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1074

打破外国专家“20年”断言!5个月造出一个“新鞍钢”!背后的故事太燃→

央视2021-08-02 19:34:141

原标题:打破外国专家“20年”断言!5个月造出一个“新鞍钢”!背后的故事太燃→

陕西榆林定边县,有一片古老的盐湖群,曾经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1934年建立的盐场。

{image=1}

1940年,为了缓解边区经济压力,八路军359旅4支队2000多人进驻定边,开凿出175孔土窑洞,他们铺草为床,垒土为灶,没日没夜地打盐。

{image=2}

仅1941年,定边盐场的产盐量就超过了70万驮,为边区换回了药品、钢铁、纸张等大量急需物资。它曾被誉为“边区的命脉、中央第一财政”。

{image=3}

延安革命纪念馆研究员 刘煜

1941年,党中央在陕甘宁边区提出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整个边区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image=4}

建在窑洞中的“兴华皮革厂”,是当时成立最早的制革、制皮件和制鞋的工厂。最初只有3台老式的缝纫机,后来发展成有200多人的皮革工厂。

{image=5}

这里生产的皮革被源源不断地送到抗日前线,同时还满足了边区百姓的生活所需。皮革牌子取名“金鸡牌”,寓意“东方破晓”。

{image=6}

到1946年初,陕甘宁边区的各种工厂已达到了80多家, 他们不仅改善了边区百姓的物质生活,也加快了陕北地区社会变迁的速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工业播下的一粒种子,是种子总会发芽。

{image=7}

5 个月打破 20 年断言,7 万人造出一个新鞍钢

鞍钢现在是一座工业化和信息化相融合的现代化钢城,是新中国成立前夕恢复生产的第一座大型钢铁厂。当年因为战争的摧毁,它曾只是一片废墟。

{image=8}

1948年11月2日,东北全境解放,仅过了一个多月,党中央就做出了迅速恢复鞍钢生产的重要决定。一位外国专家曾断言:“要恢复鞍钢,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现在你们一无所有,谈何容易,这里只能种高粱”。

{image=9}

但越是困难越能激发中国人的斗志。工人和技术人员被重新召集回到鞍钢,当地的老百姓也踊跃献交了20多万件的设备及零部件。就这样,不到5个月的时间,鞍钢就生产出了第一炉钢水,此时距离共和国成立还有半年的时间。

{image=10}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构建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在 “一五”计划的156个重点建设项目里,第一个就是鞍钢,当年全国各地有7万人来到这里。

{image=11}

这个车间是当年生产新中国第一根12.5米重轨的地方。今天,厂房里正在为全球时速最高的高速铁路生产铁轨,每根重轨有100多米长,生产工艺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而这都源于当年打下的基础。

{image=12}

现在,鞍钢已建成了绿色海上钢铁城。他们正在为全球最大的集装箱船生产中厚板,建成了中国唯一一条5米5宽的中厚板生产线,中国钢铁正在向更高质量、更全种类发展。

{image=13}

东方红的骄傲:20年完成70%的农业耕作

洛阳,胜利路,一字排开有7家“一五”时期布局的大型工厂。洛阳第一拖拉机厂就是其中的一家。

{image=14}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还没有能力生产农业机械。中央政府“硬挤”出4亿多元,从国外进口了2.8万台拖拉机,但这对中国80多万个村庄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1954年,中国第一家大型拖拉机厂开始在洛阳兴建。

{image=15}

1957年底厂房建好时,设备没能从苏联如期运来,可他们必须要在一年后生产出第一台拖拉机来,为赶工期,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所有工人每天吃住在厂房里。

{image=16}

在那个“没有专门设备,但有万能工人”的艰苦岁月里,第一拖拉机厂的工人们,终于迎来了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台拖拉机。那一天是1958年的7月20日,一起诞生的,还有它响亮的名字:东方红!

{image=17}

从这一天起,“东方红”拖拉机耕耘着广袤的田野,在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20多年里,它们完成了全国70%的耕作任务。

{image=18}

如今,中国最先进的大马力轮式拖拉机,这里每两分半钟就能下线一台,每天可生产两百多台。中国用全球不到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这背后离不开工业化提供的强大支撑。

{image=19}

3 个月完成新中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提升机

洛阳中信重工今天生产各种重型装备。过去这里叫洛阳矿山机器厂,也是“一五”时期156个项目之一。

{image=20}

60多年前,焦裕禄就曾经在这里工作过9年,并担任车间主任,他们排除万难,制造完成了中国第一台直径2.5米双筒提升机。

{image=21}

提升机是一种大型的矿山机械,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缺少开采设备,煤的年产量仅有3243万吨,而煤炭在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比95%以上,所以我们就必须拥有大型的矿山机械。

{image=22}

当年,为了攻克技术难题,工人们夜以继日地守在机床旁,熟悉机器产品上的上千个零件。只用了3个月,就完成了第一台直径2.5米的双筒提升机生产任务。这台机器整整工作了49年才退役,也成为中国工业史上的一个奇迹。

{image=23}

新的厂房里,18500吨自由锻造油压机正在锻造400吨的大型锻件,锻件正负误差不超过2毫米。今天,这里已成为世界级重型装备制造的高端平台。

{image=24}

大庆油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黑龙江大庆,1960年,四万多名解放军官兵、石油职工、科研人员从全国各地来到松辽平原。

{image=25}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石油年产量仅12万吨,没有石油,我们的飞机、坦克、大炮,还不如一根烧火棍。一场石油大会战就此拉开序幕。

{image=26}

“铁人”王进喜

就这样,一群铮铮铁骨的中国人,在东北的冰天雪地里,硬是用肩膀将60多吨重的钻机矗立在了松辽平原,用双手端出了50多吨的钻井用水,“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铁人”精神从此响彻全国。

{image=27}

1960年6月1日上午8点45分,第一趟载有600吨原油的列车从萨尔图火车站始发。由此,国家急需的“工业血液”开始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出。

{image=28}

当年,石油会战结束时,大庆油田已打井1178口,生产原油439.3万吨。如今,数万石油工人依然在松辽平原6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里,不知疲倦、不舍昼夜。曾经的荒原长出了世界著名的石油和化工城。

新安江水电站:1078 个岛屿的成就

浙江杭州淳安县千岛湖,世界上拥有最多岛屿的湖泊。湖海穿行,水面之上1078个翠岛。其实,这是一片因修建水电站拦蓄而形成的岛屿奇观。

{image=29}

1956年,新安江水电站正式开工建设。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电力基本是火电,而全年人均用电量只有9千瓦时,仅相当于现代家庭几个小时的用电量。

{image=30}

在缺少工程机械的情况下,中国人硬是用不到4年的时间就实现了新安江水电站第一台机组的投产发电。这是新中国第一座自己设计、自制设备、自行施工的大型水力发电站。

{image=31}

在“一五”时期的重大项目中,仅电力项目就有24个。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是中国电力工业一步步成长的动力。

{image=32}

白鹤滩,当今世界在建规模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百万千瓦,一台发电机组的重量相当于一座埃菲尔铁塔。16台机组一天的发电量可以满足50万人一年的生活用电。

{image=33}

今天,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从1949年的185万千瓦,已经增长了1000多倍。中国的电力装备已经形成了从发电、输变电到配用电完整的产业体系。

{image=34}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中国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可谓艰苦,却帮助这个民族驱散百年屈辱的阴影,淬炼出民族的自信与尊严。

责任编辑:邓健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