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810118

当虚拟歌手、纸片人主播走进日常,你会买单吗?

人民日报2022-01-07 22:46:450

原标题:当虚拟歌手、纸片人主播走进日常,你会买单吗? | 睡前聊一会儿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或化作歌手在晚会上高歌一曲,或成为主持人在节目中抛梗接梗,近段时间以来,不少电视观众发现了一个新趋势,虚拟形象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荧屏上。从虚拟偶像、虚拟歌手到虚拟主持人,他们涉及的行业也越来越广。虚拟形象究竟是什么?为什么要使用他们?他们的吸引力又在哪里?今天,我们来聊聊这件事。

所谓虚拟偶像,是指通过绘画、动画、CG等形式制作,在虚拟场景或现实场景进行活动,但本身并不以实体形式存在的人物形象,通常活跃于二次元圈。而虚拟偶像的大规模“出圈”,则是从初音未来开始。一首《甩葱歌》,让这个小众圈子之外的人认识了这个有着绿色双马尾的“歌姬”,也让更多人了解到了虚拟偶像这一事物。

{image=1}

(图片来源:澎湃新闻)

以初音未来为代表的早期虚拟偶像,和真人偶像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其极简设定提供了无限可能。相比真人偶像饱满的人设,初音未来只有最简单的外形设定,在这个固定的拟人形象之下,其核心其实是一个音源库:提前录下的真人声线,可以根据需要合成输出各种歌曲。最重要的是,这个合成输出的过程由粉丝完成。这就意味着,每位粉丝都可以亲手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偶像。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的,一千个粉丝也可以有一千个初音未来。在二次元圈内,虚拟偶像犹如一个空白文本,为粉丝提供了挥洒才华的平台和投射情感的对象。可以说,这样的二次创作正是这一类虚拟偶像吸引力的源泉。

遍布全球的粉丝、一场接一场的线下演唱会,足以说明虚拟偶像的强大吸引力。但当虚拟偶像打破次元壁,走进现实世界的“三次元”,吸引力还能够发挥同样的效果吗?从初音未来横空出世,到国内虚拟偶像产业崛起、洛天依登上春晚,再到如今虚拟主播、虚拟歌手、虚拟网红广泛活跃在各种情境,相关产业正在我国迅速发展。有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虚拟偶像核心市场规模达34.6亿元,带动周边市场规模645.6亿元。但一边是市场炒得火热,另一边的观众却褒贬不一。过去几年,各行业各公司相继推出虚拟形象,但大多如昙花一现,初登舞台时引起万千关注,最后难逃暗淡收场。

其实不难理解各行业为何争先试水虚拟形象。一方面,初音未来等成功案例昭示着行业的巨大潜力,新世代的登场更改变了消费方式和内容。另一方面,相较于培养真人偶像,打造虚拟形象的风险更低,试错成本更小。但从现阶段来看,在应用场景的拓展过程中,虚拟形象往往被赋予了主持人、歌手、主播等特定角色。而越是具像化的定位,越会削弱原本虚拟形象的开放性和自由度,相应的,其能提供的情感价值也远不如早期虚拟偶像,粉丝粘性会不可避免出现下降。当技术能呈现给观众的惊喜消耗殆尽,在最初亮相的惊艳和新鲜感之后,虚拟形象靠什么吸引和留下观众,是行业在前行中必须回答的问题。

{image=2}

(洛天依登上春晚。图源网络)

在谈到对现在市面上虚拟形象的看法时,一位二次元圈的朋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培育一个虚拟偶像,不只是创作一个形象那么简单。虚拟形象的广泛应用,要归功于技术的进步,尤其是AI技术的应用。但要塑造一个深入人心的形象,光靠AI技术显然不够。回看2021年,行业大浪淘沙,能够留存下来的虚拟偶像,无不依靠以下因素:强烈的个人风格让形象脱颖而出,精湛的技术支持让拟人化更贴近真实,持久的运营维护则是密切和粉丝联系的关键,三大要素共同构成了虚拟偶像的不可替代性,使其在市场上牢牢站稳脚跟。

虽然人们常常调侃虚拟偶像绝不“塌房”,但对于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各种虚拟形象来说,能不能顺利建起自己的横梁立柱还是未知数。现阶段不乏有人看好虚拟形象的发展前景,甚至与“元宇宙”结合起来,争相冲入赛道。行业的未来或许是星辰大海,但目前不妨先缓步下来,思考一下冲刺目标在何方,以及抵达终点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这正是:

有人万众瞩目,

有人落寞收场。

遍寻虚拟现实,

何为立身良方?

(文|徐之)

责任编辑:王珊珊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