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97

又一起!为体现反种族歧视,强生下架美白产品

红星新闻2020-06-22 22:45:180

原标题:又一起!为体现反种族歧视,强生下架美白产品

反种族主义浪潮之下,不仅“黑人牙膏”面临可能改名境地,强生公司近日也宣布,决定停止销售皮肤美白产品。

环球网援引路透社报道称,在反种族歧视抗议之下,该公司这类产品也受到压力。

{image=1}

推多色创口贴后

强生宣布:停止销售美白产品

《纽约时报》称,强生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说,过去几周一直有批评说其旗下的露得清(Neutrogena)和可伶可俐(Clean&Clear)产品标榜白皮肤更胜原本的肤色。强生澄清说,“这绝非我们的本意,健康的皮肤就是美丽的皮肤。”

报道称,露得清和可伶可俐产品线并未在美国销售,而是在中东和亚洲销售。该公司表示,很快会将现售产品下架,未来也不会再生产这些美白产品。

{image=2}

{image=3}

《纽约时报》举例说,在印度,有消费者称赞可伶可俐的亮肤产品有效,可以美白肤色。在亚洲,露得清产品广告还描述如何使消费者的皮肤“白得更彻底”。

其实,为了体现公司的反种族主义立场,强生公司上周就宣布会提供匹配多种颜色的创口贴以符合不同肤色。

{image=4}

此外,报道还提到,已有超过1.1万人在请愿网站请愿,要求联合利华集团停止销售类似美白产品。

因“黑人之死”引发的反种族歧视抗议示威已从美国蔓延至多国。不少以黑人为品牌形象的品牌也面临不小压力。

欧睿国际(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的数据显示,去年全球销售了约6277吨的皮肤美白剂,其中包括针对黑斑或雀斑的抗衰老面霜。

美白护肤品也算种族歧视?

美国的BLM(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发展至今,黑与白这两个词,可以说快成了美国人公共话题讨论时的“雷区”。

据《天下网商》杂志梳理,近期其实已有多个品牌因美白产品挨批。

6月3日,玉兰油公开表示支持BLM运动,反对种族主义和不公正。玉兰油背后的宝洁公司也承诺,将向一个反种族主义基金捐赠500万美元。

{image=5}

然而,很快有人揪出了玉兰油在马来西亚发布的广告,广告中推荐了一款具有“双重美白功效”,可以“抑制皮肤最深层黑色素形成”的美白精华素。

批评者称,这是一种彻头彻尾的伪善,护肤品公司们应该在全球禁售美白产品。

全球美白产业价值百亿美元,这注定了玉兰油不会成为唯一“躺枪”的品牌。

比如强生,刚宣布将向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捐款20万美元,就有人指责露得清正在马来西亚销售一款“美白提亮面霜”,宣称能实现“持久美白”,“恢复皮肤的自然美白能力”。

欧莱雅旗下品牌Garnier也是刚说完“我们站在黑人社区一边,反对种族不平等”,就被扒出其印度在线商店有专为男性设计的美白产品页面,也在售卖一款名为“强力美白洁面乳”的产品。

{image=6}

同样被批的还有联合利华,该公司承诺向社会公正组织和活动人士提供“迄今为止超过100万美元”的捐款。可是批评者却将矛头直指联合利华旗下的印度最知名美白品牌之一“白可爱”。

美白产品和种族歧视有什么关系?有一种观点是,欧美跨国公司为了销售美白产品,通过营销广告助推了以白为美的审美观。

{image=7}

然而《天下网商》杂志指出,至少在美白市场最大的东亚地区,这种观点可能并不成立。

中日韩三国女性,自古以来都是以白为美。

江户时代的日本,女性用米粉来美白脸部。有一句日本谚语是:“白皮肤可以弥补一个人的七种缺陷。”

中国女性同样崇尚“一白遮三丑”,古代女性为了追求美白会定期服用珍珠粉,冰肌雪肤、肤如凝脂、雪肤花貌,成语中尽是对女性白皙肤色的推崇。

不过在极度推崇白皙肌肤的印度,美白产品确实遭到过种族歧视的批评。

作为全世界消耗美白产品最多的国家,印度每年要消费200多吨皮肤增白产品,花费超过4亿美元,超过了他们在可口可乐上的花费。印度护肤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美白霜,而且都被冠以“白英俊”(Fair & Handsome)、“白到发光”(Fair & Glow)、“白到永久”(Fairever)等称号。

在种姓制度和殖民地历史的双重作用下,印度人追求白皙的肤色,与其说是以白为美,不如说是以白为尊。

在印度,推崇白皙肌肤可能涉嫌种族歧视,但这显然也是该国数千年历史文化造成,美白产品只是为了迎合这种市场需求,却被指责助长了种族歧视。

事实上,美国市场上的美白产品,通常会用一些中性语言描述功效,比如“均匀肤色”、“增亮”、“抑制黑色素”、“暗斑矫正”等等。

一大票化妆品公司被卷入纷争,说白了只是因为BLM运动正在成为愈演愈烈的“政治正确表演秀”。

专家观点:种族歧视是美国的无解难题

强生停售美白产品、高露洁表示“黑人牙膏”可能改名,以及邦迪推出多色创可贴等事件,其实与一开始美国HBO决定暂时下架影片《乱世佳人》类似。其最终目的,不过是借支持抗议之名为自己争关注、求利益。

因为即使创可贴有很多颜色、《乱世佳人》电影被毁掉,于当前非裔和少数族裔的处境又有多大改善呢?

工人日报称,所以,抗议最终要产生效果,还是要回到其本来的诉求,那就是反对警察暴力执法和种族歧视。

改变警察的执法方式应该是抗议所能实现的最现实的目标。

当地时间1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一项警察改革行政命令。根据这一命令,警察部门将制定一项资格认证计划,以鼓励警察在使用武力时采用“最佳做法”,并规定执法人员只有在极端紧急情况下才可以采取锁喉行为。

{image=8}

特朗普在此时签署这样一项警察改革行政命令,完全是迫于国内反种族歧视和反警察暴力执法抗议活动的巨大压力。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所长滕建群日前指出,美国的种族歧视问题根深蒂固,而随着少数族裔的壮大,主导美国社会的白人群体面临越来越严重的危机感,这又将加剧不同种族间的分裂。因此从长期来看,种族歧视是美国面临的无解难题。

滕建群表示:

“美国的种族歧视由来已久。美国独立后提出‘人人平等’的口号,但是平等并不是所有美国公民的平等,主要还是表现为欧洲裔白人的平等。从最近这么多年的发展来看,美国的社会结构、特别是人口比例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少数族裔现在越来越成为美国社会的主流,对于欧洲裔白人此前长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来说,就会引起恐慌。美国的‘禁墨令’也好,边境墙也好,移民政策也好,都是为保护白人的利益,所以种族歧视实际上是难以根除的一个顽疾。未来我相信还会继续延续当前这样一个现状。”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环球网、央视新闻客户端、《天下网商》杂志等

责任编辑:郑亚鹏

更多内容:www.houhaiwang.com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