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047

绿氢成本将降至1元?协鑫氢能战略背后行业降本战打响

新浪财经2021-08-02 11:45:022

氢能具有清洁、高效、可持续的优势,在“双碳”目标下被寄予厚望。协鑫集团旗下协鑫新能源7月29日发布了上市公司氢能战略。根据规划,协鑫新能源氢能战略由蓝氢和绿氢两部分构成。具体而言,蓝氢目标——首期建成年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能至每年400万吨生产规模,可供应国内70万吨蓝氢;绿氢目标——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根据相关预测,2050年,我国氢能需求量或超过1.8亿吨,其中工业领域需求超5300万吨,交通领域需求超1.2亿吨。

根据不同的制取方式和碳排放量,氢能被分为灰氢、蓝氢和绿氢。其中灰氢通过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碳排放最高;蓝氢以化石燃料为来源,辅以碳捕捉、储存(CCUS)技术,实现低碳制取;绿氢则是通过可再生能源制氢,也被称为零碳氢气。

2020年我国氢气来源中,62%为煤制氢,19%天然气制氢,仅有1%的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来源不仅亟待“绿化”,还需要尽快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

降成本是关键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强调,氢能产业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其核心准则是从源头做到可持续,将波动性、间歇性的风能、太阳能转换为氢能,有利于储能和传输,具有零排放、零污染和可持续优势。

对于参与产业链的企业来说,谁先把成本降下来,谁就赢在了起跑线上。

高成本是当前可再生能源制氢大规模推广的主要难题。业内普遍认为,氢能产业仍处于市场导入期,蓝氢基于生产成本低、技术成熟等优势,作为一种“过渡清洁能源”在现阶段的减碳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未来主流产氢方式将逐步从灰氢、蓝氢过渡到绿氢。

“降低氢能使用成本是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新能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刘思明看来,我国氢能产业急需模式创新,依托海外优质天然气资源,转化为氢气具有成本竞争力,国内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氢能产业率先发展,用氢也应避免长距离陆运。

他认为,未来国内氢能市场将以“工业副产氢+短距离运输”模式为主,海外将以“优质资源转化蓝氢+长距离化学品载体运输”模式为主。

在政策扶持下,氢能产业正在逐步进入“规模化-降本-开拓市场”的量价循环,而持续的技术进步也将反哺解决各环节核心技术的成本制约,进一步提升商业化竞争力。

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表示,到2025年,我国60%地区的光伏上网电价将在度电0.13元左右,风电度电成本将控制在0.15元左右,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将很快降至每立方米1元。

1元制氢如何做到?

可再生能源制氢成本怎样才能降至每立方米1元?

作为一家综合能源服务商,协鑫集团布局氢能业务具备优势。

在蓝氢方面,早在2013年,协鑫集团下属子公司保利协鑫天然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便与埃塞俄比亚矿业部签订了石油产品分成协议,合作区块天然气探明储量1907亿立方米。通过8年的开发建设,公司已完成了天然气勘探开发及储运的整体方案,可将天然气加工成合成氨,销往国内外市场。

协鑫天然气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林表示,氨作为有效的氢能载体,不仅具有低成本且高效的生产、储存和运输优势,还可作为火力发电的燃料直接利用,燃烧时不排放二氧化碳,有望成为新一代能源。

据悉,协鑫集团将利用优质价廉的天然气资源,在吉布提投资建设一座年生产400万吨的合成氨工厂,以满足市场对氨和氢的需求。按照“分期实施,逐步扩产”策略,首期吉布提合成氨工厂可年生产230万吨合成氨,逐步扩产能至400万吨/年合成氨,可年生产约70万吨蓝氢。

在绿氢的成本构成中,电力成本占比达70%以上。

“凭借多年在‘风、光、网、储、云’方面的积累,结合材料科技与应用创新能力,已具备降本优势。”协鑫氢能事业部执行总裁、协鑫新能源副总裁周振声称,协鑫以光伏电力优势,和装备生态圈伙伴协同创新推动绿氢生产成本优势。

周振声进一步表示,通过降低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装备技术进步以及重点行业的规模化应用,预计电解水制氢系统成本未来将下降至少50%。到2025年,协鑫将建设3大研发基地,6大产业基地,建设100座综合能源站,达到40万吨年产能。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到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将增至1.3亿吨左右,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

据不完全统计,迄今已有河南、山西、湖北、安徽等超过30个省市对氢能产业发展作出了明确部署,有的还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可再生能源制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加氢站建设等项目成行业投资热点。

在终端应用上,协鑫集团已构建出3大场景:我国东部沿海钢铁行业产能规模高达2.4亿吨,其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约4亿吨,若采用协鑫蓝氢方案,预计每年可减少碳排放超过1000万吨;以氢为原料,在传统电厂以CCUS技术捕捉烟道气,将二氧化碳转变为一氧化碳并进一步合成甲醇等化工品;与国家管网合作,打造现有天然气城市管网的掺氢试点。

围绕蓝氢与绿氢的开发应用,协鑫已经与11家企业签约。保利协鑫石油天然气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签署蓝氢战略合作协议;协鑫新能源与贵州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南德认证检测(中国)有限公司、四川博能燃气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绿氢战略合作协议。

此外,协鑫新能源分别与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和建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合作设立基金规模约人民币100亿元的氢能产业投资基金和基金规模不多于8亿美元的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

朱共山表示,蓝氢战略和绿氢战略,形成了既高度互补,又自成体系的氢能源大战略、大格局、大设计。“从空间结构上讲,在东部、南部等负荷中心发展蓝氢,在中西部地区等新能源大基地发展绿氢,一蓝一绿,蓝绿同行,先蓝后绿,协同发展。”(新浪财经 刘丽丽)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