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95499

又有5200万首付进账,基石药业“周旋”于制药巨头间

界面2021-11-24 09:32:380

港股生物制药公司基石药业(02616.HK)和A股老牌药企恒瑞医药(600276.SH)已经官宣了双方的合作。

根据协议,恒瑞医药将获得基石药业开发的CTLA-4单抗(代号CS1002)在大中华区研发、注册、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占权利,代价是恒瑞医药向基石药业支付5200万元首付款,并在未来随着研发和商业化进展,支付里程碑付款。

在界面新闻研究部看来,这笔最高可达2亿美元的交易可谓是“各取所需”。基石药业借助了恒瑞医药成熟的销售渠道,而恒瑞医药此前公告将推行研发支出资本化,因此对于利润也不会出现巨大影响。

合适的买家

借助恒瑞医药的产品管线和成熟销售渠道,CS1002未来销售预期逐渐打开,这是原来基石药业难以实现的。

从定位上,基石药业的主要重心在于产品开发,销售则很可能依赖第三方力量。目前基石药业主要有阿伐替尼和普拉替尼两款精准治疗产品,上市时间分别为今年5月和今年6月。基石药业已与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协议,就这两款产品国内医院和药房销售的合作。

对于基石药业而言,CS1002同样需要合适的合作与销售方。CS1002很可能是时下大热的抗PD-1单抗药物的配合药物。从机理上CS1002可通过结合CTLA-4阻断CTLA-4介导的免疫抑制反应,同时下调Treg对免疫应答的抑制,从而增强抗肿瘤免疫效应。

目前公开数据已经可以支持这一推论。如阿斯利康于10月宣布其抗CTLA-4单抗tremelimumab联合Imfinzi(抗PD-L1单抗)对比索拉非尼,在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Ⅲ期临床研究中达到总生存期的主要终点。

国内也有制药企业在做类似布局。如信达生物(01801.HK)的抗CTLA-4单抗IBI310联合信迪利单抗(抗PD-1单抗)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Ⅲ期临床试验于2021年启动。

恒瑞医药在抗PD-1/L1单抗领域早有布局。卡瑞利珠单抗(抗PD-1单抗)在2019年获批上市,并且肝癌二线、非小细胞肺癌一线、食管癌二线等适应症也相继获得准入;抗PD-L1单抗(代号SHR-1316)多项临床试验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阶段。

根据协议,CS1002在每一个注册性临床研究达到主要终点和每一个适应症获批上市,恒瑞医药将分别支付1000万元和1500万元。商业化阶段,恒瑞医药将根据年净销售额向基石药业支付销售提成,比例介于10%~16%。

考虑到上半年基石药业收入仅7940万元,这显然是一笔合适的买卖。另一方面, 5200万元首付款对于恒瑞医药而言并不算昂贵,这家公司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就达到41亿元。

近日,恒瑞医药公告宣布推行研发支出资本化,市场推测其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未来类似交易或许将更为频繁出现。

商业运作频繁

基石药业并非首次与制药巨头达成协议。最引人注目的是2020年9月,基石药业与辉瑞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包括引入2亿美元投资、授权舒格利单抗(PD-L1单抗)在中国大陆地区开发和商业化权利,并建立引入辉瑞更多肿瘤产品的合作框架。

根据披露,辉瑞以每股1.725美元(约13.37港元)价格,认购9.9%的基石药业股份,总金额达2亿美元。2021年中报显示,PfizerCorporationHongKongLimited直接持有基石药业1.16亿股,是第三大股东。

舒格利单抗是一种针对PD-L1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可适用于肺癌、胃癌等恶性肿瘤。2020年11月,中国药监局首次受理舒格利单抗治疗鱗狀及非鱗狀NSCLC的上市申请。舒格利单抗已临近上市,公司方面预期可在今年底获得批准。

舒格利单抗在国内的销售由辉瑞负责,其拥有完善的销售网络。根据官网介绍,辉瑞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在大连、无锡等地设厂。辉瑞已向中国引入60余种药物,代表药物有降血脂药物立普妥、降压药物络活喜、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ED)的药物万艾可等。

另一方面,舒格利单抗海外市场的权益也有着落。2020年10月,基石药业与美国EQRx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将舒格利单抗与另一款PD-1单抗药物(代号CS1003)海外市场的权益授权予后者。

基石药业与辉瑞的合作还在延续。今年6月,基石药业宣布与辉瑞共同开发洛拉替尼——一种同时针对ALK和ROS1突变的抗肿瘤药,不过仅限于ROS1突变。辉瑞已经在国内提交了洛拉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的新药上市申请。

在完成多款重要产品开发授权之后,基石药业应该可以把精力集中于新一代生物药的开发上,如抗体偶联药物(ADC)。

这一过程也离不开商业运作。2020年,基石药业自LegoChemBiosciences引入一款以ROR1为靶点的ADC药物(代号CS5001)。近期,基石药业又宣布与多特生物达成合作协议,研究包括多功能抗体药物和ADC的下一代抗体疗法。

今年上半年,基石药业研发开支5.13亿元、行政开支1.54亿元、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1.34亿元,同期收入7940万元,尚难填补开支。基石药业模式能否走通,还需要时间检验。

责任编辑:马婕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