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利:社融与M2增速稳中存忧
原标题:王永利 | 社融与M2增速稳中存忧
来源:王永利
人民银行披露的金融数据
2021年7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02.49万亿元,同比增长10.7%,增速比上月的11.0%下降。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85.38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余额为2.31万亿元,同比下降4%;委托贷款余额为10.91万亿元,同比下降2.6%;信托贷款余额为5.48万亿元,同比下降23.6%;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余额为3.27万亿元,同比下降9.3%;企业债券余额为28.83万亿元,同比增长6.8%;政府债券余额为48.68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余额为8.84万亿元,同比增长14.4%。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06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8391亿元,同比少增1830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78亿元,同比少减446亿元;委托贷款减少151亿元,同比少减1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571亿元,同比多减204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2316亿元,同比多减1186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959亿元,同比多601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1820亿元,同比少3639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38亿元,同比少277亿元。
7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30.22万亿元,同比增长8.3%,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3个和2.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62.04万亿元,同比增长4.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2个百分点。
7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0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905亿元。分部门看,住户贷款增加4059亿元,同比少增351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85亿元,同比少增1425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974亿元,同比少增2094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334亿元,同比多增1689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577亿元,同比少减15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4937亿元,同比少增103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1771亿元,同比多增2792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74亿元,同比多增2044亿元。
7月份人民币存款减少1.13万亿元,同比多减1.2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减少1.36万亿元,同比多减0.6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1万亿元,同比少减0.24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6008亿元,同比多增1136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9576亿元,同比少增0.84万亿元。
社融与M2增速总体稳定
上述数据披露后,市场普遍认为明显低于预期:7月社融新增1.01万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52万亿元(前值3.67万亿元);M2同比增长8.3%,也低于市场预期的8.7%(前值8.6%)。这引发了社融与M2增速是否过低的争论。
实际上,考虑到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社融与M2增速从3月份开始大幅提升后的特殊影响,单看2021年各月同比数据的变化并不合理,需要将2020年与2021年两年平均数与疫情前的2019年进行对比才能比较准确地做出判断。
表1 2019年以来社融存量增速(%)变化表(后两年平均)
{image=1}
表22019年以来M2增速(%)变化表(后两年平均)
{image=2}
从上述数据看,2020-2021年社融及M2增速两年平均的各月走势相当平稳,而且都高于2019年同期数,反映出货币政策在总体求稳前提下应对疫情冲击与经济下行方面的努力。从上述数据直观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稳字当头”上把握得相当不错。
7月社融与M2增速存在隐忧
但是,透过总体数据进一步观察其结构性变化则不难看出,7月社融与M2增速还是存在值得高度警惕的隐忧。这主要表现在7月份人民币贷款结构变化上:
1、住户贷款同比少增3519亿元,同比下降46.44%,变化是非常突出的。相应的,7月份住户存款减少1.36万亿元,同比多减0.64万亿元。这应该与国家政策上严控房地产贷款,相应严格清理违规消费贷、经营贷等有很大关系,这也可能是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换,宏观政策配套转变必要的阵痛。但也需要关注是否存在大众消费意愿和能力减弱的问题。
2、在企事业单位贷款中,短期和中长期贷款同比实际上都是减少或少增的,同比多增的集中到票据融资上了。相应的,7月份非金融企业存款减少1.31万亿元。贷款同比减少或少增,是由于强化房地产及城投融资监管,还是由于企业投资积极性不足,抑或是银行贷款意愿弱化造成的(银行转而以票据融资扩充贷款规模),还需要仔细分析,这种状况的可持续性及其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值得关注。
3、更需要关注的是,7月份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增加1774亿元,同比多增2044亿元。如果剔除这一因素,7月份人民币贷款同比就是减少1135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大幅度的增长,这些贷款将用于什么地方,是否会形成金融体内循环问题,更需要仔细分析。
现在,国家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加强调发展实体经济,推动科技发展和自立自强,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与绿色发展,更加注重共同富裕,大幅强化对资本无序扩张和垄断行为的遏制,强化对房地产、教育、医疗、娱乐等方面深层次问题的治理,这是国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与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也必然要求货币金融的密切配合,并会反映到金融数据上来,金融数据出现一些变化不足为奇。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仍然不稳固不均衡的情况下,重大变革必须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完整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要明确目标坚定推进,又要保持宏观政策的可持续性,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把握好各种政策的时度效,避免出现重大偏差,保持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责任编辑: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