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4274

通胀“爆表”,美国为什么敢“躺平”?

财经国家周刊2021-06-17 18:16:340

来源 | 综合澎湃新闻、中国经济网、第一财经资讯、21世纪经济报道、网易财经、秦朔朋友圈等

美国的通胀“爆表”了。继4月之后,美国通胀再创13年新高,5月CPI同比上涨5%,再度点燃了市场对通胀的讨论。

当地时间6月1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报告显示,自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全美消费物价指数(CPI)环比上涨0.6%,增长至5%,为2008年8月以来的最大年度涨幅;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升0.7%,同比上升3.8%,为1992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这远远超出了此前经济学家的预期,进一步加剧了人们对美国通胀的担忧。

在通胀持续的压力下,美联储目前的态度从否定存在通胀,到承认通胀的现实但坚称“高通胀只是暂时的”,美国一副“躺平”的姿态来面对不断高涨的通胀风险的背后,到底有哪些原因?未来通胀和市场的逻辑将如何演绎?这又对中国意味着什么,中国该怎么办?

5个迹象表明美国通胀危机正在加速

过去4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一直处于低通胀环境中,因此许多美国人甚至没有一个参考框架来了解高通胀环境是什么样子。

但现在美国人正面临一场通胀危机,与自1970年代以来所见过的任何情况都不一样。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财政部和美联储一直在借贷、印制和花费巨额资金,用新现金充斥金融系统。

虽然,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刺激美国经济,但在此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个可怕的通货膨胀怪物,它不会轻易被驯服。实际上,展望未来,事情看起来非常黯淡,比如,下面是由资深经济学家迈克尔·斯奈德在其发表的报告中列出的通胀危机正在加速的5个迹象。

第一个迹象是,通胀往往对处于经济收入底部的人造成最严重的打击,但在这一点上,现在,即使是大多数美国的百万富翁也表示他们“非常担心通货膨胀”,根据CNBC在6月8日对750名百万富翁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多达65%的百万富翁担心近期财政支出造成的通货膨胀。其中,34% 的人表示他们非常担心。

第二个迹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银行现在也对通胀危机发出警告。本周,德意志银行的一组分析师警告说,“忽视通胀会让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坐在一颗定时炸弹上”,因为美联储继续执行其超级宽松的不限额度的货币政策并明确认为当前的通胀压力在很大程度上是暂时的。

第三个迹象是,美国的房价继续飙升至纪录高位。这段时间以来,BWC中文网国际财经团队注意到,包括投资基金、富人、外国人都在大肆抢购美国房产,这让普通购房者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据美国商务部在一周前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截止到4月,全美范围内的房价正在大幅飙升,标普席勒房价指数3月较2020年同期上涨13.2%,为2005年12月以来最大涨幅,数据显示,包括纽约、旧金山在内的美国90%的城市房价指数均创下新高。但由于价格上涨抑制了需求,美国新房销量下滑幅度超出预期,数据显示,4月新屋销售较3月下滑了5.9%,因购房者无法承担住房成本。

{image=2}

据全美房地产经纪公司Redfin的最新预计,2021年美国的房屋销售额将达到创纪录的2.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7%,这将是自2013年以来最大的年度增长,也远高于2008年因楼市次贷危机引发金融危机时期的任何一周的峰值。这也使得华尔街对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担忧情绪增加,据NAR在其追踪的183个大都市中,89%的美国地区房价在2021年一季度出现两位数的跃升上涨。

据行业机构MortgageBankers Association的数据,在美国楼市次贷危机之前(2006年)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总价值为25.6万亿美元,目前,该数据已经跃升至33万亿美元。

第四个迹象是,美国二手车价格现在正式进入“不可思议”的领域。本周,我们了解到二手车价格指数自2021年迄今已经飙升26% ,根据最大的美国的汽车拍卖运营商日前发布的二手车价值指数,5月份在美国各地拍卖的二手车价格比4月上涨了4.6%,今年迄今上涨了26%,比2019年4月上涨了45%。

第五个迹象是,美国的食品价格继续飙升,比如,我们现在继续能看到美国各地持续的有关食物短缺的报道,而目前发生在美国西部的严重干旱在未来几月内只会加剧这种情况,毫无疑问,在通胀和供应链的压力下,美国在2021年将出现严重的粮食赤字,雪上加霜的是,原料、人工和运输成本的上涨也正促使其和其他食品生产商提高价格。

比如,在佛罗里达州,PapaBee的老板Lorie Hamm说,她所在地区的餐馆只提供数量有限的鸡翅,她还说,自2021年初以来,此类鸡翅的价格几乎翻了一番,年初,一箱鸡翅售价70-90美元一箱,现在每箱大约150美元。

据美国媒体BusinessInsider公布在其网站上的一些美国目前正在经历的最严重短缺的列表,这些产品包括计算机芯片、棕榈油、鸡肉、培根、热狗、进口食品(如奶酪,咖啡和橄榄油)及玉米等等数十种和美国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品。

美国通胀率为何跃升?

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的年平均通货膨胀率低于2%,上一次通胀率如此之高还是在2008年经济衰退期间。

诸多美国媒体指出,本次通胀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原因是,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逐渐趋缓,美国社会的经济活动再度活跃,使得民众对消费品和其他服务需求强劲。

就5月的通货膨胀情况而言,《华盛顿邮报》分析指出,5月的通货膨胀率高企与疫情后经济重新活跃的领域以及疫情期间出现异常高需求的领域不无关系。

以旅游行业为例,2020年春天,疫情在美国本土暴发,彼时全美几乎没有人出游,这导致航空公司和酒店业务量遭大幅削减。如今全美经济活动逐渐活跃起来,民众恢复旅行,酒店价格比一年前上涨了10%,机票价格上涨了24%。

除此之外,疫情还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年来全美民众乘坐公共交通的意愿降低,进而助推了二手车市场的火爆。《华盛顿邮报》报道称,二手车的价格也在一年之间上涨了近30%。

与之类似,随着疫情期间民众需求的增加,洗衣机和烘干机价格上涨了27%、自行车价格上涨10%、天然气价格也较去年同期上涨了56%。

报道指出,当通货膨胀率上升时,最大的输家或是穷人,因为他们将大量收入花在购买生活必需品上。不过,部分经济学家乐观地预计称,随着经济政策的调整,商品供应量会逐渐提高,价格上涨不会持续太长时间。因此,尽管当前通胀率较高,但华尔街、拜登政府和美联储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仍认为现状可控。

另有经济学家及分析师认为,美国通胀快速上涨的根源,在于美国政府不负责任的货币宽松及财政刺激计划。

2020年3月后,疫情冲击使美国股市遭遇史无前例的四次“大熔断”,为挽救美国资本市场免于崩溃,美联储使出无限量化宽松的“大杀器”。

仅2020年3月的一个月内,美联储就增发3万亿美元,此后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购债计划,持续向金融体系放水。

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时期的宽松货币政策,还一口气推出数个经济救助和刺激计划,总支出规模达到7-8万亿美元。

有学者指出,拜登政府支出的增长规模,已经大大超过了罗斯福新政、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里根80年代初扩张军备等历次美国经济刺激计划。

如此庞大的货币、财政刺激规模,使美国货币洪水到处泛滥。美国家庭、企业和个人手握大把现金,单是个人储蓄就从一年前的1.6万亿美元激增至惊人的4.1万亿美元。银行存款多到银行不能承受,要求储户取走或花掉。

在美国,通货膨胀不仅是经济议题,在政治极化严重的情况下,该议题很快成了共和党议员在政坛上攻击拜登政府的利器。在民主党人看来,高通胀率是经济复苏的迹象;而共和党人则借此攻击拜登政府,称这是经济失控和政策不佳的迹象。

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称,共和党人试图借助通胀数据抨击拜登的大规模撒钱政策,并呼吁美联储停止向金融体系注入巨额资金。

宾夕法尼亚州共和党籍众议员帕特·图米在推特上表示,国会的巨额支出是造成高通胀率的原因,是时候结束这一行动了。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也表示,“最新发布的通胀数据让许多美国人感同身受,拜登政府支出法案阻碍了美国的经济复苏。”

{image=5}

尽管美联储嘴上仍然高声“维稳”,但内部不得不正视通胀的事实,4月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首次讨论收紧货币政策立场的可能性。

本周,美联储FOMC(公开市场委员会)举行议息会议,北京时间6月17日凌晨两点半,美联储在两天的内部会议之后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宣布维持现有利率不变,同时也会继续维持从去年六月开始的每月至少回购1200亿美元美国国债和其他相关债券的做法。

高通胀是短期现象还是长期风险?

面对不停刷新历史的通胀指标,经济学家们和分析师们对美国通胀的看法日渐出现分歧。

PNC Financial Services的资深分析师BillAdams表示,“通胀的根本原因是供应链中断、劳动力短缺和刺激计划等短期问题。所有这些推动通胀的因素在今年下半年将不再是一个大问题。”

美国投资者普遍认为,当前通胀高企是暂时现象,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以及供应链受到影响所致,“这意味着当前的通胀上升将是过渡性的。”

当然,也有人不认同美国当局和市场这种态度。有分析指出,一旦通胀走高,就很难在不引发经济衰退的情况下加以控制。美国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米歇尔·迈耶近日表示,若将近期所有的通胀问题均视为“暂时出现”,并不合情理。

美国新闻网站《商业内幕》援引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经济学教授西格尔观点称,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将在未来两三年之内突破20%,相当于上世纪70年代美国恶性通胀的情况。

大湾区金融家协会主席王龙也表示,美国通胀可能不是短期风险。“如果以接下来6个月通胀环比增长平均0.3%来预测,今年年底美国通胀同比增长速度或将达到5%。因此,通胀在今年下半年难以完成短期的快速下调。”

王龙还表示,通胀的分项指标也表明美国通胀压力不小,如房地产价格指数最近就面临较大的上行压力。“整体而言,美国今年下半年还是会有比较大的通胀压力。”

交银国际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洪灏指出,“估计美国通胀将继续向PPI产成品传导。”

高盛首席财务官Stephen Scherr表示,虽然目前酒店、航空等行业价格急剧上涨,但是这些行业价格涨幅已经放缓,因此通胀风险将逐渐降低,但这不代表通胀不是问题,只是意味着美联储和其他国家中央银行能够处理当前的风险。

美国银行发布的6月全球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在224位受访者中,73%的受访者认为最近的价格压力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轻,并最终回落至正常水平,23%的受访者认为通胀将是永久性的。

白宫和美联储预计,在供应链恢复、工人重返零售行业后,当前的通胀压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缓解。

但渣打中国财富管理首席投资策略师王昕杰指出,与通胀相比,美国的就业情况目前并不乐观。“即使失业补助金仍然很优厚,但在非农就业层面,失业情况并没有出现大幅的改善,离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王龙表示,虽然目前美国通胀水平超过了美联储设立的2%的目标,但就业数据显示,目前就业形势并没有回到美联储认定的自然失业率水平。

王龙对记者强调,就业数据将是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的催化剂。“如果失业率能回到5%左右,或者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能回到20万人左右,美联储就有可能考虑收紧政策。”

相当一部分专家认为,如果美联储不尽快采取行动,通胀将有长期的影响。

资深投资策略师DavidRoche预计,高通胀将持续到2022年,美联储将被迫“逐渐”缩减其前所未有的货币刺激措施。

美国为何“躺平”?

从否定存在通胀,到承认通胀的现实但坚称“高通胀只是暂时的”,美国市场对待通胀越来越呈现出一副“躺平”姿态。5月份CPI数据公布后,美股市场反应相当平静,三大股指甚至小幅收高。

为什么美国对通胀风险近乎无动于衷?背后到底有着哪些原因?

首先,美国眼下最看重的目标是促增长而非稳通胀。美联储去年8月份宣布的新货币政策框架就表明,美联储会容忍通胀率“适度”高于2%“一段时间”,以实现2%的平均通胀率目标。

从美国当局此后的各种公开表态来看,其心里打的算盘多半还是用天量的债务规模以及通胀指标的稳定当本钱,去豪赌宽松政策能够刺激美国经济尽快恢复内生动力。

其次,美国当局高度忌惮资本市场的反应。去年以来,只要有关于退出宽松政策的“风吹草动”,美国资本市场定会“就地躺倒”,这让美国当局投鼠忌器。

似乎也是看到了美国当局的“软肋”,美国市场愈加肆无忌惮地推升资产泡沫。短期投机收益显著的同时,美国经济的滞胀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再次,美国解决通胀问题的经济手段基本用尽。2008年以前,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只有8000多亿美元,最新数据显示已超过8万亿美元,而且美国联邦债务与GDP之比已超过二战时期创造的最高纪录。

这正如有关人士在上周召开的陆家嘴论坛上所指出的,“当财政支出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靠中央银行印钞来支撑时,就像一架飞机在空中进入自转旋涡,很难由自己顺利改飞出来。”进一步看,则更需要高度警惕美国动用非经济手段来解决通胀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当局正利用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优势地位,将滥发货币的成本向全球转嫁。面对美欧开闸泄洪产生的溢出效应,“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采取痛苦的应对举措。俄罗斯、土耳其、巴西央行已启动加息,有的发达经济体也开始释放收缩信号。”

德意志银行的研究团队最近发布一项报告发出警告,美联储为了追求全面的复苏而忽视通胀的风险,将产生可怕的后果,通胀的爆发将使全球经济坐在“定时炸弹”上。“这可能导致一场严重的衰退,并在全球引发一系列金融危机。”

中国慎待涨价并保持定力

当地时间6月13日,为期三天的七国集团(G7)峰会落下帷幕。与会领导人就继续通过财政刺激支持本国经济的必要性达成了广泛共识。

在全球经济加速复苏之下,通胀预期在持续飙升。但比较中美两国通胀数据就会发现,美国是全面通胀,CPI、核心CPI、PPI、核心PPI都上涨,上中下游物品也都在涨价。

而国家统计局6月9日发布的2021年5月份全国CPI和PPI数据显示,5月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PPI大超预期,同比涨幅扩大2.2个百分点至9%,为2008年9月以来新高,当时读数是9.1%。

CPI和PPI之间巨大的剪刀差说明,中国的通胀仍只是上游涨价的局部通胀,价格向下游终端消费品的传导仍然受阻,这就影响了终端的利润,也使得整体CPI维持较低的位置。

在上游不断涨价的背景下,近期中国连续释放压价信号,这也引发了全球投资者关注。

例如,5月24日,国家发改委等五部门联合约谈提醒大宗商品重点企业,会议明确,下一步,有关监管部门将密切跟踪监测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加强大宗商品期货和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对违法行为“零容忍”,持续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

在6月10日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国监管层也对通胀上行持谨慎态度——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认为,全球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全球通胀水平短期上升已成事实,但对通胀是否能长期持续下去存在着巨大分歧。中国今年全年的CPI走势前低后高,平均涨幅预计在2%以下,但仍需关注各类不确定性。

对于物价问题,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目前全球价格上行的压力比欧美各界人士所预料的幅度要高出一截,至于将要持续的时间,似乎也不像许多专家预测的那样短暂。”

而与发达国家形成反差的是,中国并没有搞“ 大水漫灌”。事实上,中国的政策力度并不算小。

郭树清举例称,通过降低贷款利息和减少服务收费,去年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2020年全国对企业和居民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5万亿元,加上新增抗疫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银行额外增加投入等,这些数据合计起来与名义GDP之比已超过10%。中国的应对政策也取得了最好的效果。“中国数亿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就是稳定全球通胀的千钧锚。”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各界认为中国政策应继续保持定力。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余永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PPI总体上涨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自2012年以来,中国一直受到PPI通缩的困扰,如今PPI刚刚收复了2008年危机以来的失地。同样值得注意的是,5月CPI上升的同时,其环比下降了0.2%。当前形势下,中国应该担心的不是PPI的上涨,而是PPI的上涨不能转化为CPI的上涨,供应链下游大量行业的企业都在亏损,这对消费和投资产生了负面影响,进而影响了经济增长。”

余永定建议,为了使PPI的上升能传导至CPI,中国需避免过快转向财政和货币政策,“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应该也能容忍高于发达国家的通胀率。中国经济正处于复苏的过程中,PPI和CPI的上升应该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积极现象。政府应实施更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促进增长、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最终使通胀稳定在一个积极但可接受的水平。”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