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823

证券日报:技术高管离职放弃16万股股权激励 中芯国际表示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证券日报2021-07-06 07:29:440

技术高管离职放弃16万股股权激励 中芯国际表示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image=1}

本报记者矫月见习记者许伟

7月4日晚,半导体龙头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公司技术研发副总裁吴金刚离职。7月5日,中芯国际科创板股价报收58.37元/股,涨0.41%,港股股价报收22.75港元/股,跌2.15%。就吴金刚离职一事,中芯国际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请以公告为准”。而公司在公告中表示,吴金刚离职不会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技术研发副总裁离职

资料显示,吴金刚是中芯国际的“20年老兵”。吴金刚于2001年加入中芯国际,2001年至2014年,历任助理总监、总监、资深总监,2014年至辞职期间,担任技术研发副总裁,任职期间负责公司FinFET先进工艺技术研发及管理工作。

吴金刚离职一事广受关注,与其近阶段被授予股权激励有关。5月20日,中芯国际发布了《2021年科创板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作为两名核心技术人员之一,吴金刚被授予了总计16万股的股权激励。6月26日的临时股东大会上,该决议获得通过。如果简单以7月5日的收盘价计算,该股权激励的总市值大约为933万元。2020年年报显示,作为高管,吴金刚当年的工资薪酬为214.1万元。

需要指出,上述16万股的股权激励并非无偿授予,其对应的行权价格为20元/股。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税务专业学位行业导师汪蔚青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税法的相关规定,股票期权形式的应纳税所得额=(行权股票的每股市场价-每股施权价)×股票数量。因此,行权当天的收盘价减去20元,再乘以16万股,就是该高管的应税个人所得。要确定所得额,需要根据股权激励计划公布的行权条件进行判断。

从《股权激励草案》看,该股权激励分为四个归属期,每个归属期均考察公司的年度业绩指标与个人的绩效评级。由于第一个归属期的考核年度为2021年,因此吴金刚尚未有股权被授予。根据协议规定,自离职之日起激励对象已获授予但尚未归属的限制性股票不得归属,并作废失效。随着离职的生效,吴金刚一并放弃了上述16万股的股权激励计划。汪蔚青表示,只有行权后方才产生纳税义务,这部分税金需用现金缴纳,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享有一定宽限期。放弃行权,也就不产生对应的纳税义务。

4日晚,吴金刚离职一事一度登上微博热搜。除了大众对大型上市公司高管的高额收入好奇外,这也与基民的关注度密切相关。2020年公募基金行情高涨,大批“90后”投资者入场成为新基民,张坤、蔡嵩松等基金经理成为微博“网红”。中芯国际正是蔡嵩松执掌的诺安成长混合的重仓股之一。

公司股价表现平稳

7月5日,中芯国际的股价表现平稳,并未如部分基民预测的一般暴跌。第三方研究机构透镜公司研究创始人况玉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芯片制造行业的门槛极高,不会因为损失一个核心技术员工就产生明显的短期效应,尤其是中芯国际这样的公司,其国内主要对手的工艺层级一般在28NM以上,而中芯国际最尖端的制程已经达到7NM相当的水准,通常晶圆制造每提升一个工艺层级(从28NM到14NM,或者从14NM到7NM)一般需要3年-5年的时间,因此,其在国内对手面前的优势短期无法被超越,从这个角度看,股价反应不大。核心技术人才的离职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如果核心技术人才选择加盟对手,会造成公司竞争力相对被削弱,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

中芯国际在公告中表示,目前公司的技术研发工作均正常进行,吴金刚的离职未对公司整体研发实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保荐机构发表意见时也认为,吴金刚已签署相关的劳动合同、保密协议或条款及竞业限制条款,吴金刚的离职不影响公司专利权的完整性,不会对公司业务发展与技术创新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吴金刚负责参与的FinFET技术已发展为主流的纳米级工艺,在该领域,虽然中芯国际在国内处于龙头地位,但是与国际巨头相比,中芯国际尚处在努力追赶的状态。2020年年报显示,中芯国际已完成1.5万片FinFET安装产能目标,第一代量产稳步推进,第二代进入风险量产,“第二代FinFET工艺技术研发”和“14纳米FinFET衍生技术平台开发”均属于目前在研项目。反观国外巨头,全球最先进的量产集成电路制造工艺已经达到5纳米,3纳米技术有望在2022年前后进入市场。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