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282

又有2只“专精特新”主题基金获批,招商基金、南方基金在列

澎湃新闻2021-11-05 19:25:580

澎湃新闻记者 葛佳

北京证券交易所(简称“北交所”)开市渐近,“专精特新”概念兴起,细分领域“小巨人”逐渐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重点领域。

11月5日,澎湃新闻记者获悉,由招商基金和南方基金申报的“专精特新”基金双双获得证监会准予注册的批复。两只获批产品的名称分别是,招商专精特新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南方专精特新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产品随后也会快速推进发行工作。

据证监会网站信息,上述两只基金产品的材料上报时间分别为10月12日和10月14日。

业内人士指出,在全球科技领域竞争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掌握核心科技实力,补短板锻长板,保障国家科技安全成为时代的使命。新三板“专精特新”企业硬科技属性强,从产业属性、研发投入、经营质量等角度显现配置价值,为北交所发展构筑坚实基础。

据了解,“专精特新”一词最早来源于2011年7月,由时任工信部总工程师朱宏任在《中国产业发展和产业政策报告(2011)》新闻发布会上首次提出,所谓“专精特新”,即指工信部陆续公示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19年以来,工信部共发布三批次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2019-2021年各批次企业数量分别为248家、1744家、2930家。

截至9月30日,全国已有4922家中小企业上榜。其中,“专精特新”上市公司共有311家,聚集于“双创”板块,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大部分企业集中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中高端制造领域,有着“盈利能力强、成长空间大、研发投入高”的共同特点。

2021年以来,“专精特新”成为A股市场热门主题。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将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升至国家层面,强调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引发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9月,宣布成立北交所,在资金、平台建设、资本市场支持等方面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扶持。“专精特新”政策旨在培育硬科技、重创新为主的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解决制造业中小企业融资难、创新难问题,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南方基金权益投资部基金经理雷嘉源表示,北交所提升了原新三板在资本市场地位的同时,也将带来优质企业的关注,这对于参与其中的公募基金管理人是较大的投资机遇。从过去几年的数据来看,新三板企业占IPO企业数量比例在三分之一左右,其中不乏新兴行业龙头企业,而北交所未来将成为这些优质企业新的选择。

对于如何把握北交所开市带来的专精特新投资机会,雷嘉源表示,未来随着北交所开市,可能存在部分优质企业基于北交所上市制度特点选择北交所上市从而带来的长期投资机会,在投资中将重点关注估值合理、存在中长期行业增长空间的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特别对于其中技术布局合理、企业治理良好的企业将在投资研究中给予更多的资源倾斜。

招商基金基金经理韩冰表示,“专精特新”股票标的空间潜力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WIND数据显示,目前311家“专精特新”上市公司总市值约3.15万亿元,万得专精特新概念指数统计下的股票总市值达到12.7万亿元,未来随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发展壮大,“小巨人”名单中未上市的企业都有可能陆续登陆北交所或其他交易所。“专精特新”企业整体上在企业盈利方面毛利率较高,成长性方面也值得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10月26日,首只“专精特新”主题基金——景顺长城专精特新量化优选率先获批,该基金随后于11月5日启动发行。

责任编辑:张熠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