织共有31家。

31家非法社会组织名单

1、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

2、中国计算机教育联合会

3、民政工作研究网交流培训中心

4、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联盟

5、中国智慧水利科技创新发展联盟

6、中国国际民族文化艺术发展协会

7、国学文化艺术中心

8、中国党史研究会

9、中国文化发展交流协会

10、国际华人艺术家联谊会

11、中国爱国文艺家协会

12、中国包装联盟

13、全国艺术发展委员会

14、中国防水材料行业协会

15、中国建筑材料企业联合会

16、中国产品质量监督协会

17、中国养老产业互助联盟

18、中国物业监理协会

19、中国安全生产技术信息中心

20、中国水利水电科技信息中心

21、中国环保清洁行业协会

22、超级搏击王自由搏击推广中心

23、中国人生科学学会研究院

24、全国老龄事业互助联盟

25、中国老龄事业互助联盟

26、全国专业人才储备工作委员会

27、国民健康服务业发展研究院

28、全国文化市场与文化调研专家评估委员会

29、全国高科技健康产业-健康管理评审专家委员会

30、国家卫生部疑难病研究会

31、国际华人文艺家协会

这些非法社会组织都是怎么活动的呢?

通过几个案例了解下

1、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案

今年1月,北京市民政局接到举报,反映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为非法社会组织。

经查,北京奥华创新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以该“联盟”名义建立网站、开展活动,曾在北京、沈阳等多个省市,以“为大中专院校开展教师培训、为院校提供技术支持”为名举办活动。

中国数字艺术教育联盟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已于3月18日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取缔并向社会公告。

2、中国智慧水利科技创新发展联盟案

今年2月,北京市民政局收到群众举报,反映中国智慧水利科技创新发展联盟涉嫌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

经查,该“联盟”未在市场监管和民政等部门登记,是在香港注册的一家公司,打着水利部的旗号以社会组织名义在全国各地举办研讨交流活动,扰乱了正常的社会组织管理秩序。

在这里,为民哥也呼吁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形成监管合力,广大社会公众要擦亮眼睛,现已更名为“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联盟”继续活动

3、民政工作研究网交流培训中心案

2019年7月,北京市民政局接到民政部交办线索,反映民政工作研究网交流培训中心涉嫌举办“网络募捐及其规范管理培训班”,宣称民政部培训中心专家、学者将出席培训班,并向参训人员收取培训费用。

经查,该“中心”未经登记,擅自以民办非企业单位名义进行活动,违反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第三条的规定,已于今年4月23日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予以取缔并向社会公告。

4、全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联盟

今年3月,北京市民政局接群众举报,反映曾被曝光为山寨社团的中国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会,发现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线索,曾在武汉、长沙、威海、厦门等多个城市组织开展活动。

经查,该“联盟”未经登记,擅自以社会组织名义开展活动,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及《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已于4月16日被北京市民政局依法予以取缔并向社会公告。

以上这些并非个例。一直以来,北京市民政局都保持“零容忍”高压执法态势,对非法社会组织“露头就打”,并会同相关部门“联合查打”,党的十八大以来,先后查处非法社会组织340家,为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非法社会组织惯用伎俩大揭秘

对于普通群众来说

很难分辨社会组织是否合法

今天

为民哥就教大家擦亮双眼

看穿非法组织的常用“套路”~

套路一:名头极具迷惑性

非法社会组织的名头迷惑性很强——

冠名上,往往冠以“中国”“中华”“国际”等“高大上”的字眼。

业务上,善于“蹭热点”、打“擦边球”,利用“一带一路”“军民融合”“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大数据”“疫情防控”等群众关心的热词,涉及培训、养老、健康、艺术等热门领域。

运行上,善于“拉大旗,作虎皮”,假借国家机关下属机关名义,虚构国家机构为其“站岗”。

例如,北京市民政局取缔的“民政工作研究网交流培训中心”,就是通过北京某公司以所谓中心名义建立网站、开展活动,打着民政部的旗号多次举办培训交流,活动涉及新疆、湖北等多个省份,该“中心”已被依法取缔并向社会公告。

套路二: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非法社会组织往往通过创建网站,设立所谓章程、组织机构,悬挂牌匾,吸收会员,擅自宣称成立。

比如“中国母婴产业创新联盟”,举行盛大的成立仪式,以“联盟”名义大量吸收会员单位,在湖南、陕西等多地开展发放牌匾、评比表彰等活动,影响非常恶劣,被查实后也被依法取缔。

套路三:“穿马甲” 找保护伞

有些非法社会组织挂靠在某些事业单位、公司名下,并拿所挂靠的单位当挡箭牌拒绝配合执法,给民政执法造成阻力。

还有一些非法社会组织虽然已经被民政部门取缔,但它们金蝉脱壳,原班人马换个名目又重出江湖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形成“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合力

与合法登记的社会组织不同,不少非法社会组织没有固定的办公地点,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还有不少非法社会组织通过互联网渠道开展活动,线下固定活动地点很隐蔽,导致民政部门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打击存在发现难、取证难、查处难等难题。

近年来,北京也在不断提升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力度,要积极向民政部门进行举报。

责任编辑:郑亚鹏,形成“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合力,让非法社会组织无所遁形。

1、强化部门联动

与公安、市场监管、网信等部门联动,共同调查取证,规范固化证据,核实非法社会组织性质,确保每一个取缔都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经得住法律的检验。

市民政局和市公安局成立工作专班,把假冒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名行骗敛财、涉嫌违法犯罪的非法社会组织作为查处重点,通过违法线索共享、违法案件共查,先后打掉非法社会组织71家,包括冒充国家机关或事业单位对外行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教育委员会”和“中国廉政建设与效能监察研究中心”,打着军民融合名义招摇撞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等等。

2、强化京津冀区域联动

打击跨京津冀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是三地民政协同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三地共同制订联合联动机制,建立健全线索共享、证据互认、案件协查等工作机制,交换相关情报信息30余次,分享案例60件次。

2018年,北京市民政局与河北省民政厅、石家庄市公安局联合取缔“中国少儿艺术教育家协会”这一跨北京、河北、天津、山东等多省市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拉开了三地联合打击非法社会组织的序幕。

3、强化市区联动

北京市民政局一直将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当作民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坚持专项行动与常态执法相结合,线上线下一体排查,大案要案协同联办,审批监管打击同时发力,宣传报道同步跟进,持续加大打击力度,强化对非法社会组织的查处。

市区两级民政部门在媒体、社会组织监管平台常态发布举报热线,畅通社会举报渠道,动员社会参与。结合年度年检信息,综合运用抽查调查等手段,全面排查已登记的社会组织与非法社会组织联合开展活动情况。

通过网络搜索,重点排查打着服务国家战略旗号开展活动的非法社会组织,做到苗头早发现、调查早启动,不忽视任何违法线索。

tips:

公民个人、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如需加入某个社会组织或与其合作,可通过中国社会组织公共服务平台(http://www.chinanpo.gov.cn)或“中国社会组织动态”微信公众号查验其合法性,以免上当受骗。

但其实,这些都是非法社会组织

4月25日,北京市民政局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和《取缔非法民间组织暂行办法》的规定,依法予以取缔并向社会公告。

0001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