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C温控目标下 预计中国2050年碳排放可控制在40.5亿吨
原标题:2°C温控目标下,预计中国2050年碳排放可控制在40.5亿吨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我国如何从传统的“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能源系统变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系统,这是能源转型的核心问题。
“双碳”目标之下,化石能源主导的系统到底怎么变?近日,亚洲开发银行与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共同策划完成的《迈向绿色发展之路》预测,中国2050年要满足2°C温控目标下,最大努力可以得到的二氧化碳排放数值为40.5亿吨。
{image=1}
“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客观上需要中国进一步持续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能源、环境及气候变化的同步协调性问题,使能源、经济、环境政策与战略的着力点与气候行动能够同向发力。”该书认为,根据中国能源经济现实发展的需求与可能性应考虑三种情景。
一是要坚持中国经济发展整体上追求经济的高质量,核心是要提高能源资源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淘汰低效、高污染、高排放的落后产能,要倒逼经济向着绿色、低碳的方向转型。
二是在完成以工业领域为主导的高质量转型过程中,要进一步考虑新的能源安全观,并扩大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利用。
三是在以上两个情景的基础上,考虑采取增强的碳减排行动力,力争在2050年将二氧化碳排放控制在40.5亿吨。
据以上三种情景预测,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分别为99.5亿吨、96.4亿吨、92.7亿吨,在2050年分别为70.2亿吨、56.1亿吨、40.5亿吨。除了二氧化碳排放量预测,该书还对影响未来中国能源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指标进行了预测,指标包括能源消费总量、石油消费总量、煤炭消费总量和天然气消费总量。
有业内人士认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与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相矛盾。新加坡国立大学能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菲利普·安德鲁斯·斯皮德认为中国当下的能源产业有三大主要矛盾。一是疫情后经济复苏期间碳排放增加与中国2035年经济总量翻番要求的矛盾;二是中国鼓励国家能源企业和油气企业增产与当下企业本土条件不够优越的矛盾;三是国有企业的低碳、创新、驱动需求与国有企业有限的创新能力的矛盾。
在人大重阳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廖群看来,乍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似乎和我国经济增长目标相矛盾,实则两者不仅没有矛盾,反而可互相促进。绿色经济可以延伸出或创造出一系列新的行业,比如环保目前有更大的发展前景,这些前景是今后经济增长强有力的引擎,它的引擎作用应该会大于对某些行业限制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没有绿色经济,就没有新的行业和新的经济活动。
“在我们国家迈向绿色发展的道路上,煤炭是一个绕不开,躲不过的重要角色。在二氧化碳排放当中,煤炭生产利用占70%。所以,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煤炭利用问题必须要解决。”煤炭信息研究院院长贺佑国介绍,通过这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大量煤电厂都是超清洁排放,排放物已经净化到可以和天然气电厂相媲美。而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在我国已经开始进行示范工程了。从煤炭行业的角度来说,当下行业寄希望于通过大量技术进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碳达峰碳中和道路,为中国经济迈向绿色发展之路,煤炭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李德尚玉 编辑:李博)
责任编辑: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