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22022

遇到下一个“阿里高管”,女性应当如何自保?

财经自媒体2021-08-10 01:07:120

原标题:遇到下一个“阿里高管”,女性应当如何自保?  来源: 乐妈家的育儿经

近几天,阿里的瓜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在我看来,事件中受害者的遭遇固然可怜,阿里最初的处理固然欠妥,但回到事件本身,受害者尚缺乏一些自我保护意识,倘若能提前防范,或许可以直捣黄龙,避免两败俱伤。

有些女性说,从此我不喝了还不行?

中国酒文化渊源流长,历史上有著名的六大酒局,当代各位知名企业家也必须经历大小酒局。所以,做为职业女性,一生不可能不面对酒局。

与其逃避,不如沉下心来,总结下“商务酒局经”和自我保护的策略,方为上策。

一、知已知彼

10多年的记者生涯,多年来我一直走南闯北。在近2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大概经历了全国几百场大大小小的酒局,对各地酒文化略有了解。去年又投了酱酒,每个月大概有1-2次酒局。

这么多年的商务应酬中,我从来没有酒后失态过。

当然不是因为我酒量多好,而是我对我酒量上限有清晰的认识。

如果把商务酒局看成一项必须完成的工作,你一定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

我很建议,在女性出入社会前,至少有一次放开的喝,放开的醉,以便你清楚知道你的上限在哪里,醉后的状态是怎样。

很庆幸,我第一次喝酒时就探到了底。

那是在大学二年级的圣诞节,学校放假了,女生寝室几个不回家的同学约着夜宵,我们第一次喝酒,我第一次就喝大了。

虽然这成了毕业后聚会的戏谈,但很庆幸,在我进入社会前,我就清楚知道我酒量上限在哪里,我醉后是什么状态。

所以在此后的几百场的酒局里,我从来没有打破这个上限。

其次,不参加不知底的酒局。

这里的知底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地域认知。

中国酒文化不仅渊源流长,而且因地制宜,不同地方的酒文化是不一样的。如果到河南山东,团队没有2斤酒量是不匹配的。所以,我每到一个地方出差,会提前了解当地的酒文化,做相应的策略。

不仅我如此,很多团队也如此。

我曾经采访过广州某招商办主任。招商工作,酒局是家常便饭,团队常年的合作中,针对不同场景的酒局,有了不同的战术。

广州有不少日本企业,当年,为了招商,他们在各方面下足了功夫。日本也是非常注重酒文化的国家。所以,去日本前,他们特意开会,制定了相应的酒局策略。

首先不能和日本人喝清酒。

日本男人下班后喜欢到小酒馆坐坐,聊聊天喝点清酒,他们可以从晚上7点喝到11点,细水长流。如果喝清酒,中国人肯定处于下风。

所以招商办制定的策略是:和日本人喝混酒,洋酒、白酒、清酒等一起上!

其次,他们用了“田忌赛马”的策略。

团队分成了三拨。

第一拨上场者,酒量不错(不是最好),看上去最有气势。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

第二拨上场者,酒量最差,但最能说会道。

第三拨上场者,酒量最好,但看上去体格瘦弱、酒量一般,最后致命一击。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用于酒局同样有效。

第二、参与者的认知。

聚会可以很多,喝酒一定有选择。

如果饭桌上没有熟悉的朋友,大可不喝,反正也无所谓得罪谁。

遇到领导交待的酒局,要提前了解参与方的情况,酒局主题,各自分工等,并和领导提前沟通、交底。

譬如去河南,你的酒量只有2两,领导半斤,河南方加起来几斤的量,你可以问问领导:“领导,咱们这点小酒量陪客户的效果不好吧,我建议。。。。。”

如果领导依然执意你俩同去,你大可用各种方式推脱。

“老大,我感冒了,吃了头孢。看,药都带上了。

(你甚至可以找找关系让医院或者小诊所开个假证明,谁要逼着你喝,给他看医院证明,笑着开点“狠狠”的玩笑:

“领导抱歉,不是我不想喝,医生不让喝啊。如果我喝死在这里,这属于因公殉职吗?领导,这事您得给我做主啊,我还有房贷要供、一大家子人要养呢。”)

一般情况,当话说到这个份上,是不会有人强迫你喝的。如果还有,那你得考虑是不是采用一些非常手段了。

譬如,到酒店后,告知家人宾馆名称、电话、房间号和领导电话,约定睡前必须视频通话,确保安全。

第二、酒局坚持不喝的情况下,全程录音,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当你了解了地域文化和参与者的情况后,你还得做更精细的准备。

大部分酒局的目的是为了联络感情,加深印象,酒只是助兴的工具之一,工具之二就是酒辞。

酒桌上的话因为有酒助兴,可大可小。东北有句话,“喝酒前能造枪,喝酒后能造原子弹。”

所以,根据不同地方的历史文化和风俗特点,你可以提前准备几套精彩的说辞。朴实无华的、高昂激情的风格都来一套。争取不用喝大酒,也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做好服务工作。

二、女性的策略

酒文化和相声里的捧哏文化有异曲同工之处。

每次商务应酬,一定有主角有配角有主题,确定了主题和主角,酒局上所有话题都围绕这个来。

不可否认,女性常常是做为配角出现在酒桌上,而配角的任务就是棒哏和服务,调节气氛的一种方式。

这里的配角没有任何贬低的含义。

奥斯卡也有“最佳配角奖”,很多优秀的主角都是从无数配角积累起丰富的经验和人脉。

商务酒局的道理类似。

表面看,酒局上喝的是酒,吃的是菜,说的是酒话,但暗藏的是人脉、身份、格局、眼界、文化和遇强则强。

我们很难通过一次酒局,确定一个人是否能合作。但肯定有个基本的判断,这人是否值得一聊,是否有趣,是否有个性。

这本身和性别无关。相反,女性因为物以希为贵,反而有更多记忆优势。

当然这是在你本身比较强大的情况下。

你的经历是否有说服力?你的口才是否能打动人?你的气场是否够强大?当你的经历、口才、气场都很强大,你觉得谁会灌你酒呢?

所以,商务酒局实际是场博弈,表面拼的是酒,归根到底是平衡之术。

就好像组建团队,A性格刚烈擅长冲锋和演讲,那么在找合伙人时,希望合作方擅长执行和落地,这样的组合更为合理。

所以不管什么局,唯有不断强大自己,才不会沦于只以酒量或外在取胜的可有可无者。

商务酒局讲究平衡,只要你做到有理有节,没人愿意强硬着来。毕竟大家同为江湖人,总会有交集,谁也不想落下太多把柄。

其次,“酒好也不能贪杯”的自制力也是酒局上保持不失态的一大原则。

喝酒是很微妙的事,开心了、情绪对了,很容易贪杯喝大。

所以,”喝酒见人品“,最好的状态是微醺,大家可以酣畅的聊。常见有些人喝多后的各种丑态,这是不自制的表现。

对于女性,自制力尤为重要。你的上限在哪里,你绝对不能触底,这根防线一定要坚守。

再次,女性在酒局上一定要收。

如果你的酒量半斤,你一定要说,我最多只能喝二两,对外展示的比例大概是50%。

我见过一个女孩,有1斤的酒量,但一上桌,就夸下海口;”我从来喝不醉。每次我出去吃饭,我妈总叮嘱我:丫头,少喝点,别把别人喝醉了。“

此话一出,如同下了一道挑战书,桌上的男人都跃跃欲试。

结果,几个人均2斤酒量的帅哥,同样用”田忌赛马“把她干翻了,丑态百出。

所以,回归到女性的定位。我们是捧哏、服务和调节气氛的配角,收放自如地做好最佳配角,不卑不亢,有理有节有采,同时以柔克刚。

当然,还有些解酒的招数。

市面上有很多解酒药,酒局前可以先吃点。喝酒时,多喝矿泉水,也有解酒之效。

内蒙古人喝酒常说我们汉人傻,只知道喝。他们喝多了,就开始唱歌,唱歌是挥发酒劲的好方式,唱毕了,又可再喝一轮。

我们在酒桌上可能不适合唱歌,那你可以多说话,多上厕所,也有解酒之效。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林青霞喝酒的万丈豪情,很美很帅,也彰显了女性的另一种魅力。千万不要因噎废食,从此不喝酒拒绝酒局,“酒逢知己千杯少”,只要掌握了技巧、不断总结,商务酒局会让你乐不思蜀。

责任编辑:李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