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财经:中国结构性改革正在创造全球性的“中国机遇”
原标题:中国结构性改革正在创造全球性的“中国机遇”
日前,A股和港股股指同时连续两日大跌后,情绪驱动的市场开始寻找原因。事实上,市场的担忧并没有站在全局的、长期的角度去理解中国发生的变化。
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大流行加速世界格局变化并导致风险增加。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减少国内安全隐患,通过降低国内某些领域的不确定性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风险。
这包括了两个主要方面,一是某些国家对中国在政治、经济和科技等领域进行打压,尤其是在经济与科技领域的脱钩风险始终存在,其敌视态度可能会寻找中国各种漏洞给中国制造麻烦;另一方面则是疫情期间美国采取无限宽松政策,不仅导致其金融体系面临巨大风险,还可能将风险传导给世界各国。为应对这些外部安全风险,中国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应对,比如维护数据安全,防止地产泡沫等。
中国同时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而持续推动结构性调整。这种调整因为外部环境的变化而突出了科技创新的中心地位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性。首先,大力发展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推动创新发展,鼓励科技创新;管住货币的水龙头,强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通过房住不炒抑制地产泡沫对制造业与消费的挤压,防范金融风险。其次,在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共享发展(分配)、人口、教育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政策安排,为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打下基础。其三,强调开放的重要性,相继安排了自贸试验区、自贸港以及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等措施,7月26日,海南公布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其四,金融开放政策持续深化,越来越多的跨国机构和资本涌入中国,资本市场的注册制改革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市场化与法治化水平不断提高,资管新规渐进有序的规范着资管市场。
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循环格局发生的深度调整,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中国也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新发展格局在强调供给端高质量发展与自立自强,以及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之外,也重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分配、交换环节。尤其是在促进形成统一开放市场方面,推动完善价格机制(要素价格市场化)以及竞争机制,让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事实上,十九届四中全会已经提出了“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强和改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针对不断涌现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既要鼓励促进充分竞争,又要审慎包容适度监管”。可见,对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是落实公平竞争战略,促进形成新发展格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正在实施有史以来全球最复杂和艰巨的结构性调整,同时应对外部挑战和内部矛盾,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系统性与战略性的任务。所有市场主体都应该认清发展趋势,作出积极的回应,投资者也无须对某个单独事件作出夸大的反应,而应将它们放在“大调整”的背景下充分认识其意义,中国在推动结构调整的同时构建一个更完善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尽管这个过程中,某些单个措施或局部调整可能是突破原有规则的,但这是应对历史遗留问题而重建规则与新秩序必然出现的现象。
中国正在创造全球性与历史性的“中国机遇”,因为经历全球金融危机、新冠疫情等接二连三的冲击,美国同时出现了股市泡沫、地产泡沫与财政黑洞,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美国的极化政治无法推动结构性改革,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在努力推动结构调整,为实现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做准备,这会为后疫情时代持续低迷的全球经济提供机会和动力。
动辄将股市资本短暂流动视为外资看空中国信号的做法,完全忽视了实体经济才是资本市场的坚实基础。实际上,外资持有中国债券与股票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美国企业即使在政治干扰下,依然对中国市场态度积极。根据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61%的受访企业将中国视为首选投资目的地,并对中国向外资企业进一步开放市场的前景充满信心,83%的受访企业表示没有考虑将生产或采购转移至中国以外的地区。
市场主体要参与到这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伟大变革的进程之中,顺势而为,积极进取,为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
责任编辑:杨亚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