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510

健康元三款吸入制剂中标集采:但刚拿到“门票” 价格战就来了

经济观察报2021-06-29 19:36:021

原标题:三款吸入制剂中标集采,“黑马”健康元低价逆袭,但刚拿到“门票”,价格战就来了

{image=1}

经观大健康 孙文青/文 上周,健康元在第五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光彩夺目”,旗下三款参与报价的吸入制剂均中标。

尤其是在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这一个80亿元市场规模的大品种上,健康元力压此前垄断市场的阿斯利康中标,后者出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有业内人士直指阿斯利康将因此面对近70亿元的损失。

按照市场结合其余药企公布的数据口径预估,健康元在集采之后的首年可实现销售总额为1.6亿元。不过资本市场对此反应一般,健康元股票并没有因此大涨。

主要原因是该块业务在整个公司的占比仍过小。它在2020年实现营业收入135.22 亿元。而据市场消息,来源于吸入制剂的营收只有近4466万元,但健康元向经观大健康表示,该销售额由不完全测算得出,并未覆盖公司全部吸入制剂产品销量,并未透露吸入制剂2020年实际销售额。6月28日,针对投资者询问集采中标对于公司利润的影响,健康元也回复称中标品种此前的销售收入占比较低,价格会下降,但有望通过集采实现放量销售。

至此,健康元还并没有在该业务上取得绝对优势。甚至在今年,高瓴资本原定以21.73亿元认购健康元定增的股份被终止。健康元对外称鉴于当前资本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但市场直指其股价大幅下跌或是主要原因。公司当时的股价为12.69元/股,与定增价12.83元/股存在倒挂现象。

八年前,健康元刚涉足吸入制剂时,起点较高。在2020年引入高瓴资本定增时,公司锁定的目标是成为呼吸吸入制剂龙头。不过目前从销售规模来说,跟行业第一仍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集采是一次机会。但行业普遍认为在未来两年里,该领域的竞争将很激烈,每个品种都大概有5家左右的国产厂商竞争,低价策略会成为标配,不足以形成壁垒。而行业的市场规模也会因为集采的价格降低,而大幅萎缩。

截止发稿前,健康元并没有向经观大健康记者透露更多关于呼吸制剂业务的规划。

调整策略

实际上直到去年,健康元在吸入制剂行业才迎来“收获期”。

由于吸入制剂研发要求高、审批严格以及国内总体产能不足,一直被视为化学仿制药的巅峰,像哮喘等主要吸入制剂的细分市场主要被外资药企占据。平安证券研报指出,在吸入剂型中,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和葛兰素史克三家占据91%的市场。

2019年,健康元的两款吸入制剂首仿陆续获批上市。这两款对应的市场规模有限,据行业咨询公司IQVIA数据显示,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在2018年的国内销售额大约为3.43亿元,盐酸左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溶液的销售额也仅有2.95亿元。

健康元针对这两款产品并没搭建专门的销售团队,主要采取政府招标的形式入院。财报显示,2019年,复方异丙托溴铵吸入溶液共完成 21 个省的招标挂网,盐酸左沙丁胺醇吸入溶液共完成14 个省的招标挂网。具体的销售数据,健康元并没有对外公布。

2020年下半年,健康元第一款重磅产品——布地奈德混悬液获批上市,根据不同的市场机构测算,该制剂的市场规模在80亿元左右。当时除了原研厂商阿斯利康以外,仅正大天晴一家国内公司获批。

在这一品种获批之后,健康元才算开始正式运营吸入制剂业务。此前甚至主要基于保健品的生产线,产能非常有限,之后它启动了珠海项目生产线来扩大产能。同时搭建了专有的销售队伍,以大区经理、省经理、拓展经理为核心的三级营销拓展体系。

但健康元跟直接竞对的差距过于大。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1到8月,阿斯利康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销售额接近22亿,健康元在一款大产品和两款小产品上去年整体的收入,与之并不在一个量级。

集采之后

不过此次集采意味着一次彻底的大洗牌。据insight数据库统计,针对布地奈德吸入剂,阿斯利康报出了8.9元,健康元则报价3.39元,比第四顺位正大天晴也低了近2.3元,成功中标。

健康元能在集采中标并不算偶然,它的确从最开始的管线规划就深度考虑了与集采规则的适配性。

除了目前获批上市并通过一致性评价的3款产品以外,在研管线中还有3款已申报生产、6款处于临床以及4款获得临床批件。健康元在研管线的逻辑并不复杂。一是所有管线均在2020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吸入剂品牌排名前十,对应的都是大市场;二是大部分在研产品的国产化率低,市场都面对着国产替代的趋势。

且健康元围绕品种都做了不同的规格。比如,在吸入用布地奈德上,除了已获批的溶液类型之外,它同时在研同样产品的气雾剂,在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上的产品策略也类似。一般来看,吸入制剂分为溶液、气雾剂和溶剂三种,健康元会尽可能地全覆盖。这意味着任意一个品规被纳入集采,健康元都有对应产品应标。

不过,健康元目前的优势很大程度上是相较于原研厂商。因为原研厂商在国内没有生产线,所以集采中无法压低价格,健康元必然在成本端占上风。而面向国产厂商,健康元的这个优势会瞬间消失。

拿此次进入集采的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为例,国内两家非上市企业长风药业和普锐特药在报价上,均给出“地板价”——长风药业为3.19元,普锐特药业报价2.79元,后者足足比健康元便宜了1.4元,两家公司纷纷中标。

且该策略在资本市场上不缺支持者。健康元的股份定增计划终止,但长风药业仅在2020年上半年,就先后完成了E和F轮融资,融资总额接近10亿元。

集采给健康元带来了“翻身”的机会。但跟国内大多数公司面临的情况一样,如何利用集采有效率地去扩充市场,从而跳出“价格陷阱”,利用集采拿到真正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有的公司借此一飞冲天,但更多的都还处在摸索阶段。

健康元此前在吸入制剂上的市场盘子并不大,这是个比较棘手的事,也就意味着没太多可依赖的基础。能否接得住这个机会,经观大健康记者将持续关注。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