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6781

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61亿

每日经济新闻2021-07-01 09:16:220

原标题:中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17组数据见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image=1}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在百年征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进程中,党和政府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我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民生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更是坚持民生为本,把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当下的中国,已织就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过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妇幼健康核心指标进入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美好生活的画卷徐徐展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民生保障方面作出了哪些努力?又产生了何种的变化?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基于国家统计局、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的公开数据,对部分与民生相关的信息进行了整理,以期从对比中更为直观地感受党和政府致力于民生改善的力度、温度。

健康中国:

医疗卫生机构数量呈百倍增长

人均预期寿命升至77.3岁

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1949年,全国仅有3670个医疗卫生机构、8.5万张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每千人口医疗床位数量仅有0.15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量也仅为0.93人。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的持续推进,医疗卫生资源供给水平全面提升。2020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102.3万个,较1949年末增加约102万个,增长约278倍;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量达911.3万张,较1949年末增加近903万张,增长约106倍。

{image=2}

{image=3}

2019年末,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增至6.3张,较1949年增加6.15张,增长了41倍;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数为73人,较1949年末增长约6.8倍。

{image=4}

“大病去医院,小病在社区”。2020年末,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数量已增至3.5万个,相比2002年末的8211个,增长逾3倍。

{image=5}

注:2008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减少的原因是江苏省约5000家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划归村卫生室。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维护人民健康,发布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国家层面提出健康领域中长期战略规划。党的十九大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并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作出优先安排。2020年末,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数量为3384个,较1950年末的61个增加了3323个,增长54.5倍。

{image=6}

持续增强的医疗服务能力,不断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有力地守护了人民健康。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和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的主要指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500/10万,婴儿死亡率高达200‰,人均寿命不足35岁。

2019年,全国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已降至17.8/10万,其中,城市16.5/10万,农村18.6/10万;全国监测地区婴儿死亡率降至5.6‰,其中,城市3.4‰,农村6.6‰。

{image=7}

2020年,全国监测地区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进一步下降,分别降至16.9/10万、5.4‰,较新中国成立之初分别下降了98.87%、97.3%。

{image=8}

如今的中国,不但妇幼健康核心指标位居全球中高收入国家前列,人均预期寿命也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岁持续提升,于2019年达到了77.3岁,创下历史新高。

{image=9}

{image=10}

病有所医:

形成“全民医保”体系

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61亿

{image=11}

健康领域关键指标的持续提升,离不开公平可及的医疗保障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立了由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构成的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基本实现了“全民医保”,并探索发展多层次医保体系,构建起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2016年,我国正式提出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截至2020年末,参加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含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数已达13.61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

{image=12}

2020年末,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34423万人,较1994年的400.3万人增加逾3.4亿人,增长85倍;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1678万人,较2007年的4291.1万人增加近9.74亿人,增长22.7倍。

{image=13}

{image=14}

基本医疗保险保障范围持续扩大的同时,医保基金支付规模逐年增长。2020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总支出已达21032亿元,占当年GDP比重约为2.1%。

{image=15}

2020年,职工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为85.2%,保持稳定;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基金支付比为70.0%,比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

老有所养:

养老保险制度覆盖城乡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超10亿

从企业到城乡、从单一到多层次、从部分覆盖到全民福祉……中国共产党执政下的新中国,不但创造出世界经济奇迹,也织就了一张全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络。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社保持卡人数达13.4亿人;电子社保卡实现地市全覆盖,累计签发4.6亿张;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三项社保基金累计结余6.4万亿元。

一张小小的社保卡,折射的是国家对民生改善的不懈追求。自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合并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来,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不断增长。截至2021年3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已超过10亿,达到了10.07亿人。

{image=16}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不断织密覆盖城乡全民的社会保障网络。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看,截至2021年3月,我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45992万人,较1989年的5710万人增长逾7倍。

{image=17}

2012年7月1日,全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工作正式全面启动,全国所有县级行政区全部开展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这标志着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制度基本建立。

截至2021年3月,我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参保人数已达54710万人,较2012年末增长6340万人,增幅约13%。

{image=18}

此外,在2020年末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54244万人中,实际领取待遇人数达16068万人,较2012年末增长2686万人,增幅约20%。2020年全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3355亿元,较2012年全年支出增长2205亿元,增幅约192%。

{image=19}

{image=20}

责任编辑:陈嘉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