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4440

攻克癌症这条路,人类已经走了多远?

界面2021-11-05 13:36:221

记者 | 黄华

“免疫力是我们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今天的你,身上的所有细胞都已经更新过一遍。但在细胞更新过程中,身体会不断产生一些癌变细胞。而人体免疫系统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癌变细胞消除掉。”11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总站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科学嘉年华”活动生命健康论坛上,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张文宏主任如是解释癌症和免疫的关系。

该场讨论的主题正是免疫与癌症的博弈,张文宏表示,“哪一天免疫力跟不上,我们最终就会输掉这场与癌症之间的战斗。科学家承担的角色就是帮助解决让我们的免疫能力能够继续维持在比较强大的一个水平。”

癌症,全人类共同的敌人,一种有着较高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疾病。2020年,全球确诊癌症患者数量达1930万人,癌症过世患者数量达996万人。为了攻克这种疾病,科学家们已经前赴后继奋斗了130多年。事实上,自1884年肿瘤根治手术诞生以来,癌症治疗也取得了诸如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之类的突破性进展。当前,免疫疗法是一种新方式。

不过,追溯历史可知,免疫疗法也不算是新方法。早在100多年前,威廉·科莱(William Coley)医生就试图通过给癌症患者体内注射细菌来激起其自身免疫系统活性,以达到治疗目的,被视为肿瘤抗争史上免疫疗法的重要尝试。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CTLA-4和PD-1机制的发现者詹姆斯·P·艾利森、本庶佑(Tasuku Honjo)。获奖理由是他们通过抑制免疫负调节机制,发现了新的癌症治疗方法。这也直接催热了免疫疗法。

对于CTLA-4和PD-1的抗癌机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董晨在会上做了科普。他表示,“简单来说,T细胞(一种免疫细胞)能够攻击我们体内一些不正常的细胞,因为不正常的细胞会有信号被T细胞识别。但为了防止T细胞过度反应和产生自身免疫性疾病,T细胞表面还有一些对其功能有抑制的受体。CTLA-4和PD-1就是这样的受体,它们在我们机体里本来是为了防止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肿瘤细胞利用了这些机制,来对抗免疫细胞的攻击。所以,经常有人把CTLA-4和PD-1比喻成免疫系统的刹车。而把刹车去掉,肿瘤免疫反应才能更有效地进行。”

基于这样的原理, 一批PD-1/PD-L1抗体产生了。纵观全球,默沙东、百时美施贵宝、罗氏、阿斯利康、辉瑞/默克、赛诺菲/再生元均推出了相关药物。百时美施贵宝和默沙东的PD-1抑制剂还于2018年6月、7月先后在国内获批上市。今年10月12日,百时美施贵宝的CTLA-4抑制剂也在国内上市。

本土企业方面,PD-1抗体的发展,可以说是汹涌澎湃。2018年底,第一款来自君实生物的国产PD-1抑制剂特瑞普利单抗获批上市。至今,仅3年时间,累计已有6款国产PD-1抑制剂获批。随着国家医保谈判的进行,PD-1抑制剂的年治疗费用从几十万降到几万,增加了患者的可及性。

但需要指出的是,在目前的阶段,大部分的肿瘤治疗还是以放化疗为主。依据PD-1抑制剂 获批的适应症来看,PD-1的定位还是在二线或者三线治疗上。而且,以PD-1为代表的免疫治疗普遍存在单药有效率不高问题,针对大部分肿瘤的有效率只有20%。也因此,免疫联合方案一直是临床探索的重点。

当前,临床上已有的免疫治疗实践显示,患者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治疗敏感患者。第二类是治疗不敏感患者。第三类是初始对免疫治疗不敏感,但长期使用仍能获得显著收益的患者。于是,围绕为何产生此类现象、如何才能更有效地控制肿瘤地研究也在持续进展。此外,科学家也没有停止探索对不良反应、耐药问题解决方案的探索。

谈及肿瘤治疗的未来趋势,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可走,要进一步开展深入广泛的研究。不仅仅是从免疫的角度,其他角度也要思考。” 他提出,要尝试把肿瘤作为一个慢性疾病来控制,“和糖尿病、高血压等一样,面对这类疾病,我们有很多的武器、方法来控制它们,使其能够稳定,不至于短期内对机体产生较大伤害,甚至导致生命的死亡、耗竭。”因此,肿瘤的早诊早治也显得十分重要,“癌症应该是可防、可治、可治愈的,我们不希望癌症成为人类健康的宿敌。我相信未来一定可以控制肿瘤。” 樊嘉说道。

责任编辑:李墨轩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