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12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原标题:阿里云12年: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过去十多年,云计算从零起步发展到万亿规模,且仍以两位数增速持续攀升。Gartner预测2021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7万亿元。
在规模持续攀升的同时,作为云计算领域的头部企业,阿里云更在意的是自己为数字化转型做出什么有价值的贡献。
“我们今天最大的挑战是如何去定义云计算未来是怎么样子的,去引领数字化转型的进程。在这个进程里面提供有竞争力、差异化的能力和产品。”在2021杭州云栖大会期间,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表示,公司近几年推出的一系列产品就是为了能够引领未来。
过去两天,阿里云连续发布了多款重磅产品,包括自研通用CPU、自研服务器磐久、神龙4.0、龙蜥云操作系统、阿里灵杰AI平台等等。此前一周,发布了钉闪会、钉钉文档、钉钉项目等多款协同办公工具,并宣布低代码平台在8个月内新增86万应用、入驻开发者已达90万人。
这一系列动作,展示了阿里云对于未来发展的思考:双向生长。向下,持续夯实云基础技术;向上,为数字化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开发平台。
不止步于云计算
云计算深入硬件领域,始于2017年。时年冬,亚马逊AWS发布了一款自研的云服务器硬件——Nitro,这一消息让整个科技圈一片沸腾。这意味着,云服务商——这一典型认知上的软件企业开始“杀入”硬件领域。
而在45天前,阿里云发布了第一款由云厂商自主研发的云硬件——神龙云服务器。
地球东西两端的两家云厂商,不约而同地走到了同一个路口,开始钻研硬件。他们其实都是为了解决同一个问题:用一款为云而生的硬件架构,解决云虚拟化损耗的问题。
虚拟化损耗是云计算行业的一大难题。云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将物理服务器虚拟化,再将虚拟化后的“云服务器”提供给用户使用。例如,用户性能需求高时,用8核16G服务器;需求低时用2核1G服务器,以此来实现云的弹性。
然而,因为虚拟化的过程中需要分出一部分CPU用于调度,因此会造成性能“损耗”,极端场景下,损耗甚至能超过一半。
2015年,阿里云的虚拟化技术架构从KVM更换至Xen,将虚拟化的损耗从极端场景下的50%降低至10%左右。那已是软件算法的极限,再进一步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想要彻底解决问题,只能从硬件入手。
2016年,阿里云秘密启动了一项代号为“X-Dragon”项目,将外部云盘存储、VPC网络等资源嵌入专属板卡,专门做调度工作,从而避免了调度“打架”造成的损耗。一年多以后,神龙云服务器正式面世,这款搭载了专属硬件板卡的裸金属服务器,史上首次将云计算性能损耗降至0。
自此,云计算开始向下进入硬件领域。
亚马逊AWS推出了针对EC2 Inf1机器学习应用的芯片AWS Inferentia,谷歌发布了一款为数据中心设计的机器学习芯片,直接命名为“Cloud TPU”。阿里旗下的平头哥推出了RISC-V处理器玄铁910、自研AI芯片含光800、自研通用服务器CPU。
目前,平头哥拥有处理器IP、AI芯片及通用CPU等产品,旗下玄铁系列处理器出货量已达25亿颗;两年前问世的阿里第一颗芯片含光800已实现规模化应用,通过阿里云服务了搜索推荐、视频直播等行业客户。
“我们芯片团队这两年能力成长还是非常快的,因为含光是ASIC的芯片,它的功能、复杂度可能与通用CPU来比还是有很大不一样的。所以你能设计通用CPU,就是能力很大的检验。”张建锋认为,能力主要体现在大型工程的管理能力、技术判断、芯设计到中间交付等。
芯片研发是一项高投入、高风险的事情。以芯片研发环节的流片为例,流片一次需费时数月,花费高达数千万美金。
迄今为止,全球云厂商中只有阿里云和AWS成功研发了通用服务器CPU芯片。此前,AWS推出也曾推出自研Garviton 2服务器CPU。
构建以云为核心的IT技术体系
为何云计算厂商非要“死磕”自研服务器、CPU等硬件产品?
首先,最直接的考量是成本。
阿里云、AWS、微软管理着数百万台服务器规模的大型数据中心,以100万台服务器体量计算,CPU芯片成本可达到10亿乃至几十亿美元。若采用自研服务器,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以手机行业类比,安卓手机采购一枚高通骁龙800系列旗舰处理器,价格约120美元,而苹果自研iPhone处理器A系列成本价不足50美元,且性能甚至更优。
几年前,为了解决虚拟化损耗问题,阿里云、亚马逊AWS分别推出神龙和Nitro,大幅降低了云计算的使用成本。在2019年的AWS技术峰会中,亚马逊透露,基于Nitro架构的计算实例、内存实例、GPU实例价格分别下降35%至49%不等。
另一重考量,是构建一个以云为核心的IT技术体系。
云的核心价值是“按需使用”形成弹性,用户计算高峰时配置高性能,低谷时则降低性能。这背后就是云的“池化”能力,通过虚拟化,将计算、存储等几项工作分离,形成一个个大资源池,需要时随时提供。
然而,云计算的解耦模式与传统IT中计算、存储、内存绑定模式所需的能力大相径庭,市场上的IT硬件都是为传统模式设计的,没有专门为云设计的IT架构。比如,传统IT像是一条广阔公路,注重的是单条公路的修缮能力;而云是100条公路同时开通,重要的是这100条公路的协调能力。
“我们的交换机都是自研的,这些交换机并非与其他产品有技术代差,但它们更适合在云计算的超级数据中心中使用。”张建锋认为,构建更适合云的硬件体系,是云计算步入深水区的关键一役。
云是天然的平台属性,当千行百业迈向数字化转型时,云就是数字底座。阿里云反复强调“做深基础”,就是不断强化数字底座的能力,基础越深,底座就越稳。在此基础上,足够强大的自研产品体系就是这个底座的有力支撑。
张建锋认为自研CPU是“为云而生”,他介绍说,“云上负载是大规模、高并发的情景,而CPU有两类,一类是单核性能非常强,第二类是有很多核,多核工作。从测试结果看,多核表现明显优于单核表现,所以大家可以看到,自研CPU的核数多达128核。”
与自研CPU一同面世的,还有自研云服务器磐久、神龙4.0、龙蜥操作系统和阿里AI一体化平台灵杰,并迎来自研数据库PolarDB的重磅升级。
一系列产品的发布不仅是单点技术的进步,更是从芯片、服务器、虚拟化架构、服务器操作系统到数据库、AI能力的全方面升级。一套完整的、以云为核心的基础技术体系展现在世界面前。
阿里云、AWS、谷歌等厂商均有类似“做深基础”的动作,通过对芯片、虚拟架构、云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各层面云技术的自研和不断突破,构建出一个以云为核心的IT技术体系,进而形成一套为云量身定制的软硬件技术架构。这不仅是云计算的发展方向,更是对整体IT产业链的变革和重塑。
为企业数字化提供标准化开发平台
在向下持续夯实基础的同时;阿里云还在思考如何为企业数字化提供一个标准化的开发平台,将转型的门槛降至最低。
在底层技术层面,几个月前,阿里云宣布了“一云多芯”策略,飞天云操作系统全面兼容x86、ARM、RISC-V等多种CPU架构。
过去,如果用户想同时选用ARM、x86等CPU,只能采用多云协同,为ARM集群和x86集群各自建设存储与网络的配套设备,不仅成本高、资源浪费,而且还会带来多云管理问题。而一云多芯将不同架构CPU的算力标准化,向下屏蔽硬件差异性,向上提供一致性服务。
这意味着企业可以同时选用多种CPU架构的服务器,综合使用多种优势,无需考虑适配问题。
在此基础上,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也应该不必顾虑应用开发问题——顺应这一思路,阿里云采用了“双向生长”模式,向下屏蔽硬件,提供标准化服务,向上继续生长,“长”出一个最直接的应用开发平台。
2020年9月,阿里云推出“云钉一体”战略,即将钉钉作为一种新型操作系统和应用开发平台,让不懂代码的非技术人员也能按需开发企业应用,用最低成本满足企业数字化转型所需。今年1月,钉钉发布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这是一种将各种开发程序模块化,使普通用户不必懂代码编程,也能通过“拖拉拽”方式开发应用的新模式。
过去,数字化常常成为许多企业的一笔烂账。从外部咨询、业务部门提需求开始,信息部门进行开发或者外部招投标,然后经历“需求-开发-测试-上线-维护”;走完一个周期,往往又是新的部门需求、新周期开启,最后每多一个系统,就多出一个烟囱,导致即使是一个中小企业,内部也依然烟囱林立。在“云钉一体”的构想中,“企业应该拥有数字化的自主权”,每个普通的非技术员工,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自己开发应用,他面对的应该是由低代码应用开发平台构成的简单界面,背后,AI、大数据、数据库、云操作系统、CPU各种技术层层堆叠,共同支撑。
钉钉的低代码平台推出后8个月,平台入驻开发者增加至90万人,金蝶、用友、纷享销客等头部厂商入驻,低代码应用新增86万个,全平台“钉应用”数量超过150万。
这样的低代码平台切合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需要,与微软、谷歌云的方向不谋而合,微软打出Teams+Azure战略,该战略实施后,微软在两年内市值翻倍;谷歌将云与应用结合,将G Suite更名为Worksapce,为用户提供全套协同办公软件。
除了企业层面,对于消费者而言,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为设计师用户打造了专属的一体机,采用阿里最新的无影架构,能过有效地提升设计师的使用体验。
过去,人们购买电脑需要先配置处理器、显卡、内存、硬盘,再决定安装哪种系统,并将应用下载到本地使用。如今,用户无论在云电脑还是其他设备上登陆无影,过去在Windows、Linux、安卓或国产操作系统的3D渲染、视觉设计、编程环境、手机游戏等软件,10多个演示应用图标聚集于一屏。用户无需切换系统,无需下载,即点即用。单应用经过适配,目前最高可使用1024核CPU和8块高性能GPU。
云入深处,待新世界。
责任编辑:王翔
重庆女子花300万购融创旗下高端项目 新房被水淹长出蘑菇
【真·打水漂!女子曝300万新房被水淹长出蘑菇】重庆九龙坡,女子称花300多万在“高端小区”印江州购入一套房,接房时发现房屋门变形关不上,随后又发现屋内渗水严重还长出蘑菇,再三逼问下开发商才承认房子曾因下水管道堵塞被淹过。开发商称管道堵塞原因待查,会安排整改。0000开展学生负担“双减”试点?教育部回应:谨防不确切信息
近日,网上流传关于开展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试点工作的信息,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规范校外培训及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是常态工作,国家和地方出台政策以官方渠道发布内容为准,谨防误传形成不确切信息。来源@微言教育责任编辑:刘万里SF0140001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举办 全球34个国家1200家企业参会
共谋创新合作赋能产业发展初冬的武汉,暖日洋洋。11月11日,来自全球34个国家的1.3万名嘉宾、1200家企业相聚武汉,共同参加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博览会以“健康共同体科技创未来”为主题,多项全球大健康新技术和新产品一一亮相;高峰论坛、院士论坛、产品推介会等配套活动共同谋划着世界大健康的未来。大健康产业未来发展潜力巨大00012023年 大众汽车或将推出一款价格更低的小型纯电动汽车
{image=1}记者|李亦萌将来,大众汽车可能会在其产品阵容中提供价格更亲民的电动汽车。这家汽车制造商正在研发一种款电动汽车,其尺寸与Polo相当,该公司称之为“小型BEV(电池电动汽车)”。0000人保财险换帅:原总裁谢一群到龄退休 70后副总裁于泽接棒
记者|邹璐徽中国人保发生重要人事变动。界面新闻获悉,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谢一群到龄退休,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于泽将出任人保财险党委书记、拟任总裁。资料显示,于泽1971年出生,现年50岁,毕业于南开大学保险专业。毕业伊始即加入人保系统,服务10余年,2003年在基层任人保财险天津分公司物业管理中心副经理,三年后成为天津分公司车险部常务副总经理。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