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75804

碧水源跨界投资“踩雷” 逾470亿元债务压顶

10000100002021-11-06 05:18:430

原标题:碧水源跨界投资“踩雷” 逾470亿元债务压顶 来源:中国经营报

本报记者 茹阳阳 吴可仲 北京报道

近期,水处理上市公司北京碧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碧水源”,300070.SZ)陷入“多事之秋”。

相关公告显示,10月18日,碧水源披露因今年年初的“会计差错更正”违反相关规定,收到创业板监管函;25日,因其未及时披露子公司的对外担保,收到北京证监局警示函。值得注意的是,碧水源接连收到监管函和警示函,均与一家名为“德青源”的农业公司有关。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2018年~2021年一季度,德青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0.46亿元、-5.17亿元和-1.75亿元,利润累计亏损7.83亿元。此外,除此次未及时披露担保外,碧水源多次为德青源提供相关担保,担保额度合计7.26亿元。

对于其对外担保存在的风险问题,碧水源方面表示,德青源资金较为紧张,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对德青源担保的风险敞口为1.26亿元。就上述违规、担保等相关问题,记者致电、致函碧水源方面,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资产负债率高企

成立于2001年的碧水源,于2010年登陆深交所创业板上市。经过多年发展,碧水源已成为一家在水处理领域拥有全产业链的环保企业,其主营业务包括膜材料研发、膜设备制造和膜工艺应用等。

近年来,碧水源业绩起伏波动。财务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碧水源分别实现营收138亿元、115亿元、123亿元和9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55%、-16%、6%和-22%;实现归母净利润25亿元、12亿元、14亿元和11亿元,同比增长36%、-50%、11%和-17%。

需要指出的是,同期碧水源债务规模不断膨胀。2017年~2020年,碧水源负债合计分别为258亿元、348亿元、443亿元和452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56%、61%、66%和66%。2017年以来,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长期低于1。

此外,碧水源于2020年3月抛出的定增计划,相关申请于今年9月刚获得证监会同意。据公司相关公告显示,本次定增拟募集资金总额为35.7亿元 ,所募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有息负债。

10月22日,碧水源披露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2.8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归母净利润1.6亿元,同比增长56%。但同期其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多年来首次为负,前三季度大幅流出21.5亿元。

对此,碧水源方面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流量的大幅变化,主要因报告期内收款压力加大、部分款项收款滞后,为了保障项目完工结算进入运营期正常支付下游款项,及根据相关规定将金融资产模式核算的PPP项目现金流由投资活动调整至经营活动列示所致。

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碧水源总资产为715亿元,总负债为47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15%,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分别为0.95和0.94。

碧水源方面在近期公告中表示,随着近年来公司快速发展和持续通过股权融资、债权融资等方式筹集发展所需资金,公司债务融资规模较大、资产负债率较高; 截至2021年3月末,公司资产负债率已达 66.15 %,高于同行业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公司负债以流动负债为主,短期借款等流动负债需要频繁筹集资金予以偿还或置换,并且其可获取性、融资成本等方面易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国家信贷金融政策、行业发展形势以及企业基本面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公司面临流动性风险。

因违规被采取监管措施

在面临偿债压力的同时,碧水源因违反相关规定收到来自监管层的“监管函”和“警示函”。

10月18日,碧水源披露了来自创业板公司管理部的监管函。该监管函内容显示,今年3月,碧水源披露了《关于会计差错更正的公告》,公司原以“其他权益工具”核算对参股公司德青源的股权投资,后调整为采用权益法核算。

调整后,相应追溯调整2020年度财务报告,其中调减2020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1572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27%;调减半年报归母净利润4023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61%;调减三季度报告归母净利润6759万元,占当期归母净利润的66%。

记者查阅该次会计差错更正相关公告注意到,碧水源董事会、独董和监事会均表示,本次会计差错更正和对相关期间会计报表的调整,符合有关规定和要求,且能够更加客观、准确地反映公司财务状况,有利于提高公司财务信息质量。

不过,监管层方面表示,碧水源的上述行为违反了《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2018年11月)》,要求公司董事会充分重视,并杜绝此类问题的再次发生。

不久后的10月25日,碧水源又因违反相关规定收到一份“警示函”。

上述警示函内容显示,经北京证监局查证,碧水源全资子公司“汕头市碧水源”就汕头市潮南区经济建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增资“威县德青源”事项,为德青源及其子公司威县德青源提供担保。德青源在上述担保合同签署时是碧水源的关联人,但碧水源未对该担保事项履行相关审议程序、未及时披露。

跨界“踩雷”德青源

值得注意的是,碧水源被采取上述两次监管措施均涉及到一家名为“德青源”的公司。

公开资料显示,德青源为一家成立于2000年的农业科技公司,曾于2016年~2017年间挂牌新三板。其主营业务包括家禽饲养、蛋制品销售、果蔬花卉种植等,与碧水源的环保主业并无太大关联。

碧水源往期公告内容显示,2017年末,其与“西藏必兴”共同以现金7.4亿元认购德青源2.32亿股股份,占德青源总股本的近33%。

Wind数据显示,碧水源董事长文剑平持有西藏必兴近25%股份;碧水源原高管、现股东何愿平为西藏必兴实控人,并持有西藏必兴近17%的股份。

此外,除此次未及时披露担保外,碧水源分别于2018年2月、2020年4月和7月为德青源提供1.06亿元、4.7亿元和1.5亿元的相关担保,涉及额度合计7.26亿元。

记者梳理碧水源相关公告发现,2018年~2021年一季度,德青源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7亿元、0.46亿元、-5.17亿元和-1.75亿元,累计亏损7.83亿元。

对于相关对外担保是否存在隐匿风险,近期碧水源方面也曾表示,德青源2020年和2021年一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7亿元和-1.75亿元,资金较为紧张,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公司对德青源担保的风险敞口为1.26亿元。

据碧水源最新披露的对外担保信息显示,截至10月22日,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326亿元,占2020年末经审计净资产的157%。

责任编辑:李桐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