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6429

归来已是别样天:黄光裕假释 国美系市值一日飙升逾70亿元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6-24 21:11:002

归来已是别样天!黄光裕假释,国美系市值一日飙升逾70亿元!

来源: e公司官微

原创 余胜良

人在狱中,关于他的消息仍然像虎吼一样,透过铁窗,震得上市公司K线像得了高血压一样往上升,这就是黄光裕的威力。

黄光裕文化不高,很快就成了前中国首富,他头上顶着很多帽子,包括杀伐果断的商界天才,10年牢狱的罪犯。黄光裕还有一个很特殊的帽子,被人注意却没有提出来,那就是黄光裕出狱概念,这是一个独特的板块,每当他出狱的消息传出来,这个板块就像吃药了一样,这几年,传出来的次数可真不少。

今天下午,黄光裕出狱的消息再次传来, 在港交所上市的国美零售(0493.HK)最高涨幅接近25%;截至收盘,国美零售股价为1.62港元,上涨17.39%;国美金融科技大涨47%;A股方面,中关村(000931)、*ST美讯(600898)、ST金泰(600385.SH)均涨停。粗略计算,国美系股票总市值单日增加超70亿元。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部分坐实了这个消息,其公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根据刑罚执行机关的报请,依法裁定对黄光裕予以假释,假释考验期限自假释之日起至2021年2月16日止。

也就是说,黄光裕这次出狱,并不是因为有减刑,而是因为假释。

减刑

2008年,黄光裕因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和单位行贿罪,已在狱中度过了近12年时间,黄光裕将一个股票的内部消息告诉行贿对象,受贿对象买入并获利。可以说黄光裕对内部交易并不陌生,他并不止是经营实业,也有操纵资本市场的一面。

中国裁判文书网的信息显示,黄光裕得到过两次减刑,最近一次是在2016年,减刑后的刑期至2021年2月16日为止。当时有人传他获得新的减刑,也有一种说法,该用的减刑空间他已用完,他只能减刑到2021年。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新消息,黄光裕没有获得再次减刑,刑期到2021年2月才截止。

最近一次关于黄光裕出狱的消息是去年2月份。1月31日,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黄光裕的母亲曾婵贞退出,从当年1月18日至4月16日,包括北京国美在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深圳国美安迅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国美系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发生变更。变更后法定代表人均为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董晓红。

这被当做是给黄光裕出狱扫清道路。

其实法人变更一直在悄悄进行,更早之前,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董晓红就开始接替国美创始人黄光裕胞妹黄秀虹,成为了多家“国美系”公司的法定代表,包括了浙江国美、吉林国美、新疆国美、湖南国美等等。2017年9月,董晓红取代黄秀虹,成为了北京大中家用电器连锁销售有限公司(简称“大中电器”)法定代表人和执行董事。2017年10月,董晓红接任黄光裕成为国美电器有限公司总经理,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还从黄秀虹处接任了国美电器法定代表人和董事长职务。

黄光裕有值得褒扬之处,也有一些不足,比如长期涉赌,对法制漠视。

更好的国美

市场有一种说法,黄光裕入狱后,躲在幕后的黄光裕的妻子杜鹃剪掉长发,称要还黄光裕一个更好的国美。

国美现在的情况并不好,门店起家的国美,缺少做电商的基因,电商迟迟没有做起来,不要说京东,连老对手苏宁也已远远不如。

当年一场三国变局,京东胜出。2012年商战 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约战苏宁、国美引发的电商价格大战,引发市场一片纷纭。京东商城CEO刘强东掀起的价格战,被业内称为京东战“美苏”,消费者本期望看到一场血拼,当时看起来各家数据都有增长,但其实受益者还是京东,京东是在网上约的战,民众在网上买电器,买来买去还是到京东那里去。

后来再做商战,基本上就没有国美什么事儿了,国美很少在市场泛起浪花,除了黄光裕出狱。

前些年国美曾宣布要做黄金,后来这个市场也没做起来,国美可以使用的手法和操作空间已经很小。

资本市场就可以看出来,国美下面的上市公司市值已越来越低,转型做手机的一家公司还被ST.

黄光裕出狱后,曾为了保护控制权,和职业经理人陈晓发动闻名一时的商战,陈晓试图将国美和黄光裕做切割,以利于公司长久发展,还引入资本稀释黄光裕股权,陈晓获得一时成功,但后来又被黄光裕赶走。很难说当时何种情况会对国美发展更好。后来,国美一方还起诉了陈晓,2017年还对陈晓心有怨言。

格局

人们总是对牌桌的缺席者给予太多赞誉和期许,把过去的光芒投射到他们没有参与的博弈中。这只是一厢情愿,黄光裕即使没有入狱,也无力回天,他出狱之后,也没有办法改变现状,国美掉队了。

通过亲属和亲信,黄光裕一直可以遥控指挥国美,这些年的尝试并不成功。2013年起,国美向黄金零售业发起了凌厉的攻势,踏足黄金产业链上游,认为这是一个数千亿的市场,入手金矿,对手锁定为菜百首饰等传统黄金零售企业,手段依然是狼性的“低价抢市场”。后来国美做手机业务,国美通讯财报显示,2017年自有品牌就卖了1个亿。国美试图通过卖手机的方式,植入APP,抢占线上入口,利用本身的供应链优势,融合线上与线下,将社交、电商、卖场和直销融为一炉。

黄光裕的妻子杜鹃,2018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才是国美进行互联网转型的最佳时机,天时地利人和都有了。可这时候,互联网早就白热化了,移动互联网都过剩了。当年黄光裕入狱的时候,京东拿到了徐新的投资,从那个时候开始,苏宁和国美的好日子就到头了。苏宁和国美也挣扎过,可惜效果不佳,这就是商界常常探讨的基因。国美和黄光裕靠门店起家,都没有互联网基因。近来,国美又在努力尝试家装市场,做家装生意,这也是一个庞大的潜在市场,符合黄光裕商界无域的看法,但这也是一个完全不同的市场,并不是家电和家装都放在室内,就有了关联。

可以看出,黄光裕不停在试错,他一次次押宝,希望能在某些方面有突破。但黄光裕熟悉的世界已经不在了。黄光裕代表的是一个草根英雄时代,80年代开始创业,在中国现代商业是一个大航海时代。黄光裕当然是非常有本事的,没有背景,没有资源,只能靠自己拼。

黄光裕是个苦孩子,他本名曾俊烈,1969年5月出生,上面有一个哥哥黄俊钦,下面有两个妹妹,父亲黄昌义是地主家庭,在本村混不下去,12岁时投靠了汕头凤壶村一户曾姓人家,学习榨取柿子油出售赚钱。他和曾家的女儿曾婵贞结婚,成为“倒插门”女婿,一家6口人住在不到14平米的小房子里,一家人经常吃不饱饭。他的父亲外出做小生意,一去就是一个月,兄妹四个全靠母亲支撑和教育。在农村,倒插门家庭一般都被看不起,黄光裕小时候经常被欺负,据说他母亲教他们即使被欺负也不要欺负别人。

草根

潮汕地区耕地稀缺,做生意印在潮汕人骨子里。据说曾家祖上在泰国生意做得很大,但后来败落回到中国,黄母跟黄家兄弟俩讲怎么做生意,成为最早的启蒙。但从两人成长历程看,更多是受周围环境影响。据说当地走私很多,两兄弟很早就做电器生意,哥哥是弟弟的领路人。

1986年,17岁的黄光裕跟着哥哥在北京前门的珠市口东大街盘下一个100平方米的门面,取名“国美”,随后走向连锁化。1993年时兄弟俩分家,黄光裕时年24岁,独掌电器业务,哥哥专注房地产,那时候兄弟俩积攒的财富是百万元级别。分家两年前,曾俊烈改名黄俊烈,整个家庭改回了父姓,这好像是个站直身杆的仪式,他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但黄俊烈更进一步,没让这个名字停留在身份证上,他为自己起了一个外人熟悉的名字,黄光裕登场了,将家电市场搅得天翻地覆。

从一家店到几家店,只能说明黄光裕确有独到之处,但离出色还有点远。很多城市都有开几家店的人才,但是能打下天津市场,能打下东北市场,说明黄光裕有指挥得当、识人之能。亲自经营一个店铺,和指挥众多店铺,所需要的才能是截然不同的,能攻城守地,要求的能力又有不同,当年攻打新市场,黄光裕遇到很多阻力,硝烟一点也不比现在互联网公司的战斗少。另一方面,该收购的时候,他一点也不手软,2006年11月,国美电器以52.7亿港元收购永乐;2007年末,国美集团以36亿人民币收购大中,比苏宁出价高20%,巩固了北京市场。

陈晓和张大中由此和黄光裕撕扯在一起,两人风格完全不同,在国美这里的感受也不一样。陈晓更为洋派,张大中更为中式,一开始陈晓被重用。2010年陈晓离开,黄光裕牢牢圈住了自己的产业。后来张大中执掌大权,张大中从心底里认为创始人的产业,职业经理人只需打理好即可。

黄光裕是一位草莽印象,他没有受到系统的商业教育,全靠自己打拼摸索和学习,他在尝试中发现,“只有论出输赢,才会坐下来谈判”,明白强者的话语权才有力,所以要拼命做大规模。他认为供应商不满又选择国美,就是这个原因。他当然是以解决困难为导向,这也让他结识了很多有用的官员。面对媒体,他操着浓重的汕头口音侃侃而谈,口才并不好,没有多么玄妙的大道理,他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估计也是因为媒体比较有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志杰

0002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