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595

比亚迪H股还能涨50%?券商自信过头这类股闪崩,港股今调印花税,中金高呼迎来布局期!

新浪港股2021-08-02 16:17:360

8月2日消息,近期A港股市集体调整,但今天的A股明显涨势犀利,沪深股市涨2%,但港股恒指明显涨幅落后。随着香港提高30%印花税,港股还能不能暴力反弹了?

{image=1}

A股疯涨,白酒、新能源齐飞,7000亿龙头封涨停!

今天的沪深股市低开高走,建筑材料、汽车、军工、国防、白酒、农业、化工等全面开花,沪指重返3400点,外资再度涌入50亿元。

{image=2}

和以前芯片、新能源结构性行情不同,本次重挫的军工、白酒、藕色、农业、家电、券商集体爆发,当大家都以为风格切换的时候,7000亿新能源龙头直接封涨停,3.1万手资金等待买入比亚迪,涉资9亿元,连续突破270元、280元、290元三大关口。

同样,在港股,比亚迪H股涨近9%,突破260港元大关。大行直接上调至410港元,较目前价格还有58%的上涨空间,A股还有20%上涨空间。

{image=3}

高盛大幅上调H股目标价至310港元。报告中称,与公司的销售经理进行投资者会议,引述其销售经理透露,近期刀片电池业务订单交付强劲,自从公司于1月份推出其DM-i超级混动技术系统、3月推出首款相关平台车辆,相关积压订单一直在迅速增加。一般而言,经销商的客户需要下单后等待三个月,而比亚迪预计于今年8月开始相关发货可望加速。

花旗发表研究报告,该行预期比亚迪第三季将宣布大规模的外部磷酸铁锂电池出货计划,料下半年集团的电动车业务毛利将较上半年大幅回升。该行将比亚迪目标价由327港元上调至410港元;公司A股目标价由299元人民币上调至352元人民币。

{image=4}

大佬被怼张坤被骂,券商自信过头迎闪崩

今天白酒股大幅走高,酒鬼酒直接封涨停,洋河、五粮液、贵州茅台、汾酒集体暴涨,而看半导体呢,领跌沪深股市,同时在香港走势也比较疲软。北方华创、中微公司更是跌超5%。

{image=5}

这周末市场关于是买半导体还是买白酒产生了分歧,甚至有券商分析师公开批评张坤,还有分析师怒怼行业大佬,“你算老几”。

7月30日晚间,网传在一个半导体行业交流群中,华泰电子首席纪攀峰在群中公开批评公募一哥张坤:“享受的更多的是国家高速发展的红利,拿了公众的钱,作为公众人物,更应该考虑社会责任感。猛烈抱团白酒,对社会价值观影响太坏了,还是要多反思反省。这几年国内硬科技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以国内没有真正的科技企业为自己抱团找借口,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华泰证券研究所回应称,该首席已于2020年离职,其言论与公司无关。

{image=6}

同样,在相同的微信群中,西南证券电子首席陈杭在群聊中大聊光刻机,中芯国际国际光刻胶负责人杨晓松表示,“别扯ArF,没一家能看的,各个都不敢来见我。” 结果,陈杭直接一句“你算老几”。

对此,杨晓松继续表示“你知道的太少了”,并在群内发了一个微信“奸笑”的表情。

{image=7}

最后该首席分析师被群主“请出了群”,“最近行情好,他太激动了”。陈杭被踢出群聊后,杨晓松(可能不知道)回复称,“你去问问所有做光刻机的,看我敢不敢这么说”,此前也有群友力挺杨晓松,“师兄可是真正的专家”。

香港正式上调印花税,未来股市何去何从?

香港股票市场印花税上调落地,上调于2021年8月1日起正式实行,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由0.1%正式上调至0.13%。

{image=8}

2021年2月24日,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我们充分考虑对证券市场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后,决定提交法案调整股票印花税税率,由现时买卖双方按交易金额各付百分之零点一,提高至百分之零点一三。

自从之后,港股连续下跌(非印花税单一因素,还有美债、监管及估值等多重因素影响),只恒指就跌了13%,连续跌穿30000点、29000点、28000点、27000点,最新报26209.66点。

目前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主要通道为港股通,这意味着,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交易成本也会随之提升。虽然印花税不是单一因素,但内资流入速度大幅放缓,近3个月流出149亿港元,近6个月净流入不足1000亿,远远低于去年流入额。

{image=9}

光大国际认为,印花税上调对港股的影响是短期的情绪共振,导致一部分资金撤离,但长期来看,热钱撤离有利于化解投机风险,而非凝聚风险,减少投机性交易可以帮助港股调整市场结构,利好后市走势。

对于未来走势,张忆东表示,8月份,产业监管政策风险和信用风险可能仍将压制港股整体行情,提防内、外资撤离港股避险的短期行为仍将继续,甚至矫枉过正。

内地公募主动股票型基金持有港股集中度高,资讯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占港股配置总市值的62.9%,前十大重仓股占港股配置总市值的69.6%。

产业监管政策变化以及后续围绕制裁及反制裁的跨境监管政策风险,可能导致外资继续流出港股,或可类比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阶段。2018年6月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市场避险情绪明显上升,国际资本回流美国,表现为港币和人民币贬值。

耐心淘金医药、体育鞋服、新消费等领域,寻找高性价比的投资机会。长期而言,人口结构变化带来的内需新趋势,消费的成长性具有较高的确定性。港股市场仍有众多新消费领域的优质资产,诸如生物医药、体育鞋服、新消费等,跟随市场调整之后将迎来性价比更好的买入机会。

深入挖掘制造业优质公司向新领域发展的机会,越来越多的公司回A股上市是估值回归的催化剂。首先,制造业龙头迎来科技升级或者碳中和政策红利,凭借自身原有优势不断向市场空间广阔的新领域渗透。例如,中集安瑞科提前布局“氢”产业链,中车时代电气布局IGBT,后续均有望被给予更高的估值。第二,港股的制造业公司往往因为重资产、高杠杆,不受海外投资者喜爱。制造业公司回归A股或者分拆新业务回科创板上市,是驱动估值提升的催化剂。

互联网、物业等在行业监管政策之下,风险偏好受压制。即使部分公司在未来仍有确定性较强的成长性,但当前仍处于一个政策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泥沙俱下。待政策明朗之后,比如互联网监管政策落地,对互联网特别是对数据的使用监管进行了合理有序的规范,互联网行情就会开始明显分化。在分化之前,行情会始终被压制。

中金公司表示,经过近期大幅回调后,港股市场估值已从原来相对偏高位置回到均值下方甚至相对低位:1)对比历史,以MSCI中国指数为例,其10.5倍动态估值为长期历史均值下方0.4倍标准差;如果聚焦其中新经济板块,当前13.0倍估值是2018年新经济大量上市以来的低位;2)横向比较,恒生科技当前0.77倍的PEG明显低于创业板和纳斯达克的1.54和1.82倍。MSCI中国相对MSCI亚洲除日本折价也扩大至~7%;3)对比其他资产,MSCI中国股息率/国债收益率已高于2010年以来均值1倍标准差。4)板块:食品零售、消费服务和媒体娱乐板块估值已经降至2006年以来均值以下,部分老经济如房地产、能源、银行和保险更是处于历史区间底部;5)个股层面,相当个股已经回到历史均值1倍标准差以下,特别是受政策影响大公司。

通过对比阿里和腾讯的案例,我们发现阿里年初以来的估值表现较腾讯更有韧性,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政策落地是重要企稳因素。此外,考虑到单纯静态的比较估值无法计入潜在的盈利下修影响,因此我们对不同盈利下行情景下对于整体市场和个股估值作了压力测试,发现对于多数个股而言,即便出现10%的盈利下调,估值依然明显低于均值。

尽管依然面临政策不确定性扰动,但短期看,一些技术性和估值指标都指向市场可能已经计入过多悲观情绪,例如成交异常放大、卖空比例提升、资金大幅流出,市场明显超卖等等。如果政策和情绪边际改善,可能都会推动市场企稳反弹。基于此,我们认为港股可能逐步步入“布局期”。建议重点从以下几个维度布局反弹:1)超跌个股,反弹弹性可能较大;2)悲观情绪计入过多、被错杀,而基本面稳健的稀缺优质龙头;3)符合中国内在长期趋势领域,包括科技硬件、新能源车产业链、新能源、高端制造及优质消费及医药龙头。

责任编辑:张海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