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140

长城基金债市周评:不惧美国缩减QE 债市仍“以我为主”

新浪基金2021-06-21 16:07:110

1. 货币市场资金面:

央行延续每日100亿的逆回购操作,上周共有500亿逆回购到期,公开市场累计净回笼100亿。此外,央行对15日到期的2000亿MLF进行等额续做,符合市场预期。上周DR007运行在2.15-2.23%的区间,R001运行在1.90-2.13%的区间,月内资金面保持平稳。上周五为本月缴税截止日,但税期并未给资金面带来明显扰动。上周14天回购利率上行明显,但根据央行近期流动性表述的态度来看,跨季资金面不会过于紧张。

{image=1}

2. 现券市场:

(一)同业存单:上周存单利率延续上行,3M存单收益率上行1bp至2.43%,1年存单收益率上行5bp至2.92%。上周存单净发行仍然为负,近四周有三周存单净融资为负,反映出流动性边际收敛、波动放大。关注后续同业存单净融资、发行利率走势。

(二)利率债:上周十年国债活跃券200016累计下行0.5bp,十年国开活跃券210205累计下行0.25bp。上周利率债可交易的事件较多:周二MLF等量续作符合市场预期,利率走势变化不大;周三下午5月经济数据出炉,工业和消费数据不及预期,但债市走势与数据指向相反,当天200016上行1.5bp;周四隔夜美联储FOMC表态略偏鹰派,海外大类资产价格波动较大,对国内债市情绪影响偏负面,当天200016上行1bp。周五50年国债招标需求较差,但下午债市情绪毫无征兆地转向积极。

(三)信用债:上周信用债发行2282.27亿元,周环比下降16.22%。二级市场方面,产业债收益率除10Y稍有下行外,整体上行。具体来看,AAA产业债1Y上行4.32bp(3.0134%),3Y上行3.82bp(3.4643%),5Y上行3.58bp(3.7066%),7Y上行4.08bp、10Y下行0.16bp。城投债收益率整体上行。具体来看,AAA城投债1Y上行3.1bp(2.9892%),3Y上行4.02bp(3.484%),5Y上行2.86bp(3.755%),7Y上行4.13bp、10Y上行0.43bp。

{image=2}

3. 可转债:

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64%。分类别来看,高平价券跌幅均值为2.21%,跌幅大于中平价券(-1.29%)和低平价券(-1.38%)。高评级券的跌幅均值为1.85%,跌幅大于中评级券(-1.32%)和低评级券(-1.44%)。转债估值方面,截止上周五市场转股溢价率为19.58%,分位值为45.06%,处于历史中性水平;其中中平价可转债的转股溢价率为13.49%,低于近15年以来中平价转债溢价率的中位数(15.28%)。上周,精达转债、鼎胜转债、银河转债、小康转债和晶瑞转债涨幅居前。

{image=3}

4. 市场热点:

【简评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及对债市影响】

本次议息会议最大的意外是联储不急于Taper(“逐渐缩减”资产购买规模),但加息议题早于预期。从点阵图来看,6月,更多联储官员支持更早加息——支持2023年加息两次(3月则是2023年不加息);更快加息——鹰派官员支持首次加息后一年内再加息4次(3月是再加息2次)。

关注美联储政策无非是两个变量,一个是Taper,另一个是加息。本次会议透露出Taper的节奏更倾向于根据就业数据而变动,而加息则是应对通胀。会议未提及Taper主要系财政补贴导致的就业市场供给出现问题,而劳动力市场需求依然强劲,我们预计美联储对Taper的描述可能会在就业市场恢复均衡后出现。而美联储之前对通胀的描述是“transitory”(暂时的),但本次会议全面上调未来3年通胀预测,使得未来3年通胀中枢均高于2%。本次会议超预期关注通胀,一方面可能的考虑是平抑通胀预期的演化,另一方面可能是方便白宫基建计划的推进和落地。此外,本次会议预示着Taper和加息的时间间隔将缩短。今年4月美联储会议纪要中曾提及,调查结果显示,从Taper到首次加息的时间间隔约为6个季度,但因为通胀的演化,两者实际执行时间间隔可能会缩短。

对中债影响:

1. 若美联储缩减购债,全球流动性收紧,届时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外资配置中债步调会受到影响。上一轮QE在缩减购债信号出现后至正式宣布削减购债前,美元指数震荡走弱、人民币继续升值;在缩减购债期间则美元指数大幅上行而人民币相对维持稳定。短期内我们认为人民币或仍呈现“双向波动”的常态。

2. 疫情后,我国央行早在2020年2季度开始边际收紧,美国货币政策边际收紧远远滞后于我国。当前中美利差约166BP,利差保护较足。若年底缩减购债落地,导致美债收益率从当前的1.5%左右上行至1.9%~2.0%,我国10Y国债利率在3.0%左右的话,中美利差有100~110BP、高于80BP的敏感位置,利差对于外资来说仍然具有一定吸引力。

3. 总体而言由于利差较宽以及货币政策节奏的错位,本轮美国缩减QE对中国债市的影响仍存,但远不及上一轮QE缩减时期,我国债市依然将“以我为主”。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