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0412

陕西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村”

新浪财经综合2021-08-09 12:06:251

原标题:走进乡村看小康 洛川县永乡镇阿寺村: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村”

来源:华商报

在距离洛川县城14公里、紧邻洛川会议纪念馆的地方,有个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村”——阿寺村。1947年,村里一位名叫李新安的青年用毛驴驮回200余株苹果树苗,在6亩多的地里建起了洛川县第一个果园,成为当地种植苹果的第一人。

74年来,从一家种植苹果到家家种、种植面积从6.7亩发展到目前的2850亩,靠着种植苹果阿寺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全村人的“苹果致富梦”得以实现。

以前没人看好种苹果

如今成增收致富“金蛋蛋”

阿寺村是陕北苹果的发源地,是“洛川苹果”之父李新安的故乡,经过70多年的栽培与发展,如今的洛川苹果已经成为享誉世界的知名品牌。然而,当年李新安从河南灵宝带回200余株苹果树苗提出要在庄稼地上种苹果时,很多村民是不看好的。

“那时候都是靠种庄稼吃饭,打下的粮食本来也不多,他不种庄稼偏偏要栽果树,没粮食一家人吃什么?”阿寺村的一位老人说,当时很多村民都不赞成李新安的做法,结果5年不到,在李新安细心照料下苹果树结果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自己把事办成了。

在李新安的推动下,到1952年,洛川县阿寺村周边有65户群众栽下40亩苹果树苗。1954年,延安市委行署总结阿寺村的经验,推广种植苹果,1960年阿寺村已繁育3万多株苹果苗,除本村300多亩果园自用外,其余都供给了外村外地,使本县50多个村子先后都有了苹果园,邻近的黄陵、宜君、延安等地也从阿寺村引进苗木进行种植。

现如今,阿寺村全村耕地面积3300亩,其中果园面积2850亩,苹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金蛋蛋”,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苹果第一村”。截至目前,洛川县苹果种植总面积达到53万亩,农民人均3.3亩居全国之首,2020年当地苹果总产量95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356元。

启动实施“中国苹果第一村”项目

努力建成乡村振兴样板村和乡村旅游示范村

去年以来,阿寺村为了追寻先贤足迹,弘扬苹果文化,大力实施“第一棵树”保护工程,深入挖掘苹果文化内涵,启动实施了阿寺“中国苹果第一村”建设项目,努力将阿寺建成乡村振兴的样板村和乡村旅游的示范村。根据规划,阿寺村“中国苹果第一村”总体规划为“一街两线一广场一园一带”,即苹果文化步行一条街、东西环村线、苹果主题广场、科技示范园以及苹果采摘观光长廊带。

目前,李新安故居修复,建成苹果大讲堂、村史馆和王兰畔艺术展馆,建成总长600米的“苹果文化步行街”和10000多平方米的苹果主题广场。对传统建筑、古树名木进行保护开发,使苹果文化、黄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相得益彰。与此同时,阿寺村立足苹果产业转型升级,改造残败果园400亩,建成高标准矮化密植示范园300亩,搭建苹果防雹网100亩。按照“春赏花、夏纳凉、秋采摘、冬赏雪”的全天候旅游模式,推进果旅融合,开办农家乐10家,开设民宿5家,实现“果园变公园,农房变客房,劳作变体验”,前来游玩者络绎不绝。 华商报记者 王健

责任编辑:徐小曼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